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劳动观念

2021-01-16 02:51陈俊妃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劳动者考查劳动

陈俊妃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会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实践证明,爱劳动、会劳动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反而能够促进学习,有助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劳动也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材料二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3)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尊重劳动。

解析:第(1)题,通过审读设问可知,该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属于经济生活知识,考查的试题类型为原因类非选择题,内容主旨是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原因。因此,应从劳动和劳动者两个角度来回答该题。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能使社会劳动力不断进行再生产,能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全面发展。

第(2)题,通过审读设问可知,该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属于文化生活知识,考查的试题类型为原因类非选择题,内容主旨是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原因。解答该题时,需要调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文化为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撑。

第(3)题,通过审读设问可知,该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属于生活与哲学知识,考查的试题类型为原因类非选择题,内容主旨是尊重劳动的原因。该题与第(1)题相似,只是考查的知识范围不同。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尊重劳动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劳动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正确的价值观要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尊重劳动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的必然要求。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尊重劳动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利于人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尊重劳动有利于人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猜你喜欢
劳动者考查劳动
致敬劳动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致敬最美劳动者
热爱劳动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