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途径研究

2021-01-03 14:06韩冰洁
科教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思政教育融合

韩冰洁

摘要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存在着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结合的不够紧密、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存在一定脱节、时代性特征不够突出等问题。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既是全面育人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职业规范的体现,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在日常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具体事例来讲授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将工匠精神与新时期的时代精神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工匠精神及邀请优秀工作者来校宣讲等方式来促进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大学生 思政教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3.021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and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N Bingjie

(College of Marxism,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At presen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closely combined with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disconnected from students’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re not prominentenough.Integratingcraftsmanspiritintocollegestuden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snotonlytheinternal requirement of the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but also the embodiment of social and professional norms, but also helps students better realize their self-worth. In the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eachers can promote the better combination of the two by selecting specific examples, combining the craftsman spirit with student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biningthecraftsmanspiritwiththespiritofthetimesinthenewera,allow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thecraftsmanspirit in practice and inviting excellent workers to preach in the university,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Keywordscraftsman spiri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1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1思政教育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结合得不够紧密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作为工作的目标的。这就决定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也是以相关的主题为主的。如在目前的高校思政课中,除了一些具体的知识方面的课程外,很多授课内容都是围绕着如何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境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及养成相应的行为模式来展开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结合得不够紧密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趋势。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同时,还要兼顾他们日后的职业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兼备的优秀人才,并在步入社会后发挥更大的贡献。

1.2思政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间存在脱节

以专业知识为对象的学习是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高等教育是以培养特定专业知识的人才为其基本目标的。这就要求学校一方应建立起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而目前大学中思政课的课程设置则未能很好地体现出这样一点。思政课的授课内容并没有将学生的专业背景纳入考虑范围当中,而是对所有学生应用同样的讲授内容。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之间的脱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二者成了两个互不相关的教学体系。这对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因而,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3思政教育应突出时代性

目前,不少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社会经济方面的变化未能给予充分的关注。这就导致其授课内容往往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时代的要求并帮助学生养成相应的品质。举例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本土的制造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有些思政课教师由于对这一问题认识得不够,而未能在思政课教學中加入相关的内容。这就影响了思想课的教学质量,使其难以发挥出它本应具有的实际效果,进而未能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2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的意义

2.1全面育人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

作为国家人才培养机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一方面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另一方面也应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是很好地完成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工作。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正确的行为模式的同时,还应对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给予充分的考虑。也就是说,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育也理应成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将工匠精神加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工匠精神的宣传与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这样当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

2.2社会职业规范的重要范畴

如前所述,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核心工作。因而,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的也就是让学生形成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思想素质。而职业规范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充分了解并且在实际行动中恪守职业规范,学生才能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因而,将工匠精神纳入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进而向学生讲授基本的职业规范也就成了当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必然要求。工匠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工作态度、工作理念,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不限于某些具体的行业的。通过工匠精神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从在校期间就养成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进而在日后将其付诸实践。

2.3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抓手

工作的过程既是以自己努力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如果引导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工匠精神在这方面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通过创新精神来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工作质量,个人的自我价值才能在工作中得以实现。而这也正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形成对工作的正确态度,对日后的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引导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将对社会的贡献和自我价值的视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社会中,社会价值的创造与个人的自我价值的视线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如何将之很好地结合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在思政课中融入工匠精神,则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3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途径

3.1通过具体事例来讲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并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概念,而是从很多优秀的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工作态度、行为准则、精神理念。可以说,它是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工作理念的理论概括与总结。因而,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应与现实事例进行联系。这一方面可以解决以往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理论性过强以至于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人物事迹为学生提供现实中行为模式的典范,让学生有章可循。

在选取具体事例时,教师应注意其典型性与时代性。举例来说,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很多杰出人物,在他们中很多人的身上,都可以找到工匠精神的影子。如中央所表彰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就是如此,再如中央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时所表彰的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等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在不同领域的代表。教师可以从中选取一些适当的事例来进行讲授。这就将抽象的工匠精神通过具体的实际传达了出来,让学生在对工匠精神有了准确理解的同时也明确了自己所应采取、遵循的行为模式。

