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培养中出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临床价值

2021-02-08 10:42张未婷高漫
医学前沿 2021年19期
关键词:病原菌

张未婷 高漫

摘要:目的 探讨探讨血培养中出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本院范围内,以2018年7月-2020年7月为时间节点,选取3277份血液细菌培养中的28例阳性标本患者的CNS情况,分析其菌种分布以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在28份CNS菌株当中,检出21例病原菌,7例污染菌;在老人与成人血培养样本当中,CNS对替考拉宁、庆大霉素、新生霉素的耐药性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四环素、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CNS菌血症样本有着比较高的污染率,所以在对是否是致病菌进行判断时,需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资料相结合;而在抗菌药物进行使用时,应对抗生素进行合理使用,防止抗菌药物的出现。

关键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培养;病原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实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多分布于人体皮肤的表面,通常不易引发感染。伴随光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且大量使用,以及侵入性诊疗方法的不断开展,使得CNS所致感染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现阶段,在引发血流感染的各种诱因中,CNS已成为其中的常见病原菌,但其在血培养当中,仍有比较高的污染率[1]。所以,对污染菌与致病菌进行正确区分,对于临床诊治尤为重要。本文围绕所收治的CNS血培养呈阳性的患者,与实验室指标、临床指标相结合,就其临床价值进行评价,现就此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18年7月-2020年7月间,选取在3277份血液细菌培养当中所检出的28份CNS阳性标准,其中,≥18岁,且<60岁为20例,≥60岁8例,17例男性,11例女性。

1.2方法

采用LABSTAR10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山东鑫科公司需氧瓶与厌氧瓶,开展血常规培养,抽取若干血培养,判断是污染菌还是致病菌。利用配套试剂开展初步鉴定,如果鉴定率<80%,不需要报告种名,都当作CNS来进行处理,各项操作均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来开展。采用MIC法实施药敏试验,对患者所用的各种抗生素药物进行检测,如苯唑西林、替考拉宁、新生霉素、青霉素及庆大霉素等。CNS对抗菌素耐药、敏感都将NCCLSM100-S9文件当中的具体规范当作标准[2]。判定病原菌、污染菌的标准:(1)对患者当天体温有无大于38℃進行采集,观察使用抗生素后病情有无物质;(2)去导管或者异物后,病情是否被控制;(3)进行多次血培养,明确是否是同一单种病菌,如果与上述一条相满足,即刻明确为CNS感染。(4)一套单瓶报阳,确认困难;二套报阳,不确定等;三套报阳便可明确致病菌。

1.3统计学处理

SPSS21.0处理数据,针对计数资料,用X2检验,若经比对,差异明显,由P<0.05表示。

2.结果

2.1CNS构成分析

在28例CNS菌株当中,5例人葡萄球菌,10例表皮葡萄球菌,4例路登葡萄球菌,其他2例。

2.2污染菌与病原菌检出结果对比

在27份CNS菌株当中,检出21例病原菌,7例污染菌,老人与成人的病原菌、污染菌检出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3老人与成人的耐药性对比

在老人与成人血培养样本当中,CNS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庆大霉素、新生霉素的耐药性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四环素、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葡萄球菌毒力强,实为临床化脓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比如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既往认为CNS有着较弱的毒性,但近年研究发现,在介入性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后,伴随细胞免疫功能以及体系的下降,CNS成为最典型且最常见的机会致病菌。本文围绕28例血培养CNS感染症患者,在所检出的菌种当中,多为表皮葡萄球菌,对此,需给予足够关注。有学者围绕50例CNS感染患者,观察其血培养结果,从中发现,检出率最高的是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与本文结果不一致,究其原因,可能与血培养方法、血培养时间等因素相关。尽管CNS已成为最典型病原菌,但求作为血培养当中的最主要污染菌,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无法明确其到底是血流感染的污染菌,还是致病菌。有报道围绕76例血培养CNS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即血培养污染组与血流感染组),且观察其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发现,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在对由CNS导致的血培养污染与血流感染的区分上,有着重要价值。在本文当中,成人CNS阳性患者的污染菌检出率较之老人,无明显差异,但成人CNS抗生素耐药种类较之老人,有明显差异,其中,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氧氟沙星有着最强的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没有耐药性。从总体来分析,成人组的耐药性较老人高,且耐药种类多。原因可能因为老人免疫系统处于持续衰弱状态,非常容易被葡萄球菌感染,而诱发CNS。

总之,CNS菌血症样本有着比较高的污染率,所以在对是否是致病菌进行判断时,需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资料相结合来评定;而实际使用抗菌药物时,需对抗生素进行合理使用,防止出现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段纯, 朱岩, 龙峰,等. 新生儿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种分布及耐药监测[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 14(11):1090-1092.

[2]袁红萍, 张霞军, 周文俊. 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性分析[J]. 中外妇儿健康, 2017, 19(6):12-12.

猜你喜欢
病原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比较
一种烟草细菌性病害病原菌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特点研究
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