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构建

2021-01-21 10:51邓亚波
启迪·中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邓亚波

摘要:新课改制定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全新教育体系,致力于促使学生正确物理学习观念的形成、让学生能够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力展开物理探究,为学生的终身化发展奠基。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有效课堂

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重要性不断凸顯,其核心内涵即学生在相应的学习阶段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品质以及能力。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如何紧扣于这四个维度展开高效的教学,全面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动手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当代高中物理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概述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了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方面,强调学生从认知上展开物理学习,把握物理的原理本质。高中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思维成熟的时期,具备求知欲高、思维能力强的特征,通过对学生科学思维、物理观念、实验探究等核心能力的培育,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物理知识的原理和要点,能够通过质疑、假设、分析快速解决物理问题,为其今后更深层次的物理探究奠基。因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围绕着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采取适当的教材策略,让教学流程得以优化,让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学生能够有序地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究,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奠基。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育事业提出了几个基本要求,即“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中物理课堂也具备了现代化教学能力,在此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化、可视化功能展示情境,让学生的体验感更加真实。教师也可用多媒体强化实验操作步骤,也可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分解实验过程,从不同角度分析实验、探究实验,进而有效帮助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比如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金属小球、斜槽、木板、支架、图钉、刻度尺等实验仪器制作成动画,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然后让学生以他所认为的方式连接装置,再让学生上电子白板上去拖拽金属小球,从不同的位置释放小球,再结合公式计算,教师点评。不同学生,不同思维,不同连接,不同答案,如此一来,学生的探究意识大幅度提升,其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形成。对于课本中出现的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教师同样可以以“动画”“微课”的形式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记忆,既达到实验指导的效果,也能促使学生多项能力的形成。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合作、创新”。小组合作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提出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探究意识,让学生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展开学习、探究,无形中发展其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组探究中强化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比如,在高三物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分组实践操作,分别进行相应的步骤操作,部分学生进行实验材料的收集,部分学生将白纸用图钉按在绘图板上,将平行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等一系列操作,另一部分同学负责记录和计算。为增强实验的探究性,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师可以在实验中可以设计一定的问题,如:玻璃砖如何选择?实验当中玻璃砖和白纸的相对位置能否改变?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实验,深入探究,认真思考,在无形中掌握实验规律和现象,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得以有效形成。

3、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当代高中物理教材的众多内容都源于生活实例,通过生活化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意识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紧密性,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探究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思维,并实现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例如在“交变电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生活为原型,给同学们讲解交变电流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我们家庭中所使用的大中型电器,都是采用的交流电,而我们使用的小功率电器(手机、剃须刀)等,都是采用的经过变压器的直流电,如此一来,学生对物理的认知将会更加深刻,意识到物理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初步形成物理观念,并学会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有效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形成。

总结:

综上,在新课程改革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已成为各科教学的主旋律,然而就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来看,部分教师尚未找出明确的、系统性的教学策略。意味着物理教师要整改教育观念,从实践教学中总结得失,灵活运用生活教学、合作教学等多元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无形中促使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形成,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余友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构建[J].中学教学参考,2021(27):36-37.

[2]侯慧敏.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路径[J].山西青年,2019(24):167.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