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计算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021-01-21 22:19黄其梅
启迪·中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黄其梅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一个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到其最终成绩。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意识到计算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也要关注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得失,找出计算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保障计算课堂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几点提高数学计算课堂有效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小学是为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通过有效的计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让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运算规律去解决数学问题,并能让学生养成灵活的思维方式,引发学生对事物的多角度思考。然而,就当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方式不科学、缺乏对计算规律的探究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深刻反思,在反思和总结中探索出新的教学路径。

一、小学数学计算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 计算教学与生活脱轨

计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灵活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然而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更多地是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计算习题进行练习,缺乏和生活实际的接轨,这一教学手段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也难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难以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类问题,以致于计算教学的实效性不足。

2.缺乏对计算规律的探索

在小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很少注重公式推导过程的讲解,只是一味地将公式和定理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没有经过假设、推导、总结和应用这一公式推导的基本过程,直接跳跃到了应用阶段,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跳跃式的讲解会使其对于公式的原理不甚了解,进而对公式死记硬背,很难在诸多题目中灵活应用,不利于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

3.注重采取题海战术

当下部分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时,更多地注重对学生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练习中总结计算经验,通过“题海战术”达到提升学生计算效果的目的。这样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学生或许能在练习中熟练运算,却无法有效掌握运算技巧,缺乏对运算规律的掌握,只是为了计算而计算,缺乏对计算本质的思考。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1. 注重口算教学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组成之一,是学生能够快速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小学阶段的口算大概可分为速算和基本口算,其核心在于帮助学生能够运算规律、性质和特俗的算法进行简单运算。提升学生口算效果的关键在于训练,不断地练习,让学生能够对数字产生一定的敏感度,从而促使学生在看到题目后就能快速选择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在计算课中抽取3到5分钟对学校进行基本训练,也可以传递学生简单的口算技巧。且对于一些常见的数值,也要保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如在“圆柱、圆柱”单元中,要让学生熟练记住1π到9π的数值,以有效提升学生计算速度。

2.注重公式推导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计算教学时,不能一味地采取题海战术,而是要积极渗透学生计算思维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运算现象的本质,同时,要注重推导。计算实际上就是对计算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进而总结出一般规律,是经过一系列探索活动总结出的客观规律,所以,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公式、定理知识,从而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如,在冀教版六年级数学“探究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展示一组圆柱图,接着提出问题:“同学请看右侧的圆柱形纸筒,能够提出哪些问题?”这时同学们开始热烈讨论起来,这时教师又问道:“纸筒包括哪几个部分,做一个圆柱纸筒需要多少纸板呢?”学生这时通常会踊跃发言,并初步对圆柱的表面积有了概念,随即,教师让学生把手中的纸围成圓柱,再剪开,提问:“同学们现在已经得到圆柱的竖直展开图,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动手操作,发现圆柱的竖直展开图居然是长方形,而圆柱的表面积就是一个长方形加上两个底面圆形的和。这一过程更注重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推导出圆柱表面积公式,在今后解决圆柱表面积类问题时也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

3.注重计算习惯培育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升计算教学效果的核心,除去帮助学生估算、口算外,还要保障学生计算时不会出错,即注重验算,从逆推的方式验证计算的最终结果,从根本上杜绝算错、算漏的现象发生。作为数学教师,同样需要将培养学生优良的计算习惯置于首位,在日常评奖作业、写板书时要时刻做到字迹规范和公正,计算步骤要清晰明了,不能潦草,学生在教师的以身作则下,优良的计算习惯也会逐渐形成。例如在“比和比例”的计算教学时,教师要在黑板上一步步给出计算步骤,列出比例的简化流程,在运算之后,要用逆推的方式对结果进行验算,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结语

小学生的基础较弱,且思维能力不足,再加上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策略,导致学生的计算水平不高。针对这些广泛的问题,需要教师积极总结、分析,强化口算、估算、验算教学,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合理引导,利用观察、分析、以及归纳等方式,让学生推导出公式,掌握运算的本质,让学生做到现学现用,灵活应用,最终有效提升其计算能力,最大程度上优化计算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24]姚连英.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20(19):40-41.

[25]陈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J].山东教育,2018(07):37-38.

[26]刘光伟.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1):39-40.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