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R系统评价法在高中劳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

2021-01-03 23:32周颖娉吴甘霖何吕平
科教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

周颖娉 吴甘霖 何吕平

摘要劳动教育是一个复杂、全面、灵活的工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和劳动素养。目前,我国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仍不够完善,评价方式刻板、单一。而WSR系统评价法是一种从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对劳动教育进行多维度评价的方法,克服了传统劳动教育评价法单一、刻板的缺点,为劳动教育评价开拓了一条新路径。本文以“果酒果醋的制作”为例,探究WSR系统评价法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为WSR在高中生物学劳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新思维。

关键词 劳动教育评价 高中生物学 发酵技术 WSR 系统评价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3.054

Application of WSR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 in the Evalu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Take the high school biology "making fruit wine and vinegar" as an example

ZHOU Yingping[1], WU Ganlin[1], HE Lvping[2]

([1]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Anqing, Anhui 246133;[2]Anqing No.1 Middle School, Anqing, Anhui 246004)

AbstractLabor education is a complex, comprehensive and flexible project, which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labor outlook and labor quality. At present, China’s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s still not perfect,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 is rigid and single. The WSR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 is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method of labor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physics, reason and humanity, which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opens up a new path for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Taking the production of fruit wine and vinegar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SR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 in labor education, and provides a new thinking for the application of WSR in high school biology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Keywords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high school biology;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WSR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

0引言

改革開放以来,劳动教育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立德树人”和“五育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素养。基于此,劳动教育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劳动教育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集中在新时代劳动观、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的价值、实践路径及意义等方面,只有少部分学者研究劳动教育的评价。陈含笑、徐洁[1]指出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仍存在评价内容单一刻板、评价方法简单量化、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功利性取向严重等问题。劳动教育的评价是劳动教育的“指挥棒”,指引着劳动教育前进的方向,但目前还没有一套较为全面、系统和客观的评价体系。因此,本文基于WSR系统方法论,以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果酒果醋的制作》为例,试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方面分析劳动教育的评价。

1 WSR系统方法论概述

1.1 WSR概念的认识

WSR系统方法论是指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方法论,它的英文全称是Wuli-Shili-Renli System Approach,这是由中国学者顾基发教授英国朱志昌博士在HULL大学提出的一种多维度去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东方“天人合一”和整体性思维传统。[2]WSR是用中国传统哲学思辨的思路去观察、评价复杂问题,具有其独特性,即考虑到评价过程所涉及的客观物质(物理,W),又考虑到这些物质被认识和评价过程中所涉及做事的道理(事理,S),以及人在认识和处理这些事、物中的作用和关系(人理,R)。把W、S、R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的效果,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和“通情达理”。[3]

1.2 WSR研究现状的概述

WSR的提出距今已有27年,人们对WSR系统方法论的内涵、概念界定和实际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不同学者对WSR方法论中物理、事理、人理的理解和划分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其中,顾基发教授对WSR主要内容的解释详见表1。

从表中可得知,顾基发教授认为WSR是一个将物质世界、系统组织和人的动态相统一的过程,并提出了“功能-逻辑-人文”的分析层次理论。[4]而朱志昌则认为WSR中的物理指物质-技术层面的客观事物,事理指认识和管理过程的认识和计划过程,具有主观性,人理是指人在社会-政治管理中的人际关系。[5]此外,顾基发教授还将WSR系统方法论与钱学森院士等提出的东方系统方法论做了比较和联系。孙根年认为“事理”指“做什么和怎么做”,“人理”指“世界应当是什么”,扩大了WSR中对“人理”的功能,将其上升至哲学的理论。[6]赵国杰和王海峰则认为WSR中的“物理”指实践和认识的客体,“事理”指实践和认识活动,“人理”指实践和认识的主体。[7]

综上所述,WSR中的“物理”主要运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去解释物“是什么”和“为什么”,特指真实且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理”主要运用运筹学和管理学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一般指做的方法和规划,具有客观性;“人理”主要运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去回答“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和“应该怎样做会更好”的问题。WSR系统方法论中的“人理”“物理”“事理”的划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2 WSR系统方法论在高中劳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

劳动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和复杂的过程,影响劳动教育评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劳动教育评价的政策、劳动教育的育人要求、管理和评价劳动教育的机构、老师、家长、学生、社会环境、劳动器材、教材、劳动观念、劳动素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综合素质、师生关系、教学设计、评价方式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劳动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有机过程,其评价标准随着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具体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因此,评价劳动教育这个复杂的过程不能用单一、片面的传统评价方法。下面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的实例,[8]试从物理、事理、人理多方面对劳动教育的评价进行探究。表2是基于对WSR系统方法论的认识,对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中的“物理”“事理”“人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类。

