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教育在乡村思政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31 10:14王玉东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形势思政政策

王玉东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万州 404047)

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这一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的协调发展策略。因此,国家在全面推进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乡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提升,其目的是为夯实乡村精神之基,化解农民思想迷惑点和价值困惑点。在今后的乡村思政工作中,我们应该立足乡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加强对农民群众进行形势与政策宣传,努力使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独特优势在乡村思政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在乡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独特优势

(一)有利于全面深化理论认识,提升理论活力

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讲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这段经典论述揭示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即理论不能代替实践,但是理论能够指导实践,理论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迸发出它的能量。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牢牢把握住了这条基本规律,一方面坚持理论正确,并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时刻重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讲道:“科学理论是我们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越学越觉得有信心,越学越觉得有力量。”[2]乡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用科学的理论改造农民、用系统的理论武装农民、用先进的理论引导农民。深入乡村我们会发现,农民在思想上逐渐摒弃故步自封的小农思想,他们通常会对各类新闻事件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并且对社会热点事件往往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见,农民群众有参与国家建设和自我提升的强烈意愿。我们应以此为突破点,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新闻时政,这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帮助农民群众牢牢掌握住理论这把“金钥匙”。

(二)有助于不断激活主体意识,端正价值取向

政府应引导农民觉醒自主意识,明确主人翁地位,这既是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农民主力军作用的必要保证,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3]发挥农民作用,关键是要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其消除“等靠要”的陋习和怠惰观念,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农村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封闭的小农经营模式被开放的市场经济模式取代,农业农村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随着互联网进村入户,各种信息、思潮蜂拥而至,传统道德遭受多元价值观冲击,其中就夹杂着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农民群众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导致信息识别能力有限,使得农民极易受消极思想影响,形成消极的价值观。这一现象给乡村社会转型和治理带来极大阻碍,这就需要乡村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警惕,尤其是当网络或者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引起广泛热议时,基层政府要及时挺身而出,系统地、全面地、客观地帮助农民厘清这些问题背后的本因;加强舆论引导,抵制错误思潮,端正价值取向,使其在错综复杂的网络世界和时事政治中为农民群众营造风清气正的精神世界。

(三)有益于提升市场适应能力,塑造大农业观

新时代,我国农业的社会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取代,这是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即大农业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就对何为大农业做出科学论断,“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大农业是面对市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4]。围绕大农业发展方向,党中央高屋建瓴,先后做出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乡村振兴战略等顶层设计。当然,这些政策措施要取得预期效果还需要广大农民群众与中央和地方政府同频共振,相向而行。但在现实中农民群众普遍表现被动,对相关政策知之甚少,在基层政府推动政策落地时无法与农民群众产生共鸣。因此,基层政府应配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使其落地生根,政策宣讲内容的设置应该充分迎合农民群众的社会需求,这是让农民群众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响应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化涉及观念的转变”[4]。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况且中国农民的小农思想已有数千年历史,可谓根深蒂固,要破解这一难题,简单的政策解读可能收效甚微。因此,基层政府要利用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方式,将众多政策综合,形成逻辑缜密、思路清晰的教学内容,再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娓娓道来,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成效。此外,农民群众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农业农村现状、前景等整体形势有了了解之后,农民群众会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政治意识薄弱

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体的政治意识从整体看还有待提升。一方面,基层党员干部对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够。基层党员干部是思政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开展工作中,他们更多的是充当命令执行者的角色,缺少主动把思想教育融入日常工作的意识。例如,在脱贫攻坚事业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狠抓物质脱贫,忽略精神脱贫,导致部分贫困地区出现“等靠要”的懒汉。尤其是当前乡村思政工作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这使得形势与政策这种时效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迫切需要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经常性地对农民群众进行教育。假以时日,定能取得润物无声、积水成河的效果。

另一方面,农民群众政治敏锐力和鉴别力有待提升。在信息时代,通过互联网,农民群众能够快速获取各种信息,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长期共存、相互激荡趋势日益显著。受文化、阅历和政治素养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民群众在判断当前形势和处理消极信息时很难揭开面纱看本质。农民群众在分析党的政策方针时,往往容易受自身主观意识支配,不能系统地、完整地、长远地分析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性。

(二)教学供需存在失调

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教育活动的成效往往受教育供需关系的影响,供需配置问题就是当前乡村思政工作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而问题主要在供给侧。

