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2021-01-04 05:56刘倩宋慧慧常国栋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脉内分泌左室

刘倩,宋慧慧,常国栋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脏疾病进展的最后结局,也是目前主要的死亡危险因素之一,包括炎症、氧化应激、神经内分泌激素过度激活等均参与其中[1-3]。心脉隆注射液是从美洲大蠊中提取,并经分离、纯化、精制得到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具有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利尿、扩张冠状动脉等多重作用,对包括心力衰竭在内的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均有肯定疗效,其机制与抗炎、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调脂等有关[4],但是否具有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的作用,国内外相关研究不多。本研究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CHF患者,观察其疗效及对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于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CHF患者。均符合CHF相关诊断标准[5]。纳入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患者知情同意;按医嘱用药并能配合检查。排除标准:失代偿期心力衰竭(心衰);心律失常难以控制;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精神障碍、肝肾脑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过敏体质等。

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37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6.3±5.8)岁;平均病程(4.2±1.1)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0例,Ⅲ级35例,Ⅳ级2例。观察组中男性40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7.0±4.5)岁;平均病程(4.3±1.3)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7例,Ⅲ级38例。经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等方面均具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嘱多休息、低盐饮食,根据病情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硝酸酯类等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规格:每支装2 ml(含心脉隆浸膏100 mg,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按5 mg/kg体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控制滴速20~40 滴/min,2/d,2次间隔>6 h。10 d为一个疗程(注意:首次治疗时,患者需进行皮试,合格后方可接受心脉隆注射液治疗)[6]。

1.3 观察指标①记录呼吸困难、张口抬肩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②心功能检查:患者取左侧卧位,安静状态,使用DC-N6T型彩色超声多普勒(迈瑞公司)频率设置2.5MHz,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③神经内分泌激素:抽取空腹静脉血,抗凝后分离血浆,放免法检测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改良荧光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试剂盒购自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研究所。

1.4 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后按NHYA分级标准评价心功能。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或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心衰加重或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比较经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呼吸困难、张口抬肩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观察组改善尤为明显。经统计,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15%和84.62%,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表1。

2.2 心功能检查结果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LVEF显著增高(P<0.05),LVEDD、LVESD无明显改变;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LVESD无差异,表2。

2.3 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RA、AngⅡ、ALD、NE、ACTH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PRA、AngⅡ、AL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3。

2.4 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热敷后缓解,未影响用药。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CHF的病理生理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研究发现,CHF患者存在明显交感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HPA)、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并以RAAS为主。具体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下游分子NE,HPA下游分子ACTH及RAAS下游分子PRA、AngⅡ、ALD分泌显著增加。虽然初期上述系统活化对患者心功能下降具有一定代偿作用,但长期过度激活会加重心肌损伤,加快心室重塑以及心功能恶化,并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7-10]。因此,阻断或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以及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是治疗CHF的有效手段之一。

表1 临床疗效结果(n,%)

表2 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s)

表2 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s)

注: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左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项目 对照组(n=65) 观察组(n=65)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LVEDD(mm) 55.41±3.75 55.03±4.84 55.70±6.81 54.58±5.84 LVESD(mm) 43.63±6.29 43.08±5.14 43.12±5.57 43.07±5.86 LVEF(%) 39.25±3.17 42.04±3.62a 39.03±4.08 44.70±2.49ab

表3 神经内分泌激素比较(±s)

表3 神经内分泌激素比较(±s)

注:PRA:放免法检测肾素活性;AngⅡ:血管紧张素Ⅱ;ALD:醛固酮;NE:改良荧光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项目 对照组(n=65) 观察组(n=65)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PRA[ng/(ml·h)] 9.63±1.14 8.12±1.09a 9.50±1.32 7.32±0.86ab AngⅡ(pg/ml) 95.52±13.47 86.26±7.31a 97.67±12.00 77.23±6.82ab ALD(pg/ml) 198.19±28.80 166.14±14.57a 200.24±31.26 132.37±12.55ab NE(ng/ml) 16.33±3.22 14.52±1.67a 16.41±1.24 14.22±1.41a ACTH(pg/ml) 214.79±32.20 182.98±23.24a 220.31±13.22 175.83±13.18a

心脉隆注射液是从美洲大蠊中提取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类,以结合氨基酸、复合核苷碱基等为主要有效成份[11],具有调脂、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内皮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减轻心肌缺氧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抗心律失常等多种功能,临床用于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脓毒症心肌损伤、心肾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12,13],尤其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14,15]及心功能异常[16,17]有肯定疗效。但对于CHF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是否存在影响的研究少见。

本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与对照组相比,CHF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明显增高(P<0.05),表明治疗组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这与该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较组高相一致。与多数文献报道相符[18,19]。一项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也显示,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5 d,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NYHA、LVEF升高,BNP降低[20]。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中PRA、AngⅡ、ALD、NE、ACTH含量均降低,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对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进一步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PRA、AngⅡ、ALD的含量更低,表明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可更为有效的抑制RAAS过度激活,是其实现治疗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刘国红等也报道与对照组相比,酒精性心肌病病人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后TGF-β1明显降低,NF-κB、AngⅡ水平明显升高[21]。神经内分泌激素含量可间接反映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预后,推测观察组患者预后较佳,这仍有待临床后期随访数据的验证。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表明心脉隆注射液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心功能,调节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心脉内分泌左室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及经济学评价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心脉医疗为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复方心脉佳对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因子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