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行循证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2021-01-01 18:04卜立岩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1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卜立岩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行循证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分组方法为摸球法将已接诊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对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中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对其给予循证护理,观察记录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更高且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较对照组更高且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出血、感染、急性呼吸窘迫)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更低且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项评分均下降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21)21-0155-02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类临床高危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恶心、上腹剧痛,死亡率非常高[1]。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过程中亦需要科学有效的护理,在现代化护理模式的研究中,为了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需要详细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以提高护理效果[2]。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都是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所采用的临床护理手段,而循证护理在护理过程、内容等方面更加全面细致,故在临床应用中更加科学有效[3]。当下,循证护理模式已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并获得良好的护理反响[4],本文将继续针对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式进行分析,探究循证护理方式对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情绪状态的积极影响,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1)病例选取时间范围:2018.1~2019.1。(2) 病例筛选标准:①患者确诊患有急性重症胰腺炎,无漏诊、误诊情况。②患者自愿参与, 家属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病例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的患者。②排除病历资料不完整的患者。③患有其他恶性疾病或家族遗传疾病的患者。(4)病例一般资料: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的具体情况:对照组:共有40例患者,男性19例,女比男性要多2例,为21例,最年轻的患者30岁,最年长的患者也不过44岁,平均年龄(37.55±2.42)岁;观察组40例患者,男19例,女21例,年龄区间(28~46)岁,平均年龄(37.53±3.39)岁。(5)资料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对后续试验结果无影响,数据统计有意义。

1.2操作方法 (1)對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是基础性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指导、体征监测等等,进行被动式问题答疑和心理疏导。(2)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由护士长牵头,选拔8名具有专业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专业的循证护理小组执行循证护理方案:主要包括:①提出问题:小组内立足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过程进行分析,讨论护理时机、护理内容、护理方式等要素问题,并讨论具体的护理思路。②找寻实证:小组中每4人一组,共2组,一组负责查阅文献资料,对问题(比如护理中并发症预防,护理细节处理方式)进行梳理求证,另一组负责了解并评估患者的身心状态,获得第一手资料,完成后交由护士长整理、审阅,确定实施方案。③护理实施:包括病情监测、心理疏导、饮食干预。病情监测方面应对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患者的腹痛症状并询问患者的身心感受;心理疏导方面应采取言语鼓励、亲情激励、成功案例介绍等方法燃起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希望,提高治疗依从性;饮食干预方面应叮嘱患者禁饮食,并在禁饮食阶段予以静脉营养支持,拔出胃管后方可进食,选择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为患者制作健康食谱,提高其饮食质量。

1.3观察指标  (1)统计护理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几个指标,标准:①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②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生命体征趋于正常,判定为有效;③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生命体征不正常,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2)统计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包括满意 (80分~100分 )、一般(50分~79分 )、不满意(0分~49分)几个指标,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x100%。(3)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消化道出血、感染、急性呼吸窘迫几个指标,汇总例数后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消化道出血例数+感染例数+急性呼吸窘迫例数)/总例数x100%。(4)统计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采用医院自制的焦虑、抑郁评价量表,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打分,满分均为100分,包括重度焦虑/抑郁 (80分~100分 )、中度焦虑/抑郁(60分~79分 )、轻度焦虑/抑郁 (0分~59分)几个指标,即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不良情绪越差。1.4统计学处理计算工具:SPSS 22.0版本软件;表示方法:

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都采用[n(%)]表示,进行χ2验证,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平分采用(x ±s)计算得出,进行t 检验。P 表示差异显著度, P<0.05说明数据间差异显著, P>0.05说明数据间差异不明显。

2 结果分析

2.1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更高且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出血、感染、急性呼吸窘迫)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更低且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3。

2.4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对照组评分远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循证护理即由专业护理团队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立足提出问题、找寻实证、护理实施三大过程优化完善护理措施[5],从而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具体来说:循证护理即找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盲点、问题和误区,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改进方向和内容,通过找寻实证完善护理过程,优化护理措施,立足病情监测、心理疏导、饮食干预有效提升护理效果,病情监测可给予患者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防止其出现不良反应,利于保障治疗效果;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对临床护理工作认同度和接受度更高;饮食干预立足患者的饮食生活,引导患者养成健康饮食、规律饮食的好习惯,提升其生活质量的同时利于病情恢复[6]。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蝶 , 王静. 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 2017, 2(07):2307-2307.

[2] 席丹. 循證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 2017, 2(12):2307-2307.

[3]  王红 , 程丽 , 梁洁. 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 2017, 9(14):248-249.

[4] 李雯. 循证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反应和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 , 2019, 41(03):147-150.

[5] 秦平平. 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 2017, 8(19):186-188.

[6] 逯晓珊. 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康复期间胃肠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 41(01):130-132.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