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典籍推广策略研究

2021-01-09 03:16何锐鹰杨海华
河北科技图苑 2021年6期
关键词:SWOT分析高校图书馆新媒体

何锐鹰 杨海华

摘要: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践行者,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精髓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和使命。文章基于SWOT分析的视角,对高校图书馆在文化典籍推广方面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等要素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内外因素比较匹配形成相应的发展策略,即构建文化典籍数字化平台、重视大学生需求的调研、加强文化典籍推广宣传、加强复合型馆员的培养、利用多元化形式进行典籍推广、建立文化典籍推广长效机制、加强合作构建联盟机制,为高校图书馆在文化典籍推广方面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图书馆;文化典籍推广;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102

0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典籍是记载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脉,挖掘蕴含在典籍中的历史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相关机构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推广典籍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国家典籍博物馆于2014年对大众免费开放后,举办过多次大型展览,搭建了展示中华典籍文化的平台,使得普通民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珍贵典籍[2];2021年2月,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播出,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3],让“遥不可及”的文化典籍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唤起年青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高校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典籍文献资源,有责任和义务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文章系统梳理高校图书馆在挖掘典籍文化中的内部优势和外部条件,引导学生阅读、了解、熟知中华典籍,培育人文理念,提高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继而对于传承和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典籍的内涵和文化典籍推广的现状

1.1 典籍的内涵

典籍最早之意是指“古代的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4]。具体来说,典籍是记载自然、人文、哲学理念和重要典章制度的文献,是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古典装订形式的书籍,主要是指1911年以前历朝的刻本、写本、稿本、拓本等[5]。据此可以总结出典籍包含的两项内容:(1)古代重要文献和书籍;(2)法典和制度类文献。依照《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典籍的范围包括“经史子集”,主要是指“群经、历史、诸子、文学”等四部分。

1.2 文化典籍推广的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推广的研究中,主要涉及到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理论方面,主要从文化典籍、古籍、经典阅读推广的模式和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如胡石、肖莉杰等从新媒体引入的可行性提出了新媒体在古籍阅读推广的三种模式[6],朱原谅通过实验研究法比较不同经典阅读推广模式的效果,得出阅读共同体模式是大学经典阅读推广的理想模式[7],邓朝艳主要从“阅读推广 + 古籍”的总体策略、实践归纳、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了开展古籍保护、传承、推广工作的更多新方式与路径[8]。实践方面,吴诺曼介绍了四川大学微信平台“古小微”的推广经验[9],徐爽等通过详细介绍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案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古籍资源立体推广”, 提出了对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创新实践的思考[10]。

2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典籍推广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起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Learned、Christensen等学者就提到过SWOT分析中的各个变化要素,80年代,美国旧金山大学的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教授为帮助企业制定企业战略,将企业内部的优势、劣势因素,外部的机遇、挑战因素排列出来,但仅限于对各要素孤立分析。1971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肯尼斯·安德鲁斯(Kenneth R. Andrews)在出版的《公司战略概念》著作中提出了SWOT发展战略矩阵,运用系统的思想将各要素匹配起来进行关联分析,丰富了此分析方法的理論研究。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即基于内部优势(Strengths)、内部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外部威胁(Threats)等要素,按照矩阵形式排列,利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上述要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发展策略[11 12]。

2.1 内部优势分析

2.1.1 典籍文献资源丰富

我国高校图书馆均不同程度的收藏着丰富的古籍资源,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收藏量名列前茅,古籍收藏量大于20万册的高校有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16所高校图书馆[13],其中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古籍约150万册,善本古籍约2万余种、20余万册,收藏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14],丰富的馆藏古籍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典籍推广的资源保障。

2.1.2 图书馆具备经典阅读的空间和硬件设施

自从2008年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呼吁图书馆设立经典阅览室[15],高校图书馆不断加强对经典文献阅览空间的重视,如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在2014年增设经典阅览室,打造了经典诵读空间和经典阅读品牌,引领学生深入阅读经典[16]。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购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设备和智能机器,如电子书借阅机、报刊阅读机、朗读亭、智能机器人等,为师生利用多种终端进行阅读提供便利。经典阅读空间和智能化设备为文化典籍的推广提供了硬件保障。

