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01-03 09:52徐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4期
关键词:学生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教学培养策略

徐波

摘要:一直以来阅读都是语文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为其树立未来发展的目标奠定基础。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时引领学生丰富自身的阅读技巧,逐渐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4-

引言

语文学科是各阶段教育的基础,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渗透与传承,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所应具有的文化素养。在初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阅读与文本形成共鸣,挖掘出文本情感与内涵,不断增强语感,为后续的深度学习夯实基础。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秉承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先进理念,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科学培养,鼓励学生在自由阅读的方式下获得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助力。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1.1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严格落实“新课标”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突破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在此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凸显,积极主动探索知识,不仅能够有效落实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形成自主阅读的学习习惯[1]。

1.2有益于学生成长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环节中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使其形成完善的自我思维与知识系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阅读理解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强化学生分析、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可见,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对其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本质上分析,阅读与写作有区别但是也有一定的联系。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中了解与掌握知识,除了获取阅读文本的内容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与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2.1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自主阅读

教师在实际授课时,通过课堂的双向互动、作业或日常接触等方式,将学生暴露的个体层面上的问题进行全面和实时的掌握,从而通过合理和科学的阅读方案,对其潜力进行针对性地激发。学生也会在全新的模式下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促进学生后续的深度学习和阅读积累。例如,在阅读《望岳》时,教师由组织者变为点拨者,将学生探究思维进行激活,从而使之感受到阅读古诗的乐趣。具体而言,一是巧用“飞花令”的方式,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使之调动课内知识与课外阅读的积累,回忆并说出与山相关的诗句。由于每位学生所接触的课外阅读内容不相同,每个人的兴趣点存在差异,所以最终呈现出诗句的多样化,从而使每位学生均能通过“飞花令”了解更多诗句,也燃起其课外阅读的欲望。二是教师从游戏入手,引导学生站在杜甫的角度去感受诗中描绘的意境,部分学生产生疑问:“全诗并没有出现一个‘望’,却让我有一种‘望’的感觉,这是为什么?”此时,教师并不进行直接解读,而是鼓励学生在小组配合,将文意进行疏通,使之从一个词的理解走入一句诗的理解,把握整体内容。三是学生在协作与自主阅读的结合下,掌握阅读的技巧,从点到面地完成古诗的深入理解,并形成终身的阅读习惯[2]。

2.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同样如此。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独特新颖的方式将学生引入阅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其营造乐学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求知欲与阅读意识。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并使其将积累的知识转变为语文学习能力。如归纳总结习惯、读思结合习惯等,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也是顺利开展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前提。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兴趣,创造积极的学习气氛,才有利于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在给学生创设阅读情境时,要利用多媒体发挥图片、实物以及视频等的作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让其深刻感受到阅读活动中的乐趣。

2.3丰富阅读活动,培养阅读能力

现阶段,教师不能只是通过课本的解读来对初中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而要对授课方法进行极大程度的创新,借助课外阅读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能力,将阅读活动不断丰富,使学生在每一次的参与中均能获得不同收获,将其阅读速度逐渐提升,也强化其所应具有的理解能力。最终在不同的活动与训练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应结合初中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设计阅读活动,同时搭配写作环节对学生阅读的成果进行检验,使学生将脑中积累的素材与写作技巧加以利用,让习作不再雷同。例如,在《骆驼祥子》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巧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重现小说中的情节,学生可以将自身对文体的理解融入其中,在自由的平台下展现出个性的特点。除此之外,教師可以依托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将阅读的想法进行共享,在资源的丰富下有效扩大初中生的知识面,同时借助“以赛促学”的写作比赛,让学生带着持续的热情参与课外阅读,掌握多种技巧来进行深度的阅读,可以在面对不同的困难中,在不断的努力中前行,带着主观能动性来完成各阶段的阅读任务,不仅获得自主阅读的潜在乐趣,也形成极高的人文品质[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阅读材料内容,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应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必要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慧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2):56.

[2]郁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2):142.

[3]苟淑娟.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19(25):53.

猜你喜欢
学生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教学培养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浅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阅读能力之探析
如何在高中英语高效课堂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