2.1物理因素(W)

在WSR系统方法论中,物理(W)指物质运动的相关机理。在劳动教育评价中,物理指劳动工具、劳动环境、劳动经费、劳动的组织机构、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劳动取得的物质方面的劳动成果等客观存在的东西。以“果酒果醋的制作”为例,物理指的是发酵装置的制作、发酵材料的选取、发酵温度的控制和发酵环境选取、合作小组的分配以及酿成果酒果醋的成品等。劳动教育过程中的物理因素是进行勞动过程中的硬件,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在劳动过程中灵活调整或者随意更换,劳动教育中物理条件的选取直接决定着劳动的成败。因此,科学地对劳动教育过程中的物理条件进行评价,适当考虑一些非人为因素,使劳动教育评价更加全面、灵活和人性化。

2.2事理因素(S)

在WSR系统方法论中,事理(S)指处理事情的过程,主要以管理学、运筹学、控制论等为理论指导。在高中劳动教育评价中,根据国家劳动政策和生物学核心素养,设计出最优化、最合理的劳动方案,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体现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9-11]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事理指的是学生对酵母菌呼吸方式和原理的掌握以及学生结合实际设计的出产率高、性价比高的具体实验方案。此外,在评价过程中,不能仅仅通过外显条件来判断劳动成果的成败,还要考虑隐藏的因素,例如操作过程中菌种污染、实验误差、温度条件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在劳动教育评价过程中,要将主观和客观条件相结合,不易成果断好坏,要更多的考虑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投入和收获,注重学生劳动观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2.3人理因素(R)

在WSR系统方法论中,人理(R)指的是做人的道理。“知”和“行”的执行者都是人,其主要以人文、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等为理论指导,分析“怎么做最好”和“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的问题。吴河江[12]在“教育WSR系统方法论的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中把非物质层面的客观实在,例如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劳动成果师资队伍等归于“物理”。而笔者结合顾基发教授对WSR内涵的解读,认为劳动精神方面的成果,如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劳动素养和劳动精神等应归为“人理”。人是一种情感丰富且复杂的生物,而劳动教育的全过程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无论是劳动教育的发出者、还是执行者都是人,如何处理人的关系、情感、态度等是WSR评价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果酒果醋的制作”中,“人理”因素的评价可采用访谈法对教师的劳动态度、师生关系进行调查,通过纸笔测验法和问卷法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思想、合作关系等进行调查,更重要的是家长和教师要在劳动过程中细心观察学生的综合表现并做好记录。“人理”因素受主观条件影响比较大,传统的评价方法很难对其进行评价。此外,教师作为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和评价者之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热情对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是提高教师积极的方法之一,如:加大监管力度,奖励表现突出的班级、老师等。[13]

3总结

目前,我国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处在发展期,仍存在评价方式单调、评价内容刻板、评价主体单一等现象。相比于传统的劳动评价方法,WSR系统评价法更加系统、全面和灵活。因此,运用WSR系统评价法去评价劳动教育更能突显学生的劳动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工匠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素养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崇尚劳动和创造劳动的社会风尚。

*通讯作者:吴甘霖,何吕平

基金项目:安徽省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示范项目(项目编号:2020xsxxkc271);安徽省生态学教学团队(项目编号:2018jxtd123)

参考文献

[1]陈含笑,徐洁.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的意义、困境与对策[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12-15.

[2]顾基发,唐锡晋,朱正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综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7(6):51-60.

[3]张彩江,孙东川.WSR方法论的一些概念和认识[J].系统工程,2001(6):1-8.

[4]顾基发,唐锡晋.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5]朱志昌.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国际交流的启示[A].系统工程、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研究(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P].宜昌:Research Information Ltd.,2000.

[6]孙根年.事-物-人“三理和谐”与复杂地理问题研究[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5,(1):13-16.

[7]赵国杰,王海峰.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的综合集成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03):50-57.

[8]丁正中,张璐.基于实验改进的“果酒及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学,2020.36:92-94.

[9]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J].职业技术教育, 2021,42(03):6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11]刘恩山,曹保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6-50.

[12]吴河江.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劳动教育评价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20(09):81-88.

[13]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的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学
浅谈高中生物学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学中不可逆性问题分析
数学知识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揭示错误本质提升资源价值
愉快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探析
基于领悟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有效教学
高中生物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