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2021-01-08 20:32李文才张展笪可宁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42
化工管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化工企业管理体系救援

李文才,张展,笪可宁(沈阳化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42)

1 引言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着化工企业特、重大事故灾害危险频发,应急管理应运而生。化工企业应急管理指化工企业在面对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安全事故,可能给化工企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种外部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化工企业自身可能给社会带来损害的各类突发事件时,在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技术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化工企业人员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并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主营业务收入不断提高。我国化学工业总产值1949年为1.77亿元,2018年已经达到12.4万亿,利润总额接近8400亿元人民币。然而,在化工产业带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化工企业也面临着安全问题,化工事故时有发生。仅2020年我国就发生化工事故148起、死亡180人,其中较大事故10起,死亡41人。为此,探究如何建立和完善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本文以“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应急管理能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检索。文献集中在2008年到2020年。细致梳理分析搜集到的文献,总结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2 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文献综述

文献梳理发现,我国化工企业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比较重视,所有化工企业均构建了应急管理相关内容,但程度不同。

2.1 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果

通过阅读和梳理诸多文献,发现学者和实务界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结为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两部分。理论层面研究,包括提出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四个阶段,即预防阶段、准备阶段、响应阶段和恢复阶段(黄典剑,李传贵[1]);提出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成,以及事故处理原则等。技术层面研究,主要含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智能化、信息化(马林艺,王飞,倪振涛[2]、秦挺鑫[3]、周天墨[4]、康德礼,刘利民,纪红兵[5]、孔小强,赵东风等[6]);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估等[7-8]。

2.1.1 理论层面研究综述

对诸多文献阅读后,发现我国化工企业已经形成一套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督、风险评估”为主要特征的应急管理体系[1-3,9-31]。化工企业在建设应急管理体系时,遵循“一案三制”。“一案”指应急预案,即化工企业为了正确应对处置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设备、人员等因素所引发的各种事故而预先制定的应急行动方案。“三制”是指化工企业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管理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制指化工企业根据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发展战略, 建立的一个集安全监控、事故和灾害预警、调度指挥于一体的应急管理体制。化工企业应急管理规章制度指化工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过程性特征,针对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阶段制定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以便快速反应及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水平。化工企业应急管理运行机制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一旦发生化工事故,企业应该进行救援。化工企业应提前编制应急预案、举行应急演练、建立应急救援信息系统,以这些为基础建立应急救援中心[1-3,9-31]。在现场进行救援时,徐震[9]认为一个企业的力量有限,需要医疗、公安、运输等部门加入,需要企业和这些部门相互协调和配合。马素祥[10]认为大型化工企业必须建立企业内部应急救援队伍,可以在事故发生初期进行处置和救援,也要和周边企业以及政府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得到有效支援;应急救援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原则。管鹏[11]认为应该严格遵守应急处理原则,立即、正确、有效、安全地采取行动,最大限度挽回事态。陈贇[12]认为现场应该有关键在岗人员,即现场事件管理者,这些人肩负一定责任,如评估事件规模;建立应急方案来确保工人安全,减少设备和财产损失;设立与应急中心之间的通讯联系点;给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等。

卢彦博[13]提出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包括应急管理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制度系统、应急资源网络等。在化工企业一次完整的应急管理过程中,在预防阶段,主要进行应急规划、宣传教育、监测评价[32-33]等工作;在准备阶段,主要进行应急预案、应急演练[34-36]等工作;在响应阶段,主要进行指挥人员、资源调度[10,32]等工作;在恢复阶段,主要进行善后处理、总结评估[37]等工作。

归纳而言,化工企业进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加强预防、协调有序、快速响应原则等。现场救援可采取的措施[11]:确保应急人员安全,搜救遇难人员,疏散周围民众;先控制危险源,再消灭,保护周边设备安全;联系相关专家组,对现场形势进行分析;启动环境监控,持续检测大气、水体、土壤等,便于后期污染物处理;如果已经威胁到搜救人员安全,应适当暂停救援活动,如条件已经不允许施救,应终止救援活动,避免引致衍生事故等。

