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心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疼痛患者术后效果的影响

2021-02-08 13:31廖月凤吕慧谢可越黄兵
医学前沿 2021年19期
关键词:抑郁焦虑心理护理

廖月凤 吕慧 谢可越 黄兵

摘要:目的:探究强化心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疼痛患者术后的影响,以期为三叉神经疼痛患者提供更好的术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32例三叉神经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6例,两组患者均行三叉神经脉冲射频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结果: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三叉神经疼痛患者施行强化心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及抑郁状态。

关键词:三叉神经疼痛;焦虑;抑郁;心理护理;手术

三叉神经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不仅可引发患者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还易影响其咬或咀嚼功能,引发抑郁症、高血压等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需要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1]。目前,临床多采用三叉神经脉冲射频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虽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手术本身是一种侵袭性治疗手段,易导致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加重患者身心痛苦,同时还易诱发其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响手术疗效。因此,需要在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改善其负性情绪状态,才能改善其预后[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32例三叉神经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三叉神经疼痛诊断标准者;(2) 行三叉神经脉冲射频术治疗;(3)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2)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3)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调查者。本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LS2019-06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入院宣教,饮食指导,术前术后宣教及常规的心理护理。

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

(1)入院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准确评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分析其存在主要原因,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宣教,使其认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自身手术康复和疗效的正性影响。在(2)术前:利用现身说法、成功案例,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提升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帮助患者应对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

(3)术后:三叉神经感觉后跟切断后,感觉支配区包括面部及口腔粘膜的感觉会减退或消失,护理人员及时做好护理宣教,提示患者高度注意避免外傷、烫伤、冻伤。少数病人会出现轻度的面瘫,使病人进食不便,当进流食时容易从口角流出,护理人员应提早嘱咐病人在用餐时向健侧方向倾斜,保证进餐顺利。宣教食物的温度要适宜,不能过冷或过热,质量勿过硬、过稠,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防止咬伤。做好强化宣教和心理干预,从降低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限值为7分,高于7分表明存在焦虑、抑郁,且得分越高代表焦虑、抑郁状态越显著)。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调查发现, 三叉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7.8%~44.3%, 32.8%~36.1%【3】。强化心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心理的高度关注,护理人员运用行为认知疗法,心理暗示、支持性心理疗法及个性化的心理干预等方法,做好相关的疾病、手术、检查知识的宣教,使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医疗知识补充和心理引导,从而增强了治疗信心,减轻了心理压力。再加上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很好的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的状态。

强化心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接受的治疗方案,全面分析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性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并给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护理。研究发现,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可引发患者机体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应激反应,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通过给患者提供从术前至术后连续的强化心理干预,可有效消除或减轻其围手术期的负性情绪,从而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采用亲切、友善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提供个体化的心理疏导,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还能使患者感受到其被关注和爱护,从而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江君珍,毛雪萍,张峰.心理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恢复状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06):153-156.

[2]张前西,申文.C臂引导下结合电刺激定位应用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上颌神经痛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2):80-83.

[3]戴慧芳,朱烈烈,李海,等.心理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猜你喜欢
抑郁焦虑心理护理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