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苏必德校长2019年毕业典礼演讲的人际功能探析

2021-01-21 07:17梁书琪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耶鲁大学情态毕业典礼

梁书琪

(湖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20世纪50年代末,韩礼德构建了系统功能语法,为话语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1]74。作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一,人际功能在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被广泛应用到各种语篇的分析中。起初,对人际功能的研究集中在自传、诗歌、广告、新闻、小说等语篇。近年来,演讲语篇深得学者青睐,尤其是国内外领导人的政治演讲语篇。然而,有关毕业典礼演讲语篇人际功能的详细探究并不多见。高校毕业典礼演讲是针对广大毕业生的公开演讲,一方面承载着浓厚的校园文化,一方面又饱含着演讲者对莘莘学子的祝福与期盼。所以,演讲者都会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巧妙运用语言以达成启发、激励、影响听众的目的。

耶鲁大学建校300余年,具有雄厚的学科实力、浓厚的学术氛围及深厚的人文情怀。现任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自2014年上任以来,发表了不少意味深长、引人深思的演讲。本文以其2019年的毕业典礼演讲为语料,探讨语气、情态和人称三大系统如何实现演讲语篇中的人际功能作用。

一、理论概述

韩礼德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2]36。人际功能指说话者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人们可以借助语言来表达身份、地位、态度、动机或者影响他人的行为。语言的人际功能通过语气、情态及人称三大系统来实现。语气系统由主语和限定成分构成。根据主语与限定成分的不同位置,韩礼德区分了陈述、疑问和祈使三种语气。语气不仅可以表达说话者的态度,而且能够反映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情态系统是表达说话者对事物判断与评价的语义系统。韩礼德将广义的情态系统分为情态和意态。情态有低、中、高量值之分。高量值情态表明说话人的态度强硬、立场坚定,突显说话者较高的社会地位;低量值情态表明说话人态度谦卑、话语礼貌,有时还反映出说话者对所述内容的不确定性。人称代词的使用既可表明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态度,又能揭示双方之间的亲疏关系。恰当地选用人称代词可拉近双方之间的情感距离,建立亲近融洽的人际关系。

二、耶鲁大学苏必德校长2019年毕业演讲的人际功能分析

(一)语气系统的运用

韩礼德认为言语功能一般由三种语气——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来实现。在不同语境下,

表1 耶鲁大学苏必德校长2019年毕业典礼演讲语气类型分布表

这三种语气可表达不同的态度和意义。笔者对耶鲁大学苏必德校长2019年毕业典礼演讲中的语气类型进行了统计,详见表1。

由表1可知,耶鲁大学苏必德校长2019年毕业典礼演讲由137个句子组成。其中,陈述语气的使用频率最高(81.0%),疑问语气次之(12.4%),祈使语气最低(6.6%)。

1.陈述语气在苏必德校长的演讲中,陈述句占据主导地位,演讲者用它来表达叙述、命令与建议。

(1)陈述语气表达叙述

苏必德校长使用大量的陈述句来陈述事实,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

演讲伊始,苏必德校长先陈述现状:不少年轻人知道自己反对什么,却不清楚自己追求什么,对未来感到迷茫困惑。在演讲中,苏必德校长重复使用结构相似的陈述句来强调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与严重性,从而引起毕业生对此问题的重视与思考。与此同时,这些句子又暗含着苏必德校长的担忧,传达出他对毕业生确定人生目标的期盼。如:

1)Today, perhaps more than ever, it is easy to know what you’re against and it’s far more difficult to say what you’re for.

2)It’s easy to be against something in fewer than 280 characters. It’s far more difficult to articulate what you are for and to do it at warp speed.

苏必德校长还特别阐述了耶鲁大学的使命:致力于改善世界,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造力、多样性、责任感、服务意识以及合作精神。时值离别,苏必德校长通过陈述语气重申耶鲁大学的使命,以激励毕业生牢记信念使命、践行责任担当、贡献青春力量、开创美好未来。如:

3)Yale’s mission says, in part, that we are committed to improving the world today an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此外,苏必德校长还连用4个陈述句(I’m for…)深刻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毕生追求。

4)I’m for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a liberal education — one that asks you to think broadly, question everything and embrace the joy of learning.