3.2将工匠精神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

如前所述,思政课与学生的专业学习间缺乏密切的联系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个问题。因而,在进行工匠精神的教学时,教师也应注意将之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及未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一种工作理念在各行各业中均有所体现,但是由于不同行业间的差异,工匠精神在每一行业中的表现也有所不同。相应地,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时也应有所侧重,从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的专业背景出发,来确定合适的讲授内容。举例来说,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教师可以更多地选择为我国科技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等作为具体的实例,并在授课内容上对科学与工程方面有所倾斜;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选取钟南山等在抗疫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医务工作者作为实例,并对医学伦理等医学方面的内容有所侧重。

事实上,思政课带有很强的实证性品格。它不仅要在观念层面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理念与认知方式,同时也要求学生进而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才能说得以实现。同样,工匠精神也是从优秀工作者的工作实践中概括、总结出的一种精神理念,并只有在工作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与工匠精神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同样要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向性。将工匠精神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就是实现这样一种现实指向性、让其能够在学生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同时,这也有效地避免了以往思政课教学所存在的内容空泛、缺乏明确指向性的问题。

3.3将工匠精神与新时期的时代精神结合

工匠精神的实践性品格决定了其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虽然精益求精、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等理念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工匠精神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时要将之与当前新时期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讲授。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及自己的时代使命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当前,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加速研发核心科技已经成为我国工业领域所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因而,教师在对相关专业的学生進行工匠精神方面的教学时就应重点突出这一时代的使命,从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角度凸显出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及学生实践工匠精神的基本路径。

如前所述,有些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并没能很好地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色。事实上,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虽然是围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来展开的,但仍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只有凸显出时代特色,学生才能明确将思政课教学内容付诸实践的基本方式,思政课教学也才能在引导学生的实际行为方面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3.4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工匠精神

如前所述,实践性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品格。因而,教师在思政课课堂上讲授工匠精神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在实践、实习等教学环节中亲身实践工匠精神。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工匠精神的实质,将之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环节的实现需要学校各部门及相关的社会上企事业单位的配合。如在学生的实习中,教师应进行积极地引导,让学生重视工作质量,而实习单位也应提供相应的便利。为了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还可以在实习后举行一定的评选活动,并让学生对自己的实习工作进行总结。通过多样化的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

3.5邀请相关行业的优秀工作者进行宣讲

如前所述,工匠精神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品格。而高校的思政课教师由于自身工作性质的原因,对很多行业的工匠精神缺乏切身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聘请一些在自己行业卓有成绩、体现了工匠精神的工作者以举办讲座等方式参与到思政课教学当中来。这可以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及未来发展结合起来。如在向医学专业的学生讲授工匠精神时,就可以请一些在抗疫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医务工作者来进行宣讲。与教师不同,这些一线的工作者长期致力于某一领域的工作,在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的同时,对该领域的业务也较为熟悉,可以说是工匠精神的现实载体。请他们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将课堂上所讲授的抽象的工匠精神落到实处,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的工匠精神的典范事例与典型人物。这种具象化与抽象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而且也能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具體的榜样,让他们能够沿着明确的方向前进。

4结语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对于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更好地培养各行业的优秀人才,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应在对其给予高度重视的同时,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来予以完成。而其中特别要注意的,就是要让工匠精神为学生发自内心地加以接受,而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宣讲上。只有这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才能得以更好地展开,并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倩.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吉林教育,2021(08).

[2]于华,韩岩彬.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03).

[3]李维维.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路径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1(01).

[4]易晓春.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探讨[J].公关世界,2020(24).

[5]王梦露.工匠精神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科教导刊(中旬刊), 2020(32).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思政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