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潜移润物

2021-01-21 22:19黄显念
启迪·中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激励策略德育教育

黄显念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成为班主任研究的重点。在“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期间,转变教育与管理理念,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科学实施激励策略,以柔性管理视角强化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文章首先介绍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价值,其次探究当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实施激励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厚德载物,潜移润物。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期间,要通过激励策略的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快乐成长,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激励策略的实施,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科学引导让学生能树立起自信心,感受学习的乐趣,并能敞开心扉与教师交流,为德育教育的实施扫清沟通障碍。为确保激励策略实施的有效性,教师需主动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保证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1.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重要性

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国家层面、班主任层面与学生层面:(1)国家层面。这些年我国在大力实施教育改革,新课改、素质教育、“双减”政策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德育教育期间,有效渗透激励教育,能有效帮助国家素质教育的推进,确保我国教育改革的有效开展,为国家人才战略奠定基础;(2)班主任层面。对于班主任而言,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能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确保德育教育管理理念及方案的顺利实施。同时,也能在班主任激励策略的实施下,能有效强化班级纪律,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班级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3)学生层面。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能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搭建起良好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进行心理与思想疏通,让学生能保持健康的心理与思想,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激励方案缺乏科学性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期间,班主任并未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完善的激励方案,缺乏明确的激励目标、缺少对德育教育实施全过程的记录、使用的激励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与狭隘,难以确保德育教育整体效果。

2.2实践经验匮乏

小学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且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德育教育相对比较匮乏。这就导致班主任未能积累丰富的德育教育经验,无法为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支持。

2.3未设立健全的德育组织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得到学校的重视,但是学校并未成立专门的德育组织,难以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可靠支持。同时学校未能对激励制度、德育教育方案等進行完善,导致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实施存在较强的随意性。

3.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实施激励策略

3.1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说“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班主任德育教育期间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激励策略,确保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与心理特征,且对待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期间,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理念,并通过陶行知先生育人理念的帮助,形成因材施教方案。班主任需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因材施教能确保激励策略的有效性,也能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

比如在德育教育中发现学生上课打盹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学生回家玩手机时间探究;2、家庭作业过多。教师德育教育前,将学生上课打盹分为两大类,然后再在两大类中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小明回家后经常玩手机玩到半夜,与父母联系后发现小明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在与爷爷奶奶生活的时候,小明就养成了玩手机的习惯[1]。同时在班主任的观察下发现小明爱出头,且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博得他人关注。面对这种情况,版主在德育教育期间,经常会让小明组织一些德育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由小明组织,班主任通过对小明的激励,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促进其健康成长。

但是班主任也在观察中发现一部分学生比较自卑,这些学生不像小明敢于表现,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期间,要细化激励策略,能通过多次激励。小华在班级中成绩属于中游,平时不爱说话,与不爱与其他同学一起玩。帮助人通过了解发现小华就是性格内向,所以激励策略实施期间,班主任先与小华建立起信任关系,从私下开始鼓励,并通过暗示,鼓励小华可以在课堂上更大胆一些,可以主动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因材施教要求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激励策略的实施要充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兴趣及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激励策略,确保学生能配合自己的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3.2做好日常学习中的激励

班主任德育教育期间,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开展激励措施。小学班主任需重视自身的行为,在言传身教下熏陶学生,让学生能以自己为榜样。在日常学习中,班主任要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2]。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班主任需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等多种方式主动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后,也要予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再比如当学生在体育比赛或者活动中受到挫折后,班主任也要通过鼓励,让学生明白只要肯努力、肯坚持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即便失败了,也要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站起来而奋斗。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班主任一定要利用好激励措施,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帮助。

3.3在德育实践中进行激励

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落实到具体德育实践活动中,并能在班主任的激励下,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目标[3]。一部分学生会对德育教育产生排斥心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育教育枯燥乏味。所以班主任为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到德育教育中,可以通过丰富的德育活动,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为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德育活动中,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参与丰富的德育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献爱心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献爱心,为激励学生能参与到德育活动中,但是一部分学生不敢到敬老院献爱心,存在胆怯心理,班主任需激励学生,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也可以写卡片、讲故事、帮老爷爷老奶奶洗脚等不同的方式献爱心。在献爱心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懂得今后如何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4.结束语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期间要善于运用激励策略,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发挥激励策略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班主任需实施因材施教、做好日常学习中的激励、在德育实践中进行激励,通过综合手段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打开一扇窗户。

参考文献:

[1]刘雪莲, 范国睿. 新时代中小学德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与策略——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中小学德育改革的政策述评[J]. 教育科学研究, 2020(6):5.

[2]呼和, 张红霞. 学科德育在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的地位——评《"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学科德育研究》[J]. 社会科学家, 2020(12):1.

[3]秦鑫鑫, 吴晶, 张猛猛. 中小学班主任留岗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5065位班主任的实证调查[J]. 教育科学研究, 2021(11):7.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管理激励策略德育教育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