I’m for the American Dream in all its rich promise — the idea that opportunities are shared widely and that access to education is within reach for the many, not the few.

I’m for the robust and free exchange of ideas, as essential to the mission of a great university as it is to the health of our democracy.

I’m for a world where we welcome the immigrant, the poor, and the forgotten; we do not shut them out or silence them; a world where showing empathy and understanding is considered the true hallmark of success, of a life well-lived.

苏必德校长通过陈述语气表达个人观点,分享自身的追求,进而启发毕业生思考人生追求、明确人生目标。首先,苏必德校长追求人文教育对人格的重塑力量。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站高望远、质疑传统、收获学习的乐趣、探索人生的真谛。其次,苏必德校长追求教育公平,希望美国的教育差距能够缩小,大多数人有权接受好的教育。第三,苏必德校长追求活跃且自由的思想碰撞。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甚至交锋有助于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促进交流、完善自我。第四,苏必德校长追求和谐美好、融洽无间的大同世界。苏必德校长连用四个陈述句形成排比构式,使得演讲句式工整、条理分明、感情充沛、朗朗上口,从而提升演讲的表达效果,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苏必德校长在耶鲁大学2019年毕业典礼演讲中采用了大量的陈述句来陈述事实,使文字有限的毕业演讲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量,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2)陈述语气表达命令

命令多通过祈使句来传达,然而祈使句表达出的通常却是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不平等的上下层级关系,它的出现会疏远双方之间的距离,降低听众的兴趣。而表达命令意义的陈述语气则相对平和,可以弱化双方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身为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校长在演讲中并没有直接使用祈使句,而是选用了陈述语气来表达命令。

5)You will have to know what you are for.

6)We must give life to new ideas, imagine new ways of being in the world, new answers to the problems that vex us and our neighbors.

苏必德校长使用2句陈述句来命令毕业生有所追求、开拓创新、改善世界。很显然,他选用的这种非典型搭配缓和了语气,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突出了演讲的重点,提高了演讲的可接受度。

(3)陈述语气表达建议

苏必德校长运用陈述语气对毕业生提出中肯建议、寄予殷切期盼,就如同一位家长语重心长地叮嘱自己入世的孩子。这有助于和学生建立以爱为纽带的良好人际关系,使建议更容易被听取。如:

7)Pointing out what is wrong is merely the beginning, not the end, of our work.

8)Whatever you are against, it is time to create something you are for.

苏必德校长认为耶鲁大学学子不应止步于指出错误,而应明确人生追求、积极采取行动、创造美好世界。苏必德校长选用陈述语气来表达建议,较之于祈使语气,它更有益于营造真诚友好的交流环境,从而提高演讲的可接受度。

综之,苏必德校长运用大量陈述语气进行叙述,信息丰富,使演讲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高可信度;运用陈述语气表达命令,要求毕业生明确目标、不负韶华、不懈奋斗,突出了演讲重点并增强了演讲的可接受性;运用陈述语气表达建议,呼吁毕业生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服务社会,使演讲具有高可接受度。苏必德校长对陈述语气的多元化使用,成功地影响和说服了听众。

2.疑问语气演讲中,苏必德校长共使用了17个疑问句。疑问语气的运用可以激发听众兴趣,调动听众的积极性,集中听众的注意力,引领听众思维,引导听众思考,从而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促进演讲意图的实现。但是,疑问语气的过度运用会弱化演讲力量,降低演讲的可信度及严肃性,因此在整篇演讲中苏必德校长较为谨慎地选用了疑问句。如:

9)How many times have we decided we’re against an idea before we’ve even heard it?

10)How guilty are we of deciding “I’m against it” without even knowing what “it” is?