2.1.2 技术层面研究综述

通过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7,8,38-42],运用不同的方法,如AHP法[7]、半定量化[33]等,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发现其在应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可以提出改进意见与相应对策,形成化工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并严格遵循。通过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化工企业持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通过智能化、信息化安全应急救援平台辅助管理人员是最佳选择[14-15]。智能化、信息化应急救援平台框架由传感器网络和服务器等组成。平台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应急救援需要数据采集、数据通信、数据分析和应急执行等要件。传感器网络负责现场信息采集等,服务器负责后台数据处理分析等。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应急管理体系。在风险预防阶段,对化工企业生产、运输等过程进行数据搜集、仿真模拟等;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正确地进行应急救援,减少人员、财产等损失;在恢复阶段,对受害人员进行经济补偿、心理干预等,使其快速进入以后的工作、生活等[2-3,43]。

2.2 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诸多学者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员、物资、技术、组织、制度几个方面。

2.2.1 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应急管理专业人才较为缺乏[14]。许多事故的产生源于化工企业对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化工企业部分生产线上员工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对错误操作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有些化工企业的管理比较粗糙,员工忽略工作细节,忽视认真落实有关行为规范和物品放置原则,未足够重视易燃易爆材料的规范放置等,引致一系列安全隐患[2,11]。部分企业负责人安全防范意识较弱,对提高企业应急管理能力、防止化工事故发生的积极性不高[11,16]。在化工企业内部,大多缺乏一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因此在事故发生后往往会导致一些额外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16-18]。

2.2.2 物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物资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应急管理设备、应急资源上[1,15,44]。化工企业的一些专用生产设备可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现代化、高性能设备是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同时,化工企业也需要一套监测系统,持续监测有害物质和危险设备,监视设备的灵敏度和精度等。应急资源充沛与否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十分重要,通过配备足够应急资源可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但许多化工企业缺乏足够应急设备与应急资源,事故一旦发生,物资不能在第一时间调度、运送到现场,造成损失[10-11,14,16,19-20]。

2.2.3 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化工企业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需要依托通过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应急救援信息系统。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诸多化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应急指挥自动化,但智能化、标准化、信息化程度尚不足,无法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保障应急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在此方面,化工企业的建设更为不足。由于科技迅速发展,化工企业生产流程已经摆脱以往的人工操作,大部分生产技术已经实现机械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相关监控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各流程科技水平并不同步,给化工企业生产安全带来一定影响[1-3,9-31]。

2.2.4 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化工企业应该强化应急管理领导体系[1-3,9-31]。一些化工企业由于未对应急组织权责进行明确划分,导致应急组织能力不强。其在突发事件以及其他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职能与作用并未及时、顺利地开展,面临突发事件时,只起到简单传达作用[2]。大多数化工企业对组织一支专业救援队伍不够重视[7-8]。化工企业应该根据应急预案组织员工进行经常性地应急演练,但组织不当的演练也许起不到正面作用,而且可能产生员工思想麻痹等负面影响,当事故报警程序真正启动时,给员工造成错觉,反而造成事故的扩大化[10]。

2.2.5 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国家层面,我国灾害管理法律体系建设仍需完善。尽管有一些法律已出台,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但还不完善,尚缺乏如专门的应急管理信息化法律和法规等[2]。从企业层面,化工企业在建立和完善自身应急管理体系时,一般会根据风险识别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1,3,10]。但部分化工企业设计的应急预案缺乏有效性及针对性,简单借鉴现象时有出现,并不能有效发挥对日常生产各环节的监督管理作用[3,10,18,38]。

3 文献评述与未来建设方向建议

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梳理及分析,发现很多化工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但在细节方面有所欠缺。最为迫切的任务是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在数字化、智能化以及标准化方面需要深入探究与实施。另外,由于化工企业在建立应急管理体系时,以预防为主,主要针对预防阶段、准备阶段与响应阶段,文献也大多针对这些阶段,对恢复阶段关注较少。在今后的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及实际建设中,可对以上方面多加关注。

猜你喜欢
化工企业管理体系救援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气体灭火技术在化工企业消防中的应用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紧急救援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3D打印大救援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化工企业与人,人们的安全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