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审计成果应用探析

2021-01-03 14:06杨茂荣
科教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高校应用

杨茂荣

摘要审计成果应用既是审计监督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堵塞管理漏洞、提升依法治校水平的切入点,审计成果是否得到充分应用直接影响学校依法治校的成效。本文从高校内部审计成果应用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制约高校审计成果充分应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强化内部审计成果应用,以期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的功效。

关键词 高校 内部审计成果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3.007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al Audit Achievem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G Maorong

(Audit Office of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audit results is not only the foothold of audit supervision, but also the entry point to plug managementloopholesandimprovethelevelofrunningtheschoolaccordingtolaw.Whethertheauditresultsarefullyapplied directly affectsthe effectiveness ofrunning theschoolaccordingto law. Starting fromthe currentsituation ofthe applicationof internal audit resul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analyzes themain reasons restricting the full application ofinternal auditresul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putsforwardtargetedsuggestionsandcountermeasurestostrengthentheapplication ofinternalauditresultsin orderto givefullplay totheeffectivenessofinternalauditin 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rnal audit achievements; application

1高校内部审计成果应用意义与现状

内部审计所拥有的监督、评价、建议三大功能是内部审计之所以存在的价值体现,其最终目的在于审计成果能得到有效转化和应用、内部审计提出的整改建议能及时得以贯彻实施,这对于高等学校提升治理能力和智力水平,防范和控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是确保高校又快又好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就当前许多高校而言,高校内部审计成果的应用效果不甚理想,学校领导、管理层没有对被审计对象的整改进行有效的监督,被审计对象整改措施不得力,避重就轻,甚至回避整改,屡审屡犯。导致内部审计的价值不能体现,监督效能无法发挥。

2影响审计成果充分应用的主要原因

2.1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对高校内部审计过程、审计成果质量以及成果应用效果影响巨大。但许多高校在内部审计的开展与成果应用方面建章立制不够,导致高校内部审计的顺利开展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得不到保障,审计成果质量不高,审计的监督职能不能充分体现,审计成果缺乏问责机制或问责力度不够等,严重影响审计成果有效应用。

2.2单位领导层对审计成果应用重视不够

单位领导对审计成果应用不予重视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领导重视政府审计,但对内部审计的功效认识不足,认为内部审计只是查查账,可有可无;二是部分领导漠视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和建议职能,使内部审计成果应用无法实现;三是部分领导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否定了学校的工作业绩,束缚了工作人员的手脚,不利于工作效能的提高。领导层对内部审计不正确的认识导致整个学校内部审计环境恶化,内部审计工作只是走过场,审计成果得不到应用,从而导致审计成果的高质量形成以及严重浪费。

2.3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成果应用的意识薄弱

审计成果应用的实施主体是被审计对象。在审计成果应用过程中,被审计对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缺乏理解和认识,对审计结果的认可程度,决定了被审计对象对整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被审计对象是否能根据审计评价和审计建议主动开展整改工作。但是,在高等学校,因为学校的小社会环境、人情因素以及部分工作人员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偏差,导致被审计对象在审计成果应用过程中,担心审计结果影响自己的工作业绩,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从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方面查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整改工作中只是就事论事而不是举一反三,导致相类似的问题不断出现,屡查屡犯。部分被审计对象甚至对审计结果产生抵触情绪,拒绝整改,或在整改过程中只是做一些表面工作,导致审计成果应用效果极差,管理漏洞长期存在,一些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审计成效无法体现。

2.4审计成果质量不高

审计成果质量不高,最终将导致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公正性缺乏,成果应用的可操作性丧失。造成审计成果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审计流程不够规范,审计机构标准化建设不够,内部审计环境不良,审计人员迫于某种压力或者因为人情原因不能提供反映被审计对象真实情况的审计报告。另一点则体现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对审计成果应用的思想认识上。在业务能力方面,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校审计力量薄弱,复合型人才缺乏,部分审计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欠缺,难以适应新时代审计工作的需要。由于内部审计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审计人员缺乏参与重大审计项目的机会,实战能力不足,对一些隐藏的问题缺乏敏锐的判断力,因而形成的审计报告不能全面准确地揭示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也难以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整改建议,致使审计成果质量不高。在思想认识方面,受整个内审环境的影响,部分审计人员不能充分认识审计成果应用的重要性,缺乏审计质量风险意识、不注重审计质量要求,或重审计轻建议、重問题披露轻问题整改,对审计成果完成后的整改工作漠不关心,忽视审计的监督和建议功能,以致在审计过程中不能尽职尽责,从而导致审计成果质量不高,审计成果的应用也失去了原动力。

2.5审计成果的共享程度不够

审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审计成果的应用,在高校内部,审计成果应用效果如何需要学校多部门加以评判,被审计对象的考核也要与审计成果的应用效果紧密挂钩。但是在许多高校,审计完成后,相关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审计建议只有审计部门和单位领导有权了解,没有实现审计成果的共享,其他职能部门无法了解被审计对象的审计结果,导致这些部门无法对被审计对象的相关工作加以监督指导,从而使审计的监督功能发挥不出来。

3内部审计成果应用对策和建议

3.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成果应用的组织保障

高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工作的体制机制,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和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并赋予审计机构独立开展审计的权利,保证审计的权威性,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对审计工作的束缚。在内部审计成果应用方面,要明确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为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要明确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监督、管理、考核职能,要明确将审计整改结果作为被审计单位及其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评聘、晋升以及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3.2建立审计成果应用报告制度