苏必德校长运用上述两个特殊疑问句来引发毕业生关于否定与批判的思考。现如今,充斥各行各业的社交网络媒体极大地挤压了大众深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导致不少年轻人在不了解事实全貌、不清楚事件真相甚至不加思考判断的情况下就在社交平台上匆忙发表自己对于某热点问题的反对立场。对此,苏必德校长连续使用两个特殊疑问进行强调,以引起毕业生对此类问题的充分思考与深刻反思。

11)What are you for?

为增强语势、突出重点、引人深思,苏必德校长在演讲中5次使用“你们追求什么?”的疑问句,以此强调明确人生目标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促进学生对于自身追求的思考。苏必德校长不是一味地使用陈述或祈使语气单向输出自己的意见,而是以疑问语气引导听众进入演讲情境中,为听众留出参与演讲语境的角色和空间,与其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听众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对演讲内容作出回应,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深入思考。

综之,苏必德校长采用疑问句提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热情、强化学生思考、增进学生感悟,使学生对于演讲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同时,苏必德校长通过疑问句把学生带入自我角色与演讲情境空间,建立起积极有效的互动关系,使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得到提高。

3.祈使语气祈使句通常用于表达命令、请求、劝告等。祈使句可直接呼吁、号召听众,激发听众热情,增强话语感染力。苏必德校长在演讲中没有使用祈使语气表达命令,而是恰当利用祈使语气的请求与劝告功能来表达对毕业生的要求与建议,借此与毕业生建立起一种互信平等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主张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如:

12)Remember to give thanks for all that has brought you to this day. And go forth from this place with grateful hearts, paying back the gifts you have received here by using your minds, your voices and your hands to imagine and create the new worlds you wish to see.

苏必德校长使用祈使语气要求毕业生明确目标、承担责任、齐心协力、共筑未来;呼吁毕业生以感恩之心、先进理念和丰富想象力来回馈社会。这样的表达直接有力,也使演讲更具感染力与号召力,令人难忘。

综之,苏必德校长注重多种语气的灵活运用,适时而有效地调动现场气氛、激发学生热情、启发学生思考,从而使演讲深入人心。

(二)情态系统的运用

情态系统是实现语言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情态可以表达说话者对所述内容的判断和态度。情态涵盖肯定(Yes)与否定(No)之间的意义域[2]356。

1.情态类型及功能韩礼德认为,情态系统(modality)可分为情态(modalization)和意态(modulation)。情态指说话人对所讲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的判断,包括概率和频率;意态指说话人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表达的个人意向,包括义务和意愿[2]357。苏必德校长2019年毕业典礼演讲的情态类型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耶鲁大学苏必德校长2019年毕业典礼演讲情态类型分布

如表2所示,苏必德校长使用的意态表达(59%)多于情态表达(41%)。意态表达可传达说话者的态度,能影响听话者的想法和行为。毕业演讲主要是劝说、鼓励和影响毕业生,意态表达能较好地实现这种目的。如例3),苏必德校长选用be committed to表达耶鲁大学改善世界的坚定意愿,激励毕业生牢记使命、勇往直前、有所作为。

2.情态量值与功能情态量值分为高中低三级。韩礼德根据情态动词接近肯定(Yes)或否定(No)的程度对情态动词进行了划分。他认为,“must, ought to, need, has to, is to”属于高值情态动词;“will, would, shall, should” 属于中值情态动词;“may, might, can, could” 属于低值情态动词[2]362。情态动词的合理使用可达到激励、说服听众的目的[3]122。苏必德校长2019年毕业典礼演讲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耶鲁大学苏必德校长2019年毕业典礼演讲情态动词分布表

从表3中可见,演讲中情态动词出现了28次。其中,中值情态动词使用频率最高(53.5%),低值情态动词次之(32.2%),高值情态动词最低(14.3%)。

(1)低值情态动词

低值情态动词一般表达出一种较低的确定性,但所表达的内容更具客观性、易被接受。在这篇演讲中,苏必德校长4次使用低值情态动词can,突出所述内容的或然性,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意图,从而进一步提高演讲的可接受性。如:

13)We believe that facts and expertise, applied with creativity and wisdom,cantransform the world.

