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2021-01-12 14:15刘帅君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球化国家疫情

贺 鉴 刘帅君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转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计划迈进的关键时期。但是,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新的矛盾和挑战不断出现,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日益增强。在这重要的历史节点里,我国隆重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落实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沉着应对各项风险挑战。

一、当前国际环境的复杂局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在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全球背景下,世界依旧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

(一)逆全球化浪潮的剧烈冲击

全球化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机会的同时,有些国家能够通过全球化推动市场向外扩张获得大幅度经济增长,而有些国家却因为缺乏竞争力而逐渐跟不上全球化浪潮,逐渐落后于其他国家,各个国家间利益的分配不均,地区之间的差异性矛盾也随即爆发。世界经济体失衡的问题也伴随着全球化趋势发展而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逆全球化浪潮。

近年来,从英国脱欧、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再到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等事件的发生,不少国家提出要重新塑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通过加强实施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措施,掀起一股逆全球化浪潮,对全球治理和国际经济等方面造成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更使得全球自由贸易、投资增长比重、经济增长速度等的下降,全球化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呈下滑趋势。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4.9%[2]。

(二)重大疫情的影响

从2019年12月开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球,并且继续朝着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发展。疫情的严峻局势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还造成了世界的动荡不安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剧烈影响。有预测认为,疫情下全球经济的衰退将会达到创世纪的规模,是比金融危机时期更严重的打击。[3]

1.国际经济贸易出现大幅度萎缩。据联合国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比2019年下降3.2%,2020年全球GDP总值将会减少8.5万亿美元,会成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经济萧条[4]。疫情传染的迅速性、严重性使得市场来不及因为人员缺失而做出应对反应,这就造成了大量经济实体大范围、长时间的遭到影响甚至关闭,使得市场供应链出现问题,从而造成一系列金融市场受到冲击、正常商业活动受损等情况。

2.对全球治理体系带来冲击。在疫情影响下,全球治理的问题就充分暴露出来了。首先是世界卫生组织在疫情期间难以组织各国进行有效的合作联合抗疫,甚至个别国家在这段期间选择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其次是联合国缺乏号召力和权威性,无法在应对疫情上发挥更多的作用。最后是其他世界组织,包括世界银行、世贸组织等,在抗疫过程中,缺乏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通力合作。这些问题就反映了当前全球治理仍然充满着漏洞和问题。[5]

3.引发粮食危机。在疫情爆发的这段时间里,人们还十分担忧的就是粮食问题。人们担心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引发巨大的粮食危机,特别是因为受到2008年出现粮食危机的教训,从而引起了许多国家对于粮食市场悲观预期的恐慌。在疫情的影响下,产品供应的产业链包括农产品产业链均出现问题甚至是断裂的现象,随着疫情防控更加严格,各个国家都对自己的进出口产品采取了限制,这就势必造成一部分产品交易中断,特别是农产品方面,农产品的缺失不仅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因为进出口问题而使一部分产品乘机抬价而对人们带来经济上的负担。根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估计,因为疫情所造成的粮食问题将会导致全球有3000———4000万人处于贫困和食品短缺的处境。[6]

4.对全球人民生活与生存的严重影响。在疫情的冲击下,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了明显的改变,但比起出行的防护要求等变化外,对人们影响最大的就是就业压力剧增。从疫情爆发开始,全球失业人数也在大幅度增长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剧烈动荡造成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得不面临关门、倒闭的危机,由此引发了大范围的人口失业现象。[7]

(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威胁

当前国际环境存在着各种危机与挑战。各国资源争端加剧,世界经济增长前景黯淡,保守主义势力不断增长,世界右转趋势明显。在此情况下,地区冲突概率大大增加,极端保守主义势力乃至恐怖主义势力不断助长,严重威胁全球安全与稳定。大国对抗加剧,国际体系不稳定程度上升,世界稳定受到严重影响。在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人口爆炸带来的水资源、粮食问题、公共卫生和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等问题风险上升,特别是在全球单边主义和保守主义加剧的情况下,通过国际合作框架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将使得冲突、对抗加剧甚至导致局部战争的出现。

二、当前国际环境下中国面临的新矛盾与新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不断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同时,也深受世界环境的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当前我国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由于国际环境的日趋复杂,世界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了新的发展变化。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挑战增加

逆全球化对我国发展造成了非常消极的影响,使我国的对外开放面临更多的挑战。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下经济快速增长的现状容易遭受到一些不友好国家的敌视,一些国家借助逆全球化对中国实施打压和抨击。一些发达国家以逆全球化为借口攻击中国,针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并且随着我国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影响不断扩大,竞争力不断增强,所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关税也随之增多,由此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和对外出口安全。虽然当前我国受到逆全球化的影响小,也未曾爆发如同其他国家那样强烈的逆全球化运动。但是我国仍然要防止国外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和渗透,防止我国内部出现大规模的逆全球化浪潮对国家安全稳定造成影响。目前我国国内同样存在着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日益遭受破坏、人们就业困难问题、三农问题等一系列容易引发逆全球化思潮的因素。[8]

