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科蔬菜病毒病的常见种类及绿色防控技术

2021-01-07 20:50徐千惠
上海蔬菜 2021年5期
关键词:花叶病毒花叶辣椒

徐千惠

(辽宁省阜新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阜新 123000)

病毒病,又称蔬菜上的“癌症”,植株感病后出现花叶、黄化、坏死、矮化、萎蔫、畸形等症状,导致蔬菜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绝收。目前,病毒病已成为制约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第一大类病害,年危害面积达758.6万hm2,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 000亿元。茄科包含80属3 000多种作物,其中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和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种类,病毒病对这两种作物的危害极大,防治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茄科蔬菜的常见病毒种类

1.1 番茄病毒种类

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能够侵染番茄的病毒种类共计40 余种,在我国已报道的有25 种。近年来,番茄黄花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呈现暴发突然、扩散迅速、危害性强、防治难度大、损失严重等特点,成为番茄的主要病害;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由于其病症与生理性缺素症症状极为相似,难以诊断,常因误诊而延误最佳防治时机导致病害加重,已逐渐上升为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是烟草花叶病毒属的新生病原,其致病力比同属的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均强,自其在我国被发现以来,已在多个省份发生危害,种植户应给予重视。此外,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马铃薯Y 病毒(Potato virus Y,PVY)等也是引发番茄病毒病的主要病原。

1.2 辣椒病毒种类

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约有25 种病毒可侵染辣椒,我国已报道的有10 余种,常见的有TMV、CMV、PVY、ToMV、TSWV、马铃薯X 病毒(Potato virus X,PVX)、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辣椒斑驳病毒(Pepper mottle virus,PePM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辣椒脉斑驳病毒(Pepper veinal mottle virus,PVMV)等。其中,PMMoV 自1994年在我国新疆辣椒上首次被检出后,在北京、陕西、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等地也相继被检出。2013—2017年,多家省市农科院联合对从我国31个省市采集的8 698份辣椒样品进行检测,PMMoV的平均检出率为7.5%,严重威胁辣椒生产。

2 各病毒引发病害的症状

番茄感染病毒病后主要表现有3种类型,分别为花叶型、蕨叶型和条斑型。(1)花叶型:发生广泛,叶片主要表现为黄绿混杂、颜色分布不匀、轻微皱缩,发病植株略矮小,发病严重时落花落果。(2)蕨叶型:属系统性侵染病害,植株感病后叶片从上到下依次表现为线状、螺旋状和筒状,果实畸形,果肉呈浅褐色。(3)条斑型:番茄叶、茎、果等部位均可发病,叶、茎表面出现褐色斑块,果实表面凹凸不平。

辣椒感病后表现有花叶型、黄化型、坏死型和畸形型4 种类型。(1)花叶型:植株叶片和果实部分表现出褪绿或斑驳,严重时可造成果实畸形、叶片明脉、植株矮化等。(2)黄化型:叶片黄化,严重时可致植株上部叶片全部变黄,呈现出上黄下绿现象,植株低矮,叶片易脱落。(3)坏死型:植株幼嫩部位易发生,叶片和果实上形成深绿色、环绕、褐色不规则病斑,或病毒沿枝条上下扩展,严重时整株枯死。(4)畸形型:发病叶片常常增厚变小呈蕨叶状,节间缩短明显,植株矮化,病果易脱落,果实表面出现深浅不一的花斑伴畸形。

3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息息相关。高温干旱、日照强烈导致植株抗病性减弱,田间管理不当、整枝打杈频繁、茄科作物轮作等均会加重病毒病的发生。茄科作物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昆虫传播、种子带毒、机械传播等。昆虫传播主要由刺吸式口器的蚜虫(引发CMV、PVY、BBWV-2)、蓟马(引发TSWV)、粉虱(引发TYLCV)等完成,部分病毒由种子带毒传播(如TMV),有些病毒(如CMV、TMV、PVY 等)由田间农事操作、机械摩擦等传播。

4 绿色防控技术

茄科蔬菜病毒病的防控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措施。

4.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茄科蔬菜病毒病的有效方法。优先选用抗病毒或对病毒病有一定耐受性的品种,如抗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的荷兰8号、金棚11号、瑞克斯旺74587等。

4.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5 ℃温水浸种20 min 左右,也可用10%磷酸三钠或高锰酸钾500 倍液浸种,用清水洗净药液后催芽、播种,可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病毒,降低病毒病的发生几率。

4.3 田间管理

加强水肥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感病植株,减少病原;农事操作时,最后处理病株,谨防操作人员的手和工具对植株造成微伤口,减少人为传播。

4.4 防虫防病

昆虫传毒是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之一,降低虫口密度是防治茄科蔬菜病毒病的关键。温室、大棚覆盖60目防虫网能有效阻隔有翅蚜和烟粉虱,可利用蚜虫、粉虱、蓟马对黄色或蓝色的趋向性,在棚内悬挂黄板、蓝板诱杀其成虫。

4.5 化学防治

交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如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氟吡呋喃酮等灭杀蚜虫和烟粉虱预防病毒病。植株感染病毒病后难以治愈,只能通过钝化病毒、降低其复制速度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发病后可选用宁南霉素、嘧肽酶素、氨基寡糖素、吗啉呱·乙酮等药剂防治。

猜你喜欢
花叶病毒花叶辣椒
中椒1615 号
侵染萝卜的油菜花叶病毒广东分离物分子特征及其致病性分析
辣椒也疯狂
辣椒之争
拣辣椒
秋天?花叶
小麦黄花叶病有望被精准打击
花叶昆虫世界
赵海棚绘画作品
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