此处,低值情态动词can表示一种客观的或然性。苏必德校长充分相信此时此地的耶鲁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从实际出发,着眼当下的挑战与困难,通过自己的智慧,运用专业能力和创造力是能够改变未来、改善世界的。但这仅是苏必德校长对未来的热忱期盼,并不是绝对事实。因此,苏必德校长采用低值情态动词can,使内容更符合事实,使演讲更为严谨,更容易为听众所接受。

14)We believe, most of all, in the boundless potential of human ingenuity, that together, wecansolve great challenges and bring light and truth to a world in great need of it.

苏必德校长使用低值情态动词can表达对耶鲁大学学子的肯定、认同与信任,鼓励他们凝心聚力、开拓创新、追求真理、改善世界。此处的can使彼此双方倍感亲切与信任,呈现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有益于听众主动接受苏必德校长所传达的观点与见解。

(2)中值情态动词

较之高值情态动词,中值情态动词的必然性和使然度较低,可淡化高量值情态给予听众的压力与强迫感,有利于营造轻松平和的演讲氛围,使听众愿意关注演讲内容,进而提高演讲的接受度。并且,中值情态动词可以弱化独断性,增强语言的客观性和可信性[4]67。同时,中值情态动词较之低值情态动词具有更高的确定性,可以提升演讲的说服力。因此,鉴于演讲对象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苏必德校长较多地选用中值情态动词will来表达对将来情形的合理推测,传达对毕业生改善社会的信心与期盼,进而达到激励学生求索不止、创造历史的演讲目的。如:

15)Indeed, youwillgo into history and make history.

16)I know youwillheed the call to leadership and service and leave your mark on every realm of human endeavor.

(3)高值情态动词

高值情态动词传达出一种强制性与权威性,给人距离感,将人置身于非平等的上下层级关系,使听众倍感压力。然而,高值情态动词的恰当运用也能很好地突显演讲意图、强调演讲重点、彰显演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苏必德校长在演讲中就谨慎地使用了4次高值情态动词。例句5)中,苏必德校长用高值情态动词have to来突出形势的严峻、追求真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要求毕业生明确追求、不懈努力、奋发有为,以一种不容质疑的必然性高调强化关键信息,表达自己的坚定态度和强烈情感。

(三)人称系统的运用

李战子认为,人称代词具有实现话语的人际意义功能[5]124。人称代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关系的亲疏程度[6]199。准确使用人称代词有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实现说话人的语用意图。表4是苏必德校长2019年毕业典礼演讲中人称代词的分布情况。

表4 耶鲁大学苏必德校长2019年毕业典礼演讲中的人称代词统计

由表4可知,第一人称的使用频率(51.1%)远高于第二人称(35.1%)和第三人称(13.8%)的使用频率。

1.第一人称在演讲中,苏必德校长运用I来表达自身观点、分享切身感受、寄予殷切期盼,以此实现语用移情,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从而使演讲诚恳自然,更具真实性及说服力。如:

17)Iunderstand the impulse toward negativity. Like many of you,Isometimes feel overwhelmed by the challenges we face, by the injustices that call out for our condemnation.

18)Itrust you are leaving Yale with a sense of your own responsibilities to one another, to the planet, and to our shared future.

