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评估试验

2021-01-28 07:43刘美晨彭新红梅友林彭红燕付茜茜邹宏炜吴章波
江西农业 2020年23期
关键词:角果单株除草

陈 晓 刘美晨 彭新红 梅友林 彭红燕 付茜茜 邹宏炜 吴章波

(1.湖口县农业农村局,江西湖口 332500;2.湖口县马影镇农技站,江西湖口 332500;3.湖口县张青乡农技站,江西湖口 332500)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栽培简单、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油菜种植过程中,掌握适宜的打药、除草、施肥时期和方法,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

传统的施肥方法使用普通的复合肥、硼砂和尿素,施肥效率低下但使用强度极大,导致土壤贫瘠板结、污染环境,影响时间长、范围广。新型肥料——缓释肥的出现则能减弱这一效应,能在油菜生长过程中长效地释放养分,有效减轻土壤污染。另外,在油菜生长过程中,把握除草、打药的时机是至关重要的。杂草和病虫害对于油菜的生长是不利的。杂草会抢占油菜的养分和光照,使得油菜“营养不良”。病虫害则会侵蚀油菜的健康,造成欠收失收。为了给农户提供更好的生产技术指导,按照江西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方案设计,采用4种不同的模式探究油菜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肥料品种及油菜品种 参试肥料品种有“宜施壮”牌油菜专用缓释肥、普通复合肥(45%)。油菜品种为两熟制双低油菜种子赣油杂8号,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该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较好,生长势、一致性均较好,结荚较密。

1.2 试验地点 试验安排在湖口县武山镇武星村进行。试验地土地平整,肥力基本相同,排灌条件好,交通方便,前茬为水稻。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计4个处理:①习惯模式;②优化模式;③不施肥模式;④不打药模式。每个小区面积均为50 m2,习惯模式、优化模式3次重复。各小区面积要严格相等,并严格要求丈量面积。每个大区取样时均需取3个重复。

1.4 具体试验设置

1.4.1 习惯模式 秸秆不还田,按667 m2施用普通复合肥(45%,N15%、P15%、K15%)45.00 kg、硼砂0.75 kg作为底肥,苗肥、苔肥,按667 m2各施用5.00 kg尿素;苔期667 m2叶面喷施100 g硼砂;芽前除草+茎叶除草,苗期防虫;初花期防菌核病。

1.4.2 优化模式 秸秆切草还田,种子包衣或浸种;按667 m2施用40 kg“宜施壮”牌油菜专用缓释肥(40%,N25%、P25%、K8%)作为底肥;芽前除草;盛花期无人机防治菌核病。

1.4.3 不施肥模式 秸秆切草还田,种子包衣或浸种;苔期667 m2叶面喷施100 g硼砂防止菌核病;芽前除草+茎叶除草,苗期防虫,盛花期防菌核病,小区整个生育期不需要施肥。

1.4.4 不打药模式 秸秆切草还田,667 m2施用40 kg“宜施壮”牌油菜专用缓释肥作为底肥,不防草、不防虫、不防病。

1.5 栽培管理 在管理上实行统一安排,整个试验实行五统一原则,即统一时间播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和统一成熟收获。湖口县种子管理局按试验要求制定技术方案,试验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试验栽培管理措施统一。2020年10月12日统一播种,667 m2大田用种量0.40 kg,小区用种量0.03 kg,施行机开沟、免耕直播。

1.6 试验要求 小区试验要求适时收获,做到成熟一个收获一个,单打单收,全区记产。试验田由专人负责,田间调查记载与考种要求严格按记载本要求记载,试验各项管理按试验方案要求严格执行。进行倒伏调查时,要记载倒伏时间,调查角果是否易开裂、株型是否紧凑、初花期一致性等。

1.7 测定指标 记载试验地点、农户信息,调查记载前茬作物施肥和产量情况,记载重要农事活动的日期和具体事项,并进行基础土壤样品取样(在油菜种植未施肥前进行,取0~15 cm深的耕作层土壤,每块田取5个以上点混匀,大约1 kg风干土,装干净塑料袋,放好标签)。

成熟期测定各处理产量,每处理取10株,考察株高、根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取0.5 m2(1.0 m×0.5 m)油菜地上部,分三部分(茎秆、角壳、籽粒)称干质量,分析氮、磷、钾、硼含量,计算养分累积量、生物量、肥料利用率和实收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油菜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评估试验结果见表1。

2.1 产量 习惯模式油菜产量为10.25 kg/50 m2,优化模式油菜产量为10.50 kg/50 m2,不施肥模式油菜产量为3.04 kg/50 m2,不打药模式油菜产量为9.69 kg/50 m2(见图1)。

2.2 生育期 同一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的生育期略有不同。不施肥的生育期最短,习惯模式生育期最长。

2.3 经济性状 习惯模式下油菜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最多,为271.0个,优化模式下油菜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02.0个,不施肥模式下油菜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为134.6个,不打药模式下油菜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27.4个(见图2)。

不打药模式下油菜每角粒数最多,为24.32个;优化模式下油菜每角粒数为22.76个;习惯模式下油菜每角粒数为21.56个;不施肥模式下油菜每角粒数为20.69个(见图3)。

习惯模式下0.5 m2生物量为0.65 kg,优化模式下0.5 m2生物量为0.14 kg,不打药模式下0.5 m2生物量为0.37 kg,不施肥模式下0.5 m2生物量为0.41 kg(见图4)。

表1 油菜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评估试验结果

图1 各处理油菜产量

图2 各处理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

图3 各处理每角粒数

图4 各处理0.5 m2生物量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块地,施肥、打药、除草都能大大提升油菜产量。而施肥时,肥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使用缓释肥的油菜的各方面性状、产量表现优良。由此可见,油菜生长过程中,及时施肥、除草、预防病虫害是必不可少的,是有效提高油菜产量的方法。掌握了这些关键的技术要点,能达到油菜增产增效目的。

油菜不同生长时期需要的养分是不同的。如果使用复合肥,可能在其需要养分的时候因肥料施加不到位造成短期的营养缺失,影响油菜生长。而选择缓释肥则能缓慢释放养分,满足油菜生长需要。长此以往,不仅能节约各个时期使用不同肥料的成本,而且能有效防止短期的营养缺失,达到增产增效效果。但是,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很多农户不了解很多新兴的肥料和种植技术,加之新技术应用成本偏高,很多农户不能接受新兴的肥料和种植技术。而通过开展试验让农户看到新技术、新肥料带来的切实受益,有利于推广应用新兴的肥料和种植技术。

猜你喜欢
角果单株除草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除草记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基于油菜角果长度图像识别的每角粒数测试方法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诸葛菜角果生长特性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