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

2021-01-18 23:30金海燕
红豆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动手能力实验教学

金海燕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和实践教学过程中都应当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手欲望,通过各种动手操作来验证物理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仅依靠教学活动,在生活中也应当与教学相联系,不断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现状,以及如何展开能力培养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动手能力;实验教学

引言: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的阶段,此时的中学生主要从课堂教学中汲取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实现三维目标的完成和相关方面的提升。尤其在素质教育下强调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初中物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科目,物理教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其中的弹力、摩擦力等等都是通过动手操作得来的原理,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当具备通过动手来还原理论的能力。但是初中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教师从培养渠道、培养方法和培养手段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初中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學生的创新性

在创新创业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在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性,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迸发出更多有趣的创意。

例如,在学习声音现象的时候,教师不能简单的通过讲述的方式呈现声音相关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来感受经过不同介质传递的声音呈现出何种不同,不同介质传递到耳朵的时间是否相同,音色是否一样等等,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产生对声音不同的想法,如为什么电视剧中会用折断芹菜的声音模仿骨折,为什么气泡音会更加吸引异性的注意力等,这些有创新的点子更能促进物理教学的进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初中生从八年级开始接触物理,此时初中生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加上初中物理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许多学生会感觉到学习压力非常大,常常顾忌不了所有学科。针对这个问题,动手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模拟的方式进行学习,选择设计实验、实验验证以及总结的方式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减轻物理学习的难度和学习压力,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同时也促进学生在物理方面获得进步。

(三)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学习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其中各种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等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容易因为学习难度而丧失对物理的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与魔力。

例如,物理中电路的连接方式、电磁的转换等可以通过对发电机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生活中常用发电机的使用方式,还能学习电路和电磁相关的物理知识,通过简单的方式了解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点,能够减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畏惧心理,并且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通过动手才能了解的物理学科。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动手能力培养现状

初中物理教学中一直在寻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想要通过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是存在缺少培养途径、学生缺少勇于探索的时间、教学资源较少的教学困境,难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初中物理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缺少培养途径

初中物理教学中许多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涉及到物理实验,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相关的理论,但是教学过程中缺少物理实验教学时间,缺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学生也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动手能力的提升。

大多数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就会压缩各种实验教学的时间,许多理论知识和概念性的知识点都是通过讲述的方式呈现,学生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通过实验的方式去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去重走科学家的探索之路,缺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学生的能力自然难以提升,并且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存在误差,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展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学生缺少勇于探索的时间

要想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自我操作,让学生去接触物理实验,去感受动手操作的经验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缺乏学生的主体性,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师替代,学生通过观察的方式去感受物理实验的魅力,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畏惧物理实验,也难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

例如,学习电和磁的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性加上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学生缺少独自探索或者合作探索的时间,不了解探索物理知识的流程,对如何动手操作也一知半解,难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过我校在电流电压的测定实验方面做的比较良好,鼓励学生去操作去勇于探索,从探索中发现问题并且创造实验。

(三)教学资源较少

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也应当从多方面去挖掘教学资源,去提升学生对动手能力的理解、对动手操作流程的了解等。但是大多数教学时间都停留在教科书上,教师授课也局限于教科书知识,没有从生活和互联网中挖掘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缩小了学生的视野和对物理的认知范围。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措施

(一)增加物理实验教学时间

初中物理教学分为理论知识教学部分和实验教学部分,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提升动手能力的最佳渠道,在传授新知识或者传授相关实验时,要通过开展实验教学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时,教师可以运用大的弹力计进行演示,学生运用小的弹力计模仿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测力计测得“力气”,生活中许多的健身器材也运用了测力计来测定力,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喜爱,并且能够让学生运用动手能力去验证各种真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想当然的认为大多数人说的就正确。

物理实验的开展扩展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加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动手操作来积累物理学习经验,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初中物理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二)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具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的良好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合理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探究的意义和寻找探究的方式。

例如,在学习透镜及其应用这章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透镜进行收集和分析,如凸透镜、凹面镜、照相机、望远镜以及显微镜中成像原理是否相同,透镜有什么异同,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和采访的方式去探究透镜之间的差别和成像原理,并且了解透镜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探究精神的获得,在相互讨论互相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三)从生活中寻找物理教学资源

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物理教学资源,教师应当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去挖掘生活中蕴含的物理教学资源,加强生活与物理课堂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物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中“核能”、“太阳能”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太阳能技术是每个家庭中都蕴含的节能技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探索太阳能在生活中的运用方式,太阳能这种新能源有什么优势,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什么改变。学生要完成这些作业需要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去感受太阳能带给生活的改变,既加强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战场,教师应该运用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的方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并且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去检验物理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拓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渠道,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探究式教学、生活情境中真正得到提升,让学生真正成为新时代素质教育下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圣建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途径[J].文理导航(中旬),2021(09):39-40.

[2]張丽燕.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3):151-152.

[3]郭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1(25):134.

[4]刘溟.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50):123-124.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动手能力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