苏必德校长运用I分享自己面对挑战和不公现象时偶尔也会不知所措的经历,表达出对年青人偶尔出现消极心态的理解,聚焦情感共鸣点,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同时,苏必德校长还通过I表达对耶鲁大学毕业生的充分信任、鼓励与期盼,相信他们步入社会后会心怀责任、大有作为,并激励他们勇于进取、奋发图强、创造未来。

第一人称We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凝聚力,可建立紧密团结的平等人际关系。例如,在例句6)中,苏必德校长同时使用了第一人称代词we和高值情态动词must。一方面,高值情态动词must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指令性,表明苏必德校长对毕业生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改善世界的绝对要求与特别强调。另一方面,人称代词we提供了行为的主体——演讲现场的全体人员,巧妙地抹平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极大地中和了高值情态must给予听众的强制性,提高了演讲的可接受度。一方面,苏必德校长通过we将自己和毕业生置于同一阵线,强调共有的社会成员身份,表明承担相同责任和义务的决心,建立了亲和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we将毕业生置于亲和而威严的语意情境下,使他们更愿意聆听来自校长的信息,而且乐于接受校长的观点。

2.第二人称苏必德校长演讲中的第二人称特指毕业生。第二人称you/your/yours,首先强调了听众的合理存在,创造了互动的人际交流环境,便于双方情感交流;其次,第二人称指向性明确,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提醒毕业生关注校长所传达的信息、建议和要求。如:

19)Yoursis a great responsibility.

20)Indeed,youwill go into history and make history.

耶鲁大学毕业生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苏必德校长用yours突出毕业生任重道远,要求他们明确人生追求;用you强调毕业生是未来历史的创造者,表达对他们日后大展宏图的信心与期盼,激励他们披荆斩棘、破浪前行、成就未来。

3.第三人称苏必德校长在演讲中通过第三人称来引用他人的典型事迹,激励毕业生明确人生目标、付诸实际行动、创建美好世界、实现人生价值,使演讲内容丰富翔实,说服力更强。然而,第三人称易使听众置身事外,削弱听众对演讲内容的感受,降低听众的主动性。因此,苏必德校长使用第三人称频率最低。

21)Klima’s life story is one of both criticism and creation. Born in Prague in 1931,hewas sent to a Nazi concentration camp as a child.Hesurvived and became an outspoken voice for democracy in Czechoslovakia.

此处的he指捷克作家克里玛,苏必德校长用第三人称讲述了克里玛的故事,告诫毕业生不只是要批判,更要去创造,勉励他们认真思考、明确目标、锐意进取、改善世界。

总之,在整篇演讲中,苏必德校长审慎、恰当地运用了语气、情态及人称系统,使演讲既有启迪性与鼓动性,又兼备吸引力与感染力,达到了期望的演讲效果。

苏必德校长在耶鲁大学2019年毕业典礼演讲中主要通过陈述语气、中值情态动词及第一人称代词来实现人际功能意义,进而达成说服、激励及影响的演讲目的。

可见,语气、情态和人称在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中各司其职。首先,关于语气系统。陈述句能表达主见、陈述事实、提供信息,展示交流的终极目的;疑问句能调动听话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迅速破冰、打破僵局,构建双方的互动关系,促进有效交流,引发思考;祈使语气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号召力,间接地对听话者的行为施以影响。其次,关于情态系统。中低值情态可以委婉地传达话语者意图,同时留给听话者判断、选择的权力,让双方之间形成一种亲和对等的人际关系;高值情态常用来表示强调或命令,若非必须,需谨慎使用。第三,关于人称系统。人称代词能表达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亲密程度。第一人称可用来融洽气氛、抹平距离感,从而建立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二人称能有效吸引听话者的注意力,帮助创造互动的交际语境,助力双方的顺畅感应与沟通;第三人称能使话语信息丰富翔实,提高内容的可信度。

无论何种文体,在语言交际中,说话者都应依据语篇、语境审慎而恰当地运用语气、情态和人称等来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以达成自身的话语意图。运用中要因文而异、因时而化,遵循系统功能语言学原则,切忌为运用而运用,因滥用而害意。

猜你喜欢
耶鲁大学情态毕业典礼
学校举行2021年毕业典礼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权势中的部分等同关系——高等学校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的批评话语分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虚位以待”的毕业典礼同样令人感动
耶鲁大学的52岁新生
耶鲁大学的52岁新生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