2.2 内部劣势分析

2.2.1 图书馆对典籍资源重保护轻利用

由于典籍年代久远,容易损毁等因素,原版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只对校内人员开放,部分高校图书馆只对相关研究人员开放古籍资源,服务对象的范围较窄。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提出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图书馆相关部门馆员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对古籍保护的相关研究中,如建立古籍数字资源库、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等。随着“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转变,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图书馆开始考虑如何挖掘典籍文献知识进行推广传播,典籍资源的推广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2.2.2 大学生对典籍存在阅读障碍

年代久远的典籍文字多为繁体字,其语言文字和排版方式与现在的书籍有很大的差别,字体认知度低,而且古文的意义多与现代的表达方式不同,导致古今语言隔阂较大,内容深奥不易理解,造成大学生存在典籍阅读障碍,主动阅读典籍意识不强。

2.2.3 缺乏复合型推广馆员

典籍资源的推广对馆员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有专业的传统文化知识背景,还需要新媒体环境下的推广技能。如果馆员自身对于典籍文献一无所知,就会缺乏专业化的阅读指导方法,传统文化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图书馆推广典籍资源的难题之一[17]。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典籍资源推广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以适应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这就要求馆员对新媒体管理和操作水平的熟练程度较高,如信息搜集和挖掘能力、音视频处理制作技能等。因此,专业的典籍资源推广团队需具备集传统文化专业知识背景和现代化信息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与职业环境相对单一,缺乏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和新技术的复合型馆员。

2.3 外部机会分析

2.3.1 国家政策的支持

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18]。从国家层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为图书馆进行文化典籍推广提供了指导。

2.3.2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传播迎来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多种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电子阅读器等新媒介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信息获取工具。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以纸质书籍为主扩展到以电子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态的阅读方式,改变了图书馆与大学生的交互方式。

2.3.3 已有的实践案例

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加强对经典文化典籍阅读推广的重视,进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四川大学图书馆设有专门的古籍阅读推广微信公众号“古小微”,重点推送馆藏古籍资源,同时推出相应的主题活动,不仅校内师生广泛参与,影响甚至扩大至校外,确定了自己的推广品牌[9]。辽宁大学图书馆基于古籍特藏中心举办了一系列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从2014年到2017年,共完成26项活动,参与学院30余个,引导大学生由浅入深阅读经典,激发了读者的兴趣,深受师生欢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19]。

2.4 外部挑战分析

2.4.1 全球多元文化的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随着我国不断加快开放的步伐,信息传播的快捷化,国外文化随之而来,各国传播自己的文化产品,纷繁复杂的文化交融冲击着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外来文化给我们的本土文化带来冲击,使人们的一些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忽视[20],影响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4.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阅读习惯的改变

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带来形式多样化的同时也逐渐改变了其阅读习惯,目前大学生普遍使用便于携带的移动终端如手机、电子阅读器等进行阅读,存在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的现象,而且习惯于快速浏览浅显易懂的短文,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作家王蒙对此表示担忧:“当前形势下,用浏览代替阅读、用传播代替服务、用碎片代替经典的现象,造成我们的文化有断裂的危险。”[21]这种阅读习惯不利于大学生对于经典文献的深入阅读。

2.4.3 缺乏机构内外联合机制

目前高校圖书馆开展的传统文化主题阅读推广模式多停留在高校个体层面,馆际间、文化机构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联动机制[22]。部分高校在经费、人力、平台等各方面资源有限,难以吸引大规模读者参与活动,不利于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活动。高校与其他机构之间缺乏合作,影响不同机构、团体等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开展的相关活动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3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典籍推广的策略分析

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典籍推广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出高校图书馆对文化典籍进行推广的SWOT态势分析矩阵(见表1),本着发挥优势、改善劣势、利用机会、回避威胁的原则,得出SO、WO、ST、WT四种战略组合,进而提出高校图书馆文化典籍推广的策略。