(二)疫情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对于疫情控制与其他国家相比成果显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局势、经济状况逐渐恢复稳定,对于疫情防控也在常态化、高效有力的过程中运行。但是仍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国外疫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由此造成世界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同时,因为境外输入病例的风险和复工复产等困难,导致我国发展仍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大量的新增失业者。而伴随着人口失业数量增多,就业压力随之增大,社会将会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中。

(三)中国面临相当严峻的国际安全形势

当前我国仍然面临相当严峻的国际形势,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叠加,使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依旧面临着严峻挑战。

1.地区安全与领土争端。一段时期以来,域外国家频繁炒作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并且以所谓“航行自由”为借口,出入我领海、领空,严重侵犯我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加剧地区紧张局势。还有一些国家借口领土争端,与我国发生冲突,非法占据、抢占我国领土,制造军事威胁,加剧紧张局势。这些问题,严重干扰我国正常对外交往和经济发展,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的集中体现。同时,中国周边一些国家仍然存在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边境隐患仍然存在,比如印巴问题和朝核问题等。

2.分离主义势力不断抬头。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试图通过破坏中国的稳定局面,插手国内问题,制造或煽动破坏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事件,影响国家统一,使我国仍然面临着一些潜在威胁。其中突出的就是台湾问题。一些国家通过对台售卖武器装备,公然指派政府人员访台等一系列方式煽动台独势力,试图借此干涉我国内政。[9]近年来,在西方势力的操纵和影响下,香港乱象丛生,暴乱频发,分离主义势力不断显现,殖民主义余毒沉渣泛起,严重影响香港社会的经济发展、对外交流与繁荣稳定。此外,一些国家始终以所谓“人权问题”,干涉西藏、新疆事务,干涉我国内政,培植分裂势力,严重影响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10]

3.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合流。一直以来,亚洲地区特别是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地,都是恐怖活动的高发地,我国极易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以东突恐怖组织为例,作为意图通过恐怖手段分裂中国的恐怖组织,该组织通过与国际恐怖势力勾结,多次派遣人员渗透我国新疆地区进行袭击、爆炸、投毒、暗杀等恐怖活动,更是妄图在新疆成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严重威胁到新疆人民的安全,并且对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11]除恐怖主义以外,宗教极端主义也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干扰信教群众和其他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宗教领域的不和谐。

三、中国积极应对新矛盾新挑战

(一)“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应对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紧跟潮流,实现综合国力的跨越性提升,在如今“逆全球化”思潮席卷世界时,中国更是应对各种冲击挑战实施建设性措施,为世界应对“逆全球化”作出中国表率。

1.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多极化、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潮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自习近平主席2012年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和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与其他国家合作共赢的发展原则,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成就。经济上,中国积极同其他国家签订贸易友好协议,在引进其他国家对中国投资建设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形成亲密共利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在贸易交往中也逐渐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中国还通过推进“供给侧改革”,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治上,“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达成发展共识,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互助关系起到极大作用。不仅维系和发展了中外的友好关系,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还为世界在应对“逆全球化”趋势中提供了良好稳定的国际环境。文化上,“一带一路”促进了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使我国在不断接受、借鉴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文化体系。同时,也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12]总之,中国“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推动全球化进程过程中的重要倡议,为我国应对“逆全球化”进程提供有效措施和方法。

2.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面对当前“逆全球化”趋势下,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全球治理能力已经明显落后于治理需求的现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多边共同治理体系,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建构和改革贡献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始终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在国际重要场合提出中国关于全球治理的新理念和新主张,让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逐渐成为世界共识,为全球治理下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

(二)疫情冲击下的中国方案

中国自疫情出现开始,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疫情大面积爆发和扩散时,快速作出反应,实施强有力措施防止疫情的进一步严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下,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针对疫情对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积极采取解决方案。

1.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受到波及,特别是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人数和就业压力。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就业优先政策,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和保障制度,增强风险意识,维持社会稳定。

2.稳定和发展经济。疫情造成的市场动荡、产业链断裂等问题使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在该形势下,国家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系产业供应链,对企业进行国家补贴和政策援助,同时推动市场消费,使国家经济快速回暖。[13]

除此之外,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完善卫生健康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特别是健全防范重大风险体制以及增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等措施。虽然当前世界疫情局势仍不明朗,一些国家感染人数依旧大幅度增长,但是中国已经逐渐实现了全国运行的正常化。

(三)安全威胁下的中国措施

针对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以及分离主义、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威胁,中国始终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树立风险意识。同时积极推进制定国家安全战略,走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战略。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更是明确指出,要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从而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除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还需要国家重视加强军队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强军思想,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而更好的捍卫国家主权、发展与安全。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借助国际框架来解决地区争端。[14]

综上所述,在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环境仍然面临着深刻复杂的变化。从“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造成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泛滥,到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国际格局的剧烈动荡,再到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等势力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威胁,都对当前国际局势的变化带来重要影响,并因此使中国发展面临着新矛盾和新挑战。针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融入国际事务,并在面对以疫情为主的重大卫生疾病问题和国际问题上作出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同时,也为推动全球治理、全球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猜你喜欢
全球化国家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全球化陷阱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