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1-01 16:39姜丽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1期
关键词:初产妇

姜丽涛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足月单胎顺产的初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了产妇共计100例,将产妇分为了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康复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1)两组患者盆底肌肉收缩能力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34%,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于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的产后康复治疗,采用盆底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妇的身体状态,提升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初产妇;产后康复;盆底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1-0088-02

Study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for Term Singleton Primiparas

JIANG Li-tao(Linyi Lansha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Linyi Shandong 27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postpartum basi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primiparas with full-term single birth. Methods:100 cases of puerpera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50)and observation group(n=50).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program,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program.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1)Comparis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contraction 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overall recovery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arison of various dat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2)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 which was lower than 34%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For full-term single birth primipara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using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progra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ternal physical condition, improve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contraction abilit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Primipara;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产妇在妊娠过程和分娩过程中,身体上会逐渐产生部分生理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在于泌尿生殖系统和盆底肌肉神經的变化[1]。如果在产后没有采取正确的康复方式进行康复,十分容易导致产妇在生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产妇的日常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2]。为了探究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妇的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的影响,我院选择了100名产妇进行对比研究,现将资料整理后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了我院在2019年 10月至2020年9月中收治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了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2~38岁,平均(27.52±3.33)岁。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2

~37岁,平均(27.41±3.45)岁。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所有产妇均在我院进行了分娩,孕周正常,达到足月标准,且产妇均为首胎,均为顺产单胎。所有产妇在分娩前均已知晓本次研究全过程,并签署了知情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已经通过了本次研究申请。需排除患有生殖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的产妇。

1.2方法 (1)对照组产后康复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康复方式进行治疗和护理,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工作,让患者能够对自身的身体情况有所了解,确保患者的康复情况。(2)观察组产后康复方式。观察组产妇采用盆底康复治疗方案进行产后康复,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①术前准备:在治疗开始前,需要产妇将大小便排空,使产妇能够在治疗床上平卧休息5min,治疗过程中需要采用侧卧位。②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妇的阴道内部置入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对产妇的盆底肌肉活动情况有所了解。通过视觉信号模拟的方式让产妇能够在治疗过程中逐步掌握正确的锻炼方式。③电刺激:通过置于产妇阴道中的治疗仪,采用不同电频模拟的方式。对产妇的盆底神经产生强烈的刺激,从而使产妇的盆底神经能够通过刺激而提升活性。从而加强产妇盆底肌肉的收缩强度和弹性强度,从而让产妇能够在治疗后身体得到快速的恢复。同时还可以通过镇痛电流的方式,对产妇已有的疼痛情况进行抑制,从而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束后,对产妇的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进行测试,按照肌肉颤动的时间的不同,从0s 开始进行分级,每多一秒的颤动,肌肉能力越强,最高为5级,颤动在4秒以上。同时对产妇出现的产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生率,主要不良事件包括了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痔疮、尿失禁、腰骶疼。

1.4统计学标准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采用( x ±s)和 (%)表示所有检测数据,采用t和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盆底肌肉收缩能力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低于對照组的34%,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妇女在妊娠和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对自身的盆底肌肉造成损伤,从而在分娩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情况,其中最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类型就是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盆底疾病,对产妇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3]。但是在目前的研究来看,只要产妇能够在分娩后采取正确的产后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就能够对产后盆底肌肉损伤情况进行可逆性的修复[4]。

盆腔康复治疗方案是比较新式的一套治疗方案的总称,该套治疗方案包括了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和电刺激等。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对盆腔的静脉造成的压迫,常常导致产妇的血流出现受阻的情况,不仅容易出现痔疮,还会造成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情况。盆底康复治疗方案能够通过整套的治疗方案同步实施的方式,对产妇身体机能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通过电流刺激、视觉信号模拟等形式对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进行刺激的方式来改善产妇的盆底肌肉的自我功能,从而提升产妇在分娩后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通过这一整套的盆腔康复治疗方案的实施,能够对产后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抑制,改善产妇的身体情况,让产妇能够快速地恢复到过往的身体状态上去,从而提升产妇在分娩后的生活质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情况下为了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添加药物治疗,以促使产妇能够快速恢复。在本次研究中可以明显看出,对于产妇采用盆底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盆底神经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产妇,且观察组产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 6%,低于对照组产妇的 34%,以上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这充分证明了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于产妇的身体机能的恢复的有效性,在诸小丽等[4]研究中,对于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盆底康复治疗具备着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综上所述,对于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采用盆底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产妇的身体机能的康复和恢复,提升产妇的身体素质,改善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促使产妇能够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超 , 李渊 , 李芷茹 , 等 . 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及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影响的研究 [J]. 中国康复 , 2019, 34(1): 27-30.

[2] 侯明敏 , 洪小山 , 段红丽 , 等 . 艾箱灸与针刺配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 [J]. 广东医学 , 2019, 40(1): 65-67, 71.

[3] 刘爱凤 , 李长忠 . 不同第二产程时间对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 2018, 10(10): 83-86.

[4] 诸小丽 , 孙云 , 胡欣欣 , 等 .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国妇幼保健 , 2020, 35(9): 73-76.

猜你喜欢
初产妇
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按摩对单胎妊娠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健康宣教配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产后康复的影响
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时间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