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

2021-01-18 23:30张伟中
红豆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张伟中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已经更多的被应用到了学校的教学当中,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其影响着学生们未来的知识发展和积累,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建立,所以需要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强语文教学的吸引力。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引入多媒体设备,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深度融合策略

1.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能够进一步凸显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树立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的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引入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拓宽视野,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具备更强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能够提升课件的制作质量,从而对学生产生更强的吸引力,从而增强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教师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增加课件的趣味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帮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更加迅速的消化所学知识,进而更加积极的去学习新的语文知识。

2.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深度融合策略

2.1课前预习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课前的预习就像是战前的侦察,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够真正做到争取主动。可以说做好课前预习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听课质量,同时也对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预习语文课文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通过熟读课文来对其中的大意进行了解。其次是通过网络搜索或者工具书来认识其中的生字词。第三是通过网络来整理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以及作者信息。最后通过网络与同学或者老师来交流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说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效果得到了改善,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们在预习过程中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对问题进行解决,整个过程锻炼了学生们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们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了解到事物的更多层面。

2.2课堂合作学习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如今社会企业更加看重团队合作能力,如果仅仅依靠个人,而不善于和其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那么则与时代发展需求不符。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模式。在课前的导入和预习检查过程中,学生们将通过信息技术整理的资料在组内分享,这个分享的过程会为学生们带来成就感。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首先要完成的是认知的目标,需要解决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方面问题,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时,对于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几个事件进行梳理,然后通过信息技术来将其展示出来,并提出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组内的学生们从文章中找出最能够表现出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字词,并谈一谈自身的体会,最后投入感情进行合作朗读。在具体的展示过程中,结合学生们给出的答案来将句子展示出来,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将其做出标记,接着将消除这些重点词的句子展示给学生们,由学生们分组进行朗读,看谁读的更有感情。可以说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加迅速的展示重难点部分内容,学生们一目了然。再加上教师引导,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从而高效率的完成学习目标。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之间的结合,为学生们创建了更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对于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2.3课后活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这实际上也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培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时机。例如小学语文教学中会有“我最喜欢的名人名言”、“我知道的伟人成长的故事”等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开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可以先由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通过网络来搜集资料信息,然后再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汇报。整个活动过程完全由学生们来进行组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信息处理能力、资料收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同时也强化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同内容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策略

3.1和识字教学的结合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而言,识字教学是阅读写作教学工作得以落实的基础。在现阶段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语文识字量等方面有着明确标准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识字教学的结合,帮助学生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以直观思维为主,对于图像、视频、动画等事物有着最为强烈的兴趣,对于小学阶段学生尤其是低年段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这种直观性质的介质培养对于孩子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进行汉字识别教学的过程中,配合图片、视频等介质的应用,帮助学生对于汉字特点和演变过程形成直观的认知,更好的理解汉字文化的具体意义。比如“人”字则可以由教师为学生展示从一个现实人变成人字的逐渐演变过程,帮助学生以一种形象思维进行汉字的识别和记忆。游戏作为学生在一种愉快氛围下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但之前的识字卡片,不但制作需要浪费较多的时间,并且保存和共享难度相对较大。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制作一些和识字教学有关的游戏,帮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深化对于汉字的识别和记忆。比如教师制作一款即时通关的连一连小游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汉字与正确的读音进行连接,并在成功之后进入下一关,完全可以借助小学生好奇心强烈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记忆汉字。

3.2和阅读教学的结合

在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的汉字之后,阅读是其基础知识获取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学生所处的地域、年龄、环境等方面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出现较大的差异,教师完全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呈现出一些较为直观的情景。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文章有关小兴安岭的景色描述语句,教师可以将一些与森林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在多媒体设施上进行播放,或者配合溪水流动的视频,帮助学生有效的体会到书本中所描绘的优美的意境以及其中恬淡的心情。在文中提到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教师便可以在多媒体设施上呈现出中国的地图,并表示小兴安岭的具体位置,让学生产生大致的方向感,将文章中涉及到的森林景观的描绘语句进行视频转化,帮助学生在深刻体会到文本内容美感的同时,使用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想象,以此来激活学生的阅读学习主动性。现代心理学也证明,多种感官的刺激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网络资源可以凭借其丰富性得以逐步拓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资源。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剧,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发生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的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迟到》这一文章节选自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城南旧事》这部影视作品可以由教师借助多媒体设施进行其中片段的播放,帮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方面的直观体验,形成对于文本中事情发生前因后果的深刻理解,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

3.3和写作教学的结合

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难点,阅读和写作之间是一种相互结合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写作对于学生的文字底蕴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能力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建立一定的写作情景,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使用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层面的共鸣,灵活地使用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字词、优美语句等资源,完成文章的创作,使的整个写作过程变得更为自然、和谐,写出来的文章也能够饱含真实情感。教師在针对学生写作的文章进行评价反馈的过程中,需要摆脱之前内容等方面聊聊几行字的刻板评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上将自己的作文内容输入到电脑中配上对应的插图,放在自己的QQ空间或者是微信圈中,不但能够得到来自教师的培养,同时也能够接受来自同学和其他家长之间的评论。对于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而言,可以将自己的作文输入到Word文档中,使用照片和图片进行美化,并由学生进行讲解,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成就感。其他的学生则可以在讲解完毕之后举手进行提问,或者是谈谈自己对于文章的感受,以此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真正帮助学生在发现能力缺陷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弥补。

3.4和综合性学习的结合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但包括了多媒体技术以及展示方式在课堂上的应用,而是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活动内容相对较为丰富,这些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水平。比如,绝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在参与养蚕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蚕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过程进行全面的观察,并通过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或者是拍摄有关蚕生长的照片和视频,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文章锻炼写作。学生也可以将这些与蚕生长有关的图片制作成对应的课件进行播放。并配合自己的感悟、讲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信息技术和综合性学习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在班级范围内共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同时学生页可以通过广泛的思维交流以及碰撞,在写作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得到持续的锻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已是势在必行,因为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展示空间和表达方式。相信今后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会为课堂教学注入越来越多的新鲜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涛.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J].读与写,2020,17(2):105.

[2]陈思蓉.初中语文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分析[J].文渊(中学版),2020(8):866.

[3]李文颖.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J].中华少年,2020(5):105-106.

[4]李争.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1):146.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