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思考

2021-01-21 22:19张雁群
启迪·中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高中

张雁群

摘要:高中学生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对心理健康辅导效果将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轨道。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效疏导学生的不良心理、思想,帮助高中学生步入正确的发展轨迹,是班主任和各科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本文针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放在首位。当前,广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困境,如对心理健康教育轻视化及形式化等,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也不具备切实有效的辅导办法,严重制约了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班主任,既要注重班级秩序的维持,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积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垂范作用,和学生交流、反馈,拉近师生距离,树立学生的自信、磨炼学生的意志,确保每一位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全方位成长。

一、高中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1. 班主任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认知

高中学生很多行为问题、习惯问题,甚至是一些思想问题,其实都可以归因为心理问题。然而,纵观当前的高中班级管理,其实很多班主任都未正确认识到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严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在高中这一关键时期,更多地将重心放在提升学生的成绩中,在班级管理中也是更多地停留在“班会集体”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普适性,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疏导。

2.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不足

高中学生的心理辅导是一门专业极强、科学性强的特殊的工作,不仅仅需要班主任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实践能力。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班主任教师在综合能力上还有很大的不足,或许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知识素养,也能够有效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但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策略、方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高中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 转变班主任的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发展的基石,针对部分高中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不到位的情况,班主任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深度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今后健康发展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班级管理中,而是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把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更贴近当下高中学生思维与行为特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管理。与此同时,班主任要注重自我心理知识素养的发展。班主任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在新形势下,班主任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同侪交流,以及业余时间的自我学习、强化理论、巩固实践,以適应班级管理的心理健康渗透为具体需要,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学能力,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指导学生。

2. 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辅导

在课余时间,班主任要加大和学生的交互,拉近师生距离,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打下基础。其次,班主任要深入探究如何清晰地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理念,怎样的路径融入,如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动向,对于一些反应异常的学生及时了解情况,比如一些有厌世、厌学情绪的学生,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学生积极交互、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既不能回避这些问题,也不能过于放大这些问题,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又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帮助他们克服。只有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融入。

3. 注重联系家长,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

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并非班主任的单方面任务,而是一个协同、共育的过程,在课后,高中班主任要和家长积极交流,找出孩子广泛存在的思想、行为、学习及心理问题,真正发挥出家长的教育、辅导作用,不能做“甩手掌柜”。在校内,班主任也可以开展“家长会”,在家长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家长作为旁观者,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评价,有效掌握孩子在校内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状态等。在此过程中,家长和班主任共同谈学生教育、管理的热点问题,许多家长踊跃发言,达到了家长在教育管理上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的成效,也能够有效达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

4.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高中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极易出现自闭、烦躁、自卑等情绪,甚至还有学生出现严重的厌学心理,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班主任加强赏识教育。通过激励、赏识,让学生深刻感知到来自班主任的关怀,有效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在这一机制的促进下,整个班级涌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此氛围下健康的成长。因而,作为高中班主任教师,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赏识与赞扬,通过积极的鼓励、适当的表扬,消除学生的自卑、自闭等不良心理,促使其自信心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结:

高中阶段是养成学生坚韧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作为学生心理教育的主要引导者,承担着学生人格塑造和心理疏导的重要任务。在新时期,高中班主任要深刻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加强和学生的心灵沟通,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家长会等,从多角度展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形中塑造学生坚韧的心理品质,让其能够勇敢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21]闫梅.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校园心理,2017,15(06):463-46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高中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