首先,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选择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在高等教育领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主要是依靠教育部每年提供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同时也会提供统一的教学资料,这在系统性教学上给思政教师很大帮助。相比较而言,乡村思政工作者在形势与政策宣讲过程中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导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存在随意性,极易忽略主要矛盾,并且在很多问题的宣讲上缺乏深度。“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部分宣讲人员忽略了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其选择的时政内容与农民切身利益脱节,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

其次,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手段和平台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农民群众与在校学生存在本质不同,但许多乡村思政工作者的教学手段仍然照搬高校教学模式,在乡村搞集中教学,这些方式对于自由成习的农民群体而言很难接受。乡村思政工作者在教学载体的选择上也普遍专注线下的开会、谈话等传统媒介,忽视多媒体时代的线上教育手段,而且农民群众的空闲时间比较分散难以集中,使用全方位的线上进行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将成为必然趋势。

最后,教育资源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当前乡村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还不成熟,专业的思政教师队伍尚未建立,绝大部分乡村思政工作者来自基层党组织、乡镇宣传人员等。就政策理论的宣讲而言,他们尚能应付,但要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时效性和综合性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另外,基层政府在资金配备和后勤保障上力度稍弱也是现实。

(三)社会环境复杂多变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民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中国乡村进入了转型关键期。在这个阶段,社会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总体向好但复杂多变的特征。

首先,不良思想普遍存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意味着科学思维、学习能力、知识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这也为封建迷信、“离农” 情绪、“轻农”情绪等不良思想长期存在提供了温床。这些思想的普遍存在影响深远,既可能引起农田荒芜、农村人口凋敝的问题,也极易导致农民群众在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或者其他教育中表现出漠不关心、毫不在乎,甚至存在抵触心理。

其次,社会结构变化明显。当前,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壁垒还未根本破除,农村劳动力“候鸟式”迁移也未得到根本改变,留守儿童、老人、妇女普遍存在,农村社会结构缺乏长期稳定性,表现出来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形势与政策宣传教育造成很大困难。

最后,在经济、政治、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关系和社会环境日新月异,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面临更多难题。尤其是在不同文化激荡中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在国际农贸市场上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做到公平竞争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乡村形势与政策宣讲中需要解释清楚的问题,这对开拓农民群众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农业国际观,主动融入世界市场至关重要。

三、提升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成效的对策

恩格斯曾经在肯定无产阶级政党向农民宣传科学理论时这样讲道:“在农民中宣传的成就虽然很令人振奋,但正是在这方面还应该做无数的事情。”[6]针对乡村形势与政策宣讲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现实挑战,现阶段我们应该在塑造角色意识、创新教学过程和立足农民群众现实需要等方面多做一些事情,借此突破困境,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优势,提升乡村思想政治工作效能。

(一)使命感召:强化角色意识,唤醒政治担当

讲政治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实现乡村振兴同样要求我们发挥讲政治的优势,加强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将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强化农民群众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主力军的角色意识,唤醒政治担当。

第一,讲清楚“三农”的相关政策,增强凝聚力。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 “三农”问题,其内容涉及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培育等方方面面,指明了每一阶段我国“三农”工作重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首次将乡村振兴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发展的普遍认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党对“三农”工作的正确领导。因此,把以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的“三农”政策作为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学习内容,不仅能使党的政策方针深入人心,让农民群众认识到党对“三农”的重视,而且能激活农民群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农业的战斗力。

第二,讲清楚“三农”的突出贡献,提升认同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群众作为革命的主力军,始终和无产阶级站在一起为实现社会主义浴血奋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节衣缩食为我国经济腾飞打下坚实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时期,小岗村民发挥首创精神,迈出了改革第一步,农民群众为满足城市劳动力需求甘愿背井离乡,肩挑背扛撑起改革事业大步向前等等。可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理所应当。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考察时就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因此,在开展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时,向农民群众讲清楚“三农”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所做的突出贡献,将有助于扭转“轻农”“离农”思想,增强农民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三,讲清“三农”的当前形势,激活责任感。乡村主体对“三农”发展现状缺乏清晰、准确和全面的认识是乡村振兴战略内生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开展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过程中,向农民群众讲清当前形势,深化农民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国家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农民职业化水平和农业竞争力水平等方面的认识,对于激活乡村主体主动承担乡村振兴战略重担的责任心显得十分必要。此外,准确分析和把握形势,也有助于塑造农民群众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大局观,促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均衡发展,帮助农民在农业农村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第四,讲清“三农”的光明前景,激发自信心。2019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时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在党中央高度重视、总体规划下,各级政府积极响应,不仅提供了日益完备的制度设计,而且也加大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从选派第一书记、选调生、志愿者,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多领域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在农业发展方面,政府倡导发展优质、绿色、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通过改革土地制度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用于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此外,从启动资金、税收政策等方面吸引返乡创业,职业农民数量日益增多。因此,向农民讲清楚未来农业农村的发展潜力,讲清楚农业农村能够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事实,这对于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信心意义非凡。

