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联考试题悟二轮方向江苏省高邮市教育体育局

2021-01-16 02:51黎兆生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1年11期
关键词:答题试卷考查

黎兆生

八省联考是江苏省新一轮高考改革后的首次适应性测试,本次地理试卷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对接新课标,注重考查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设置时代特征鲜明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彰显育人价值。试卷结构合理,但总体难度偏大。

一、试卷评价

试卷结合了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要求,在题型设置、命题风格、信息呈现等方面与以往江苏卷有一定差异,同时又融合了全国卷、山东卷的一些新元素,稳中求新。知识各模块的分值为自然地理42分左右、人文地理38分左右、区域地理20分左右。主要涉及地球运动、大气、水、内外力作用、城镇化、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工业区位、农业区位、生态环境问题等知识,覆盖比较全面,实现了新课标、旧教材必备知识的结合。

1.重视素养考查

试题以学科素养为导向,强调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象的意识与习惯。第1-3题、第14—15题、第16 -17题在区域认知中隐含着对综合思维的考查。第23题考查黄河流域十大孔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现了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第22题考查洪灾对寿光地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启示,考查协调人地关系的做法,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

2.突出学科特色

试卷准确把握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标准,对学生地理学科认知水平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水平进行科学测评。试题要求学生在信息整理、信息提取、信息解读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素养。例如,第1-3题有关地窝子的材料,材料信息表达清晰,言简意赅。第10~II题材料中关于“径流系数”的说明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学术概念,并判读计算,考查综合素质。

3.体现关键能力

试卷围绕地理环境的特点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多视角、多维度地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如第23(1)(2)(3)题、第25(3)题要求学生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能够用科学的学科语言,正确的逻辑思维,去表达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探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第24 (1)(2)题,要求学生能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术语进行比较、判断、分析、阐述地理基本特征、意义。第25 (1)题要求学生能用地理术语对地理事物概念、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特征进行客观描述,尤其强调对地理事物时间、空间变化特点或规律的描述能力。

二、八省联考阅卷情况片段反馈

1.审题不清

第24(1)题要求阐述历史上大运河的地理意义,很多学生没有抓住“历史上”这一关键词,阐述了很多大运河现在的功能,如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灌溉用水、南水北调等。

第24(2)题,有的学生未能从自然地理特征(气候、水文)和农业生产两方面进行比较。如气候类型名称写错,水文特征多写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的差异。农业生产类型差异多写农业生产特点的差异:“机械化水平高、种植面积大”等。

2.分析问题不全,答题条理不清

答题角度不伞是学牛的一个通病,少答、漏答现象很普遍:部分学牛对于一个答题角度反复表述,语言不够精练,全篇答满只得一分。不少学生答题的思维逻辑性较差,因果关系错乱。

3.语言表述不规范、不准确,错别字失分较多

如未能准确写出三段运河名称,三段运河简写成“苏北、苏中、苏南”或“北、中、南”等。错别字较多,“沟通”写成“勾通”,“灌溉”写成“灌盖”等。

三、复习思考

1.优化、细化

通过这次八省联考,同学们要清楚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进一步优化、细化复习计划与复习策略。

2.专心、齐心

老师都会分工合作整理地理热点事件汇编、各大市模考题汇总、课后作业题等,这些试题都是老师们精心整理或命制出来的,同学们要认真解答,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只要同學们专心复习,与老师齐心协力,定会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猜你喜欢
答题试卷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