3.1 构建文化典籍数字化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阅读逐渐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传统文化典籍的数字化建设。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实现古籍资源的数字化,如我国规模最大的高校古文献资源库——学苑汲古,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建设,该数据库包含古籍元数据60余万条、书影近30万幅,电子图书8.35万册,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籍书目数据库之一[14]。但有学者认为我国典籍数字化过程中还存在较少参考借鉴国外经验、缺乏跨学科合作研究、未建立统一的标准等问题[23],说明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典籍数字化平台方面任重道远。由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典籍存在阅读障碍,心存畏惧,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引导大学生阅读典籍是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图书馆可以制作多样化的资源形式构建文化典籍数字平台,深入浅出地讲述典籍故事及其在文化传承上的意义,引导大学生通过多种易于理解的形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2 重视大学生需求的调研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倾向于以简单便捷、清晰直观的方式接受对实际生活学习有帮助的知识,要充满趣味性和实用性,他们更倾向于用自己的方式接触和认同文化知识。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把文化典籍的推广与大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对他们的阅读心理、阅读内容、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进行深入调研,以生动、有趣、引导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级层次、不同知识结构的大学生接受能力有差距,可以針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推广方案,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活动,突出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针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可以结合其专业知识进行推广,对其专业进行拓展和延伸。传统文化要传承下去,就要把文化典籍的精髓传递给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注意“传”的方式,还要考虑大学生的“承”受能力,让其更容易理解、接受,更好的践行传统文化精神。

3.3 加强文化典籍推广宣传

高校图书馆加强对文化典籍的推广宣传,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网络宣传。通过在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移动图书馆等平台上进行广泛宣传,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呼吁大学生对文化典籍的重视。

(2)联合学生团体宣传。联合学生社团、大学生志愿者、义务馆员等学生团体,通过线上微信群、QQ群等社交软件或线下口口相传推广文化典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扩大宣传范围,更贴近大学生需求。

(3)对准新生进行宣传。图书馆可以联合招生办在发放的录取通知书中附带经典典籍推荐目录,便于准新生利用暑假阅读经典图书,激发阅读典籍的意识和兴趣,强化自主阅读和学习的意识,使阅读经典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时期,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加强复合型馆员的培养

新媒体时代图书馆要求馆员要做到一专多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

(1)馆员主动学习典籍相关知识。新媒体背景下文化典籍的推广有赖于馆员自身素质的提高,要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如积极主动阅读有关经、史、子、集等方面的重要经典著作,通过阅读经典能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文化典籍知识基础,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发挥榜样作用。

(2)培养馆员的新媒体信息素养。新媒体环境下,馆员处于一个立体融合的全媒体集成网络环境中,典籍推广方式要突破常规做法,如展览、讲座等,充分利用多种媒体以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图书馆要加强对馆员新媒体技术的培训,如编辑图文文章、音视频制作技术、信息搜集和挖掘、新媒体推广技术等,提高馆员对新媒体利用的能力。

3.5 利用多元化形式进行典籍推广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典籍推广活动。如主题导读形式,即通过某个特定的主题或者某本经典著作激发大学生阅读的兴趣,经过专项阅读、深度阅读的指导,提高其针对特定主题或著作内容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南京图书馆自201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以解读中华典籍为主题的论坛——嘉惠论坛,每年从经、史、子、集四大类的中华典籍中选择一部中华经典名著,确定一个主题,邀请多个领域的专家针对相关主题发表演讲,为读者深入解读每部名著精义[24]。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有关热点对大学生开展主题导读活动,如端午节蕴含着我国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此期间可以举办有关屈原的经典作品导读活动。此外还可以通过嵌入式推广形式,把文化典籍的推广嵌入到大学生的通识教育中,或以MOOC、微课等为代表的新型在线网络课程中,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典籍,激发其阅读兴趣。

3.6 加强合作,构建联盟机制

高校图书馆要把文化典籍推广做成品牌活动,离不开与各方的合作:

(1)与学校相关部门合作。如邀请校内文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学者推荐经典书目清单,或者针对一部具体的文献深入讲解、阐释,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典籍文献中。还可以与学生社团合作,让大学生成为推广的主体,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更贴近他们的实际需求。

(2)建立高校图书馆文化典籍推广联盟。可以根据区域或者学科构建高校图书馆推广联盟机制,比如建立中医药类高校图书馆推广联盟,共享各联盟馆内的中医药类文化典籍,不仅可以增加本校学生获取相关资源的途径,拓宽传统文化的传承范围,馆员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丰富推广活动的形式。

