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

2021-01-21 10:51杨世雄
启迪·中 2021年12期
关键词:所学数学课堂

杨世雄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育,在整个教育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数学,对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对于这一阶段孩子的教育。教育是不断在发展变化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创建一个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环境,引入良好的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将课堂演绎得更加生动。

關键词:小学数学;引导策略

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采取高效率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师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方案,就需要改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动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一)缺乏主动性

如今的小学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参与其中。尤其是教师在进行教育时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水平,只是一味地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而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很显然让学生被动性地进行学习,这与学生的教学初衷不相符合,既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没有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学好数学可以有效的锻炼思维能力,更好挖掘学生的潜力。大多数学生对于教师其实是有一种依赖感,而这样的依赖感并不是正确的。教师如果不及时的进行纠正,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会受到阻碍,既没有办法独立思考问题,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不善于利用信息技术

新时代背景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已经成为教师的教学手段,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教师在传授知识还是偏向于应试教育,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即使信息技术出现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呈现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而教师更多地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如何。因此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案,学生被动性学习,再加上教师很少在课堂上对多媒体进行应用,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再想要去提高学生的能力,简直难上加难。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

(一)有效安排课前和课后

对于高效率的课堂来说,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教师要给与足够的重视。

比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课前预习的内容。在对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会讲述到“时间”,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回家按照日历上面的日期以及当时的时间进行一个对比,再结合数学书上所出现的知识点,让学生预习下节课所出现的重难点。这样的教学可以将学生所熟悉的一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减少学生学习的负担。同时,班级内部的学生数量很多。因此同一个班级内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疑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灵活地制定计划,避免出现课堂混乱的状态。其次,对于课后引导,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因为学生在学完知识后一定会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只有复习才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构建一个网络框架,引导学生的脑海中。当然,学生的课后引导工作教师应当对课本知识进行深一步的挖掘,保证学生能够通透的理解所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空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资源,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构建开放课堂,锻炼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想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就可以构建一个开放式课堂,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由于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理解起来也困难,教师就可以通过开放性课堂的建设,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此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构建一个智慧课堂,通过思维导图的出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这一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构建一个知识框架,让学生去回忆自己学到的图形,还有哪些知识点?教师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来帮助学生探索接下来的新知识。如果教师在有针对性的设计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出现,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锻炼,这样的教学,学生的知识面会无限放大。

(三)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探索

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出现,绝大多数都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在数学课堂上构造了智慧课堂,也可以引入生活化素材,将数学与生活相融合。既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又要锻炼学生面对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教师在学习《百分比》这一内容。完全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超市,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并且利用百分几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去超市儿花了100块钱,买了书和吃的,但是根据一些调查报告可以看出超市整天的营业额是3450元,请同学们算出,该名同学所花费的金额占据超市整天营业额的百分之多少?”通过习题的训练,让学生解决真实的问题。当然,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也可以根据课堂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探索任务。因为每一个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解决方案是不同的,所以,根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教师再给予相应的指导,这样学生的实际水平才会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教学中仍然有一部分的教师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失去兴趣。所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主动学习。这样才可以发挥教师引导者的身份,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钱廷虎.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新课程,2022(01):100.

[2]袁琦.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引导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32):61-62.

猜你喜欢
所学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非所学
非所学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写字大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