(二)有的放矢:立足农民实际,创新教学过程

第一,立足农民知识水平实际,创新教学语言。“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7]马克思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不具备阶级性,而是全民性的,但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群体或领域创造出一些只能本群体或特殊领域才能理解的同行话、习惯语以及极具特色的行文方式,这种非全民性成分的出现,不利于全社会成员的交流和沟通。乡村形势与政策宣传具备综合性特点,其内容涵盖社会各领域,在形势宣讲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词汇,政策宣讲的一手材料也往往是行文严谨的公文,而受众群体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群众,乡村思政工作者平铺直叙的教学模式,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乡村形势与政策宣讲过程中树立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多用“土话”和方言,少用官话和套话,尽量将专业词汇转化为农民群众听得懂、想得到、讲得出的语言。另一方面,乡村思政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从农民群众的兴趣点切入,运用语言艺术适当地将教学内容包装为既生动有趣、又不夸大其词的小故事,或者人物传记这类农民群众愿意接受的题材来进行话题讨论。

第二,立足农村社会结构实际,创新教育平台。针对乡村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特征和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及时性要求之间的矛盾,乡村思政工作者可以从创新教育平台和载体着手化解时空难题。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累计值47 042.9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期末值129 006.7万户[8]。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户增幅较去年有所降低,但增长速度仍然较快。互联网用户和智能移动电话用户激增的背后,是我国“三农”快速融入信息网络时代的表征。基层政府应借此机会加大投入,打造乡村思政教育网络平台,或者借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如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等自媒体作为乡村思政工作新媒介,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意义重大。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一方面,突破地域局限和群体差距,可以兼顾多数农民。另一方面,突破时间界限,学习者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教育者也可以及时发布学习内容、答疑解惑。此外,线下学习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不能忽略,如建立电脑室、订阅权威报纸杂志等等,都能为农民群众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开放共享的资源环境。

第三,立足工作人员短缺实际,拓展教师队伍。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理论功底、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全面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真正了解乡村的基础情况和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等等能力。可见,这对一名乡村形势与政策宣传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短时间配齐这样一支队伍难度较大。因此,在队伍建设上可以从注重个体素质转移到强调团队协作,做到“懂形势的人讲形势,懂政策的人讲政策”。首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让熟悉基层情况的党员同志担当先锋,示范引导农民群众加入学习队伍。其次,基层组织包括村委会、乡镇政府做好基础设施、物资供给等后勤保障。再次,各级思政工作主管部门做好整体规划,构建并不断完善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机制,使其成为乡村思政工作和基层治理的常规工作。最后,借用地方理论宣讲团队的力量。近年来各地高校、事业单位积极组建理论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发挥自己的理论优势,成效显著。因此,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及事业单位服务乡村思政工作的工作机制,也是扩充乡村思政工作队伍的重要举措。

(三)以人为本:着眼现实需要,注重指导实践

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事业一样,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思想引导的针对性。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解决农民群众的思想困惑,提高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思想觉悟和端正政治立场,这样才能使农民接收到新时代的思想,打破落后腐朽的观念。因此,在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从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事件和话题入手,结合当地“三农”发展实际,引导农民群众理性分析和探讨时事。在案例选择上尤其要重点选择与农业农村农民紧密联系的热点事件。例如,疫情之下的稳粮保供问题、生猪稳产保供问题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另一方面,在宣传效果的考量上突出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不能简单地将乡村思政工作看作是形而上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目标。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成败,不仅要看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更要看群众与收入水平相关的切身利益发展情况。在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中,一定不能离开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充分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通过帮助和引导农民群众充分认识“三农”在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竞争、认识新农民新技术新业态,激发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助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

四、结语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新型农民群众,准确掌握政策和认识时事将有助于开拓农业劳动者的视野、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世界、指引“三农”前进的方向。因此,在乡村思政工作中融入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加大乡村形势与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和资源投入,结合“三农”现实情况,立足“三农”发展需求,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构建常态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乡村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支知政策、晓时事、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群众队伍,将为政策落地、技术普及、生产发展及纯洁思想等提供强大助力。

猜你喜欢
形势思政政策
政策
政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助企政策
政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