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 COPD 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1-01-01 14:48吉莉莉金琰斐朱登凤沈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1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延续性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吉莉莉 金琰斐 朱登凤 沈娟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8例老年 COPD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疾病症状恢复情况[COPD评估测试(CAT)]和生活质量[COPD 临床呼吸问卷(CCQ)]评分。结果: GSES、CAT、CCQ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 GSES(26.89±4.12)分,高于对照组的(22.17±4.05)分;干预后 CCQ(22.05±3.24)分、 CAT(12.58±2.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0.16±4.20)分、(19.05±2.12)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 COPD 患者出院后采用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能够促进自我效能感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改善患者病情,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互联网;延续性护理;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21)21-0144-02

多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活动障碍等症状,加之对疾病治疗、预后认知不足,易导致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自我效能较差,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2]。出院后自我管理对康复和减少疾病急性发作至关重要,但多数患者出院后未按要求服药、坚持运动,增加急性期发作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普及,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人们之间保持紧密联系的重要工具,国务院2015年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卫生事业,发展便民服务[3]。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保证即使在出院后,患者亦可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其护理需求得到第一时间的满足,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本次研究老年COPD 患者出院后采用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时间范围选择:2019.5-2020.5;研究对象选择:于我院就诊的老年COPD 患者78例;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内容: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比男性少1例,为19例;COPD 严重程度分级:I级13例,II 级21例,III 级5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0.26±3.21)岁。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COPD 严重程度分级:I级15例,II 级20例,III 级4例;年龄范围与观察组一致,下限60岁,上限79岁,平均年龄范围(70.29±3.2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书,且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COPD 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4];年龄需在60岁及以上;患者有固定照护者。排除标准:合并哮喘、支气管肺炎等其他呼吸道疾病;中途失访者。

1.3方法实施常规干预于对照组,主要内容包括:①组织 COPD 发病机制、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的知识讲座;②嘱患者养成良好生活習惯,戒烟戒酒,保持饮食规律;③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方式,对患者的病情、用药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给予针对性饮食、用药指导,频率为每周一次。同时注意要嘱咐患者定期来院复查。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额外实施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1)组建延续性护理团队。由呼吸科医生、护士长、康复师等组成多学科协作团队,康复师依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医生、护士长负责在线答疑、安排工作,出院前嘱患者和家属加入COPD 康复交流微信群,关注微信公众号。(2)微信公众号应用。设置预约挂号服务,同步医生坐诊信息,便于患者预约挂号;康复师定期上传缩唇呼吸(指导患者用鼻吸气,呼气时缩拢口唇呈吹哨样,使气体通过缩窄口型缓慢呼出,呼气持续时间4~6 s,然后用鼻子轻轻吸气,重复上述动作,3~5次/min)、腹式呼吸(患者用鼻用力吸气后屏气2 s,再用鼻缓慢呼气,呼气与吸气时间比为1 ∶ 1,3~5次/min)等相关肺康复视频,于每日08:00和 17:00系统自动推送康复运动提醒;设置COPD 疾病知识百科专栏,包括COPD 发病机制、用药注意事项、运动、饮食指导等,方便患者依据需求自行查阅。(3)微信交流群的应用。于每周五晚18:00~19:00在微信交流群内开展线上答疑活动,医生在线解答患者疑问,鼓励患者在群内积极交流,分享康复心得;指导患者依据身体恢复情况进行步行、打太极拳及等有氧活动训练,减少去公共场所次数,注意日常防护,避免着凉。

1.4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疾病症状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时间为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1)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5]评估,包括面对困难的解决方法、是否有自信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情等10个项目,采用1~4分评估,总分40分,总分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2)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CAT)[6],从咳嗽、精力、胸闷、咳痰情绪、睡眠6项主观症状,以及运动耐力、日常运动影响度2项耐受力评估,采用1~5分5级评分法,评分低表示疾病控制好。(3)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呼吸问卷(clinical COPD  questionnaire, CCQ)[7]从症状、活动能力、社交心理3个维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共10个条目,采用0~6分评分法,总分 6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成反比。

1.5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使用 SPSS 22.0软件,用(x ±s) 表示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n(%)表示,用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 GSES 评分比较  GSES 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 CCQ、CAT 评分比较比较两组患者CAT、CCQ 评分,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COPD 患者病情迁延反复,康复周期较为漫长,仅依靠短暂的住院治疗无法维持病情的长期稳定,多数患者出院后缺乏有效监管和护理帮助。由于患者症状好转,或担心医疗费用等,部分患者擅自减少用药剂量,或有难以坚持服药行为,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使得患者失去治疗信心,降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 [8]。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护理优势得以体现,“互联网+”发展打破常规医疗服务在地域、时间上的限制,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使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够获得医疗保健服务。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老年COPD 患者接受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病情,促进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师晨曦[9] 等研究结果表明,COPD 患者经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干预后,可保持病情稳定,促进生活质量提高,与此次实验结果相似。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模式,其远程监管可通过微信来实现,这使得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实时沟通变得非常方便,有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远程健康教育和照护,促使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保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10]。本研究将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COPD 患者取得一定成效,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一定基础,但多数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还需家属的配合和帮助,还期在今后研究中加强对家庭照护者的培训和指导,从而为COPD 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帮助。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 COPD 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中,能够对患者病情的改善起到有效作用,对其自我效能感水平提高有利,帮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起到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国宏 , 刘敏 , 张扬.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 , 2017, 17(12):1648-1653.

[2] 徐常丽.延续护理对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影响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 2017, 17(2):126-128.

[3] 张水君 , 韩剑.  “互联网+”对新形势下军队医院建设发展的启示[J].武警医学 , 2019, 30(6):541-543.

[4] 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2018, 17(11):856-870.

[5] 金佳瑶 , 张会君.中文版自我效能评定量表在社区居住老年人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 2017, 20(29):92-95.

[6] 冯平.慢阻肺评估测试、6分钟步行试验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病情诊断中的意义[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 2017, 38(1):18-21.

[7] 谢柏梅 , 敬梅 , 张彦海 ,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卷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的评价[J].解放军医药杂志 , 2017, 29(4):41-44.

[8] 刘宁宁 , 杨晓梅 , 万玉峰 , 等.出院计划联合延续性护理在 COPD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2017, 23(5):667-670.

[9] 师晨曦 , 王佳妮 ,肖倩 , 等.基于移动健康平台的自我管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2019, 25(6):734-739.

[10]周淑芳 , 张成玉 , 汪家坤.延续性护理对 COPD 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貴州医药 , 2017, 41(11):1226-1228.

基金项目:南通市级科技计划项目(MS22019020)

作者简介:吉莉莉(1990.09-),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护师。通信作者:金琰斐, E-mail: jinyanfei@163.com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延续性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心理之自我效能
大学生网络学习拖延与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