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与探索

2021-01-18 23:30李长清
红豆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实践与探索鉴赏教学高中美术

李长清

【摘要】教师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基于高中美术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实践开展做出的分析,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融入更多有关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帮助学生在一种更加科学以及有针对性的美术专业教育指导之下,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文章基于对高中美术教师对学生开展的鉴赏教学中,充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培训,做出综合分析与探讨,能够为高中美术教师的鉴赏教学,提供科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人文素养;实践与探索

引言:在美术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其教育较为突出的一部分,是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指导。在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教师充分的利用鉴赏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对于中外不同美术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以及提升鉴赏技巧。不仅可以更好地拓宽学生对美术作品了解的视野,促进学生以一种多元化的心态,来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充分尊重多元文化的美术艺术作品,还能够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内涵,在不断地探索学习之中,彰显自身的人文精神,这也更加突出了教师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以及现状分析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之下,只有高中美术教师找准自身的教育重点,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增强,学生在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等等方面,才能够实现有效提升。

(一)美术课程教学设置不够科学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的进程之中,高中美术专业课程教育,已经成为了高中专业课程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这一教学属于艺术教育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在对艺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陶冶自身的情操,提升对于艺术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在中外文化的对比之下,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可程度。然而,在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之下,教育要求高中美术教师针对对于学生的课程教育内容以及相关的课程教育结构,做出重新的调整与构建,在多方面的教育分析之中,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探索。同时,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教师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在美的方面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才可以在一种合理的课程教学安排之下,促进学生实现最大能力的提升。教师从具体化的物象表达转化为抽象画的课程教学,这一种科学的美术教学设计之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美术成绩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师合理的结构课程设置影响之下,在分析作品以及美术表达技巧的运用能力等等方面有更显著的进步。然而,现阶段的许多高中美术教师,一味地在一种固定式的目标化美术教学中,向学生开展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很容易受到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影响,学不到更加精细的美术专业知识,教育的效果不好。

(二)美术教师教育观念较为陈旧

由于高中的美术教师很容易受到应试教育发展大背景的影响,在实际的开展美术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整个教育体系都会以应试教育的发展为依托,开展实际的教育。在细节方面的教育中,处处都会展现出应试教育的色彩。因此,在这一教育影响之下,教师也许无法更充分的认知到美术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一味地重视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美术学习的专业水平,没有在思想方面对学生起到更大程度的影响,使得高中美术的教育在现阶段的发展之中,处于一种非常尴尬和无法发展的境地之中。并且,高中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相比于其他文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属于次要部分,也就没有更多的受到专业教师以及学校教育等等方面的重视。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的不利影响因素。

(三)高中美术教师专业教育能力不强

在我国许多地区的高中美术教师群体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观念,还是相对陈旧和传统的,始终都是以一种落后的教育指导观念,来引导着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学习[1]。教师所开展的美术专业知识教育,没有形成一种全面化和系统化的教学,这也就使得教师没有在一种充分的教育认知引导之下,及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和结构,导致在自身传统的专业素质影响之下,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的专业素质教育水平不高,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也不够科学和完善,其中对学生所产生的教育意义不够明显和有效。在高中美术教师群体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之中,部分的美术教师没有从根本性质上,懂得对学生开展终身教育的意义以及其产生的重要性,仅仅在一种片面化的教育过程中开展教育,极度缺乏对学生美术专业教育中的多样化知识教育传授,增强学生在美术艺术方面学习方面的储备和学习能力。教师的主导意识较为强烈,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打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兴趣,以至于预期的教育效果并不好。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教师不仅仅需要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在不断地思考与探索中,从内心上熏陶学生的精神,帮助学生最终了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美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中,还是存在极大的问题,教师仅仅重视对学生学科专业知识的教育,还没有在一种美术教育目标的指引之下,实现科学的健康教育,促進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与培养,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在长期的此种教育发展之下,可能产生极大的教育弊端。

(一)在讲解绘画作品背景中,增强学生人文素养

教师对学生美术教学在鉴赏教学部分中是需要基于一定的优秀绘画作品对学生做出细致的讲解与分析的,从而帮助学生在对于具体的绘画作品进行欣赏和鉴赏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2]。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幅优秀的美术绘画作品,对学生做出细致的教育讲解与分析。在充分地将绘画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和创作者创作绘画艺术作品的目的等等方面,向学生进行综合的分析,帮助学生在了解到创作者生平以及当时的历史年代背景等等方面的过程中,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以及体会。例如,当教师为学生开展鉴赏《向日葵》这一幅经典的名画作品教育时,教师可以针对创作者的性格特点以及创作的背景等等为入口,对学生做出鉴赏教育的分析。通常而言,学生不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和目的,仅仅在画作的欣赏中,很难找到其中的价值和发现其存在的意义。然而,教师将画作赋予实际的思想感情,根据多种特征展开分析,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感情更好地融入进其中。因此,在不断的感情化鉴赏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二)帮助学生了解绘画作品的文化特色

高中的美术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对学生的鉴赏教育需要以具体的美术作品其中的文化特色为教育基础,对学生开展实际的鉴赏教育,针对相关的美术作品,对学生开展鉴赏教育的引导[3]。教师根据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做出特点分析,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解中国水墨画的特点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背景以及渊源开展文化方面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国画所产生的含义以及其存在的价值。通过国家层面以及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层面,展开文化鉴赏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国画的价值,以及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鉴赏中,也能够掌握到更加深刻的绘画技巧,在融入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另外,当教师为学生讲解国外的抽象画作品时,教师也就可以根据西方文化发展的实际特点,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现状特色等等方面进行分析,在以文化为基点开展的绘画鉴赏作品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三)结合其他学科教育,融入美术鉴赏教学

高中美术教师对学生的鉴赏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之中,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教育特点,挖掘学科教育能够对美术教学带来的启发性教育意义和价值展开教育[4]。例如,教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教学时,许多的优秀美术作品都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文化发展背景的。教师可以结合文学科目以及历史科目等等学科知识,加强其与美术教育之间的联系性,使得美术教学开展更加具有可行性和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解《清明上河图》这一著名的国画作品时,可以结合宋代的历史文化发展背景等等历史知识,向学生进行讲解,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在一种学科的互通共鸣思考之中,实现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学习。教师的鉴赏教育也会更加有效,在其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教育,得到更加充分的落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教师对学生开展的鉴赏教学,可以更大程度的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充分的寻找科学有效的美术教育策略过程中,首先基于画作的产生背景和创作特点等等方面,向学生进行分析以及鉴赏教学。而后基于画作产生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特点进行分析,在结合更多学科知识教学中,将教育融会贯通可以实现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獻:

[1]艳丽.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与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2,000(005):130-133.

[2]张艳.试论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9,8(002):42.

[3]田晓勇.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与探索[J].文渊(小学版),2019,000(007):438.

[4]赵翠云.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程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实践与探索鉴赏教学高中美术
略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企业“三议一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法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