(3)与其他相关机构团体合作。加强与校外机构或团体进行合作,如出版机构、文化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每个机构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专长,高校图书馆可以协同各机构进行创新,开发与文化典籍相关的新媒体化产品,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形式,同时能够增加文化典籍推广的受众,把推广范围辐射到校外,让更多的读者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3.7 建立文化典籍推广长效机制

部分高校图书馆以“世界读书日”等节日为契机推广经典阅读,将推广作为

非常态化的活动。文化典籍推广应该成为图书馆基本服务的一部分,建立科学规范的推广流程,形成长效机制,构建持续性的文化典籍推广服务体系。

(1)以科学规范的制度作为保障。《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建议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面要加强政策保障,加大涉及保护其法律法规施行力度[18]。高校图书馆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文件的指导,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为文化典籍的推广提供政策法规方面的保障。

(2)建立完善的推广流程。高校图书馆通过充分调研,以读者需求为基础,优化顶层设计和资源集成,制定详细的策划方案,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融合开展文化典籍的推广活动,建立系统的策划、宣传、实施和评价流程。

(3)构建推广评价机制。目前高校图书馆在推广活动中普遍缺乏评价机制,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总结、反思[25]。图书馆应该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收集读者对活动的评价反馈,形成完善的总结报告,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21-08-15]. 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介紹[EB/OL].[2021-05-21]. http://www.nlc.cn/nmcb/bwgjj/djbwgjs/.

[3]百度百科.典籍里的中国[EB/OL].[2021-07-30].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B8%E7%B1%8D%E9%87%8C%E7%9A%84%E4%B8%AD%E5%9B%BD/55679501?fr=Aladdin.

[4]黄玲.图书馆传承中华文化典籍创新工作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29):234,236.

[5]李正栓,杨丽华.21世纪初中国典籍英译小议[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6):42-47.

[6]胡石,肖莉杰.新媒体环境下的古籍阅读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9):78-81.

[7]朱原谅,陈幼华.大学经典阅读推广模式效果的实验对比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8):40-46.[HJ1.6mm]

[8]邓朝艳,董琳,徐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古籍”之策略研究[J].贵图学苑,2019(2):50-53.

[9]吴诺曼,张黎俐.新媒体环境下的古籍阅读推广实践与启示[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8,38(6):86-88,91.

[10]徐爽,韩爽,杨颖,等.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古籍阅读推广创新实践与思考——以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9,29(2):65-72.

[11]宋继承,潘建伟.企业战略决策中SWOT模型的不足与改进[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1):115-119.

[12]李青青.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东省滨海镇发展的SWOT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13]谢琳,严峰,眭骏.2015年全国高校图书馆古籍工作情况调查报告[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6,34(5):51-58.

[14]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EB/OL].[2021-08-12]. https://www.lib.pku.edu.cn/portal/zy/zzzy/guji.

[15]王余光,王媛.高校图书馆设立经典阅览室与经典教育[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4,32(6):5-10.

[16]王宇,刘偲偲.经典阅读: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永恒主题——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 2017,61(6):11-15.

[17]郭文玲.我国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现状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19,63(16):121-131.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21-08-15].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171322.htm.

[19]张剑,张宝珠.基于文化传承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探析——以辽宁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中心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8,40(11):78-81.

[20]任飞,许利刚.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文教资料,2019(12):62-63.

[21]新京报电子报.王蒙担忧《红楼梦》“死活读不下去”[N/OL].[2021-08-15].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07/02/content_444502.htm.

[22]肖雅敏.高校图书馆基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策略的调研与思考——以福建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8(9):170-171.

[23]李林澳,夏南强.2008-2017年我国典籍数字化研究综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9(11):38-44.

[24]徐忆农:一年解读一部中华典籍[N]. 新华书目报,2017-04-21(008).

[25]吕素娟,马露奇.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常态化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10):151-154.

作者简介:何锐鹰(1967 ),男,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服务、文化推广。

杨海华(1985 ),女,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服务、文化推广。

(收稿日期:2021-09-29 责任编辑:张长安)

猜你喜欢
SWOT分析高校图书馆新媒体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