每个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文件规定,下达审计整改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对象在60日内,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交审计整改方案并进行整改。对于已经整改的问题要提交整改情况报告和相关证明材料,并将整改情况报送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被审计对象上报整改报告时,不仅要包括问题的认识、采取的措施、整改的结果等情况,而且要包括审计决定执行、建议采纳及对有关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整章建制等情况。审计整改可分阶段进行,对于达不到整改条件或短期无法整改的问题,应当上报整改措施、计划、责任人等信息,整改完成后再上报整改结果。通过建立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各被审计对象审计成果应用情况,进行审计成果应用分析,达到以审促改、以审促建的目的。

3.3建立审计成果整改问责制度

审计整改是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审计成果应用的重要环节。只审计不整改或消极整改是对审计成果的巨大浪费。因此,审计成果应用离不开审计追责问责,通过追责问责达到警示的目的,避免产生更大的风险。审计机构应该主动联系学校纪检、人事、组织部门,成立专门的审计整改工作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将需要整改的问题列出清单,以项目的形式体现出来,压实责任,对被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根据职责分工,逐层分解,按照规定的进度安排完成整改工作,并实现追责问责。在追责问责方面,要厘清责任,精准发力,对于一般职工存在的问题由学校人事部门进行奖惩,纳入职工年终考核范畴和评聘标准;对于中层干部存在的问题,纳入学校组织部门进行干部考核和选人用人标准;对于违纪违规问题,由纪检监察部门直接进行移送和处理。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约谈被审计对象和相关职能部门,同时进行问责处理,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整改问责不到位、互相推诿的问题,提高审计成果问责的深度,增强审计成果应用的效果。

3.4提高审计报告质量

一是审计部门加强标准化建设,严格审计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审计流程,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加强内部审计的过程把控,使审计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可靠、准确、全面、充分、重要、一致和及时。二是大力提高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为提升审计报告质量提供政治保障。审计人员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提高对新形势下政策形势敏锐的判断能力,培养自身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道德感,体现文明审计、和谐审计、依法审计等要求。三是大力加強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为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提供专业保障。审计人员业务素养的提升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基本的专业技能,主要围绕财经、法律、工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和后续教育,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理论素养;其二是审计成果的深度开发所必须具备的开阔思维、大局意识、超前的洞察能力以及锐利的创新意识,这些能力可以通过交流学习及实战锻炼获得。通过重大项目审计,特别是担任审计项目的审计组长、主审等,在实践中锻炼实战能力。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更多地参与外部审计项目,与同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提升审计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加强审计理论研究。鼓励审计人员参与审计科研课题研究和审计论坛,着重开展有关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等课题的研究,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四是加强内部审计环境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给予内部审计独立依法审计的制度保障,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以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监督及建议的良好环境。五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综合分析,积极主动地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内审工作计划,突出审计重点,创新审计方式。

3.5加强审计成果共享

加强审计成果共享,要求在法制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有效地整合审计资源。这将有利于内部审计成果应用的高效实现和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也将有利于审计的监督职能与其他监督的协同。在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成果应用离不开学校领导层和纪检监察、财务、人事、组织等部门的支持、协同以及被审计对象的配合。落实审计成果共享制度,学校应坚持科技强审的理念,建立审计成果数据库,实现审计资源的信息化、模块化,通过利用大数据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要规范数据采集以及审计资料的收集流程。加强信息沟通,实现审计部门与学校领导层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无缝衔接与联动协同,定期会同纪检、人事、组织等部门分析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查找其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发展趋势,并以专项调研报告、内审简报等形式提出整改建议,实现审计成果在多部门的共享,进一步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加强审计结果与教学、科研、招标采购、基建等业务数据的有机结合,以审计结果为导向,强化分析,查找学校运行、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为高校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3.6强化审计成果应用

一方面要树立审计成果长远应用的理念。成立由组织、纪检、财务、资产、审计等部门以及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共同组成的整改专项小组,追根溯源,科学制定整改措施,督促整改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立足当下,分析长远,从而建章立制,达到促进部门长足发展的目的;对具有普遍性、倾向性的突出问题,要深刻剖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从制度上、机制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为学校从宏观层面加强管理,为学校长远发展科学决策服务,促进提高学校治理效能。另一方面要增强审计人员对审计成果利用意识,最大化地发挥审计成果的价值。强化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将学校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结果相结合,对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层面、从制度层面查找原因,对涉及学校管理规范的问题,及时建章建制,对涉及学校重大风险的问题,及时提醒并加大监督力度,涉及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从而达到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化解风险、促进单位发展的最终目的。

4结束语

内部审计成果的有效应用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工作成效既取决于审计质量,也依赖于学校的内部审计环境以及制度保障。通过强化内部审计成果应用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的建立健全,以及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加强审计成果共享、强化审计成果应用等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深化审计成果应用水平,提高审计价值,达到以审促改,以审促建的目的。

2017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17Y050,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的绩效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1]錢文杰.内部审计成果利用问题研究.审计与理财,2021,5:51-52.

[2]李君.切实发挥审计问题整改效力助力审计成果高效转化.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1,4:111-112.

[3]曹莉.提升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成效探析.财会学习,2021,5:138-139.

[4]郭纹.补齐审计成果运用短板实现审计价值最大化.审计月刊, 2021,2:29-30.

[5]付娟.深化审计数据分析提升成果利用.财经界,2020,34:233-234.

[6]牛媛媛,张灏.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组织方式创新发展研究.审计与理财,2021,6:13-15.

[7]柴霞.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探析.营销界, 2021,21: 100-101.

[8]夏颖.高校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的思考.会计师,2021,5: 86-89.

猜你喜欢
高校应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