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县建立高效统一应急管理体系政策措施研究

2021-02-12 09:05
时代人物 2021年33期
关键词:减灾灾害应急

李 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主要政策措施建议

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一是加强应急管理组织协调。调整完善各区县镇(街道)安全生产、消防、减灾、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各专项综合指挥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各级统一的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二是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立足新区综合应急服务,建设以应急指挥中心为中枢的应急指挥平台系统,形成贯通辖区的事故灾害应急指挥网络,实现监督预警、指挥调度、救援处置、灾害评估等功能。三是加强应急救援响应指挥。建立事故灾害信息搜集报告制度,理顺信息报告体制机制,提升第一时间获取突发事件信息的能力。

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一是健全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工作体制。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强化应急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自然灾害综合救助、应急救援统筹协调作用,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二是健全完善分类管理、分工负责工作体制。各专项综合指挥协调机构按职责分工抓好事故灾害防范部署、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专业化指挥、工作指导、综合管理和协调工作。三是健全完善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工作体制。明确区县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对事故和灾害的事权划分。

构建科学实用的应急预案系统。一是督促各区县镇(街道)构建与管委会衔接的各类应急预案,完善村(社区)处置措施,构建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层级、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二是尽快修订各区县镇(街道)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加强应急预案可行性评估,强化各类各层级应急预案衔接融通,进一步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战性、可操作性。三是强化应急预案演练过程管理,推进应急预案演练向实战化、常态化转变,提升应急演练质量和实效。注重应急演练分析研判、总结评估,发挥演练成果对应急预案的调整修复、改善提升作用。

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抗灾能力。一是优化灾害监测站点布局,强化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灾害早期预警工作,提高灾害预警能力水平。二是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加强灾害风险分级分类评估,建立区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综合减灾能力数据库。三是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城市低洼地段、下穿式立交、行洪河道和排水防涝主出口等薄弱环节蓄排能力,提高城市洪涝灾害防御水平。四是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基层工作。一是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开展“大学习、大调研”活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政治业务素质。二是加强应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建设,编制应急管理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三是加强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分行业领域,与应急指挥平台同步实施,建立应急管理专家资源库,打造专家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管理制度,四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增强不齐区域性中心乡镇(街道)消防救援站,优化布局,提升效能。组建乡镇(街道)应急队和村(社区)应急分队,基本建成以中心消防救援站为主,乡镇(街道)应急队和村(社区)应急分队为辅的“一主两辅”基层应急力量体系。

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健全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双预控”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双报告”制度,建立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三清单”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流程备案、销号和查询管理制度,对各类风险实现精细化闭环管理。

重点工程任务

森林草原防灭火工程。建立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立健全各自草原防灭火指挥机构,进一步理顺森林草原防灭火体制机制,切实提升新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水平。区县政府、各镇(街道)两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划分并适时调整森林火险区划,严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火源,加强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加强森林防火基层基础建设,加大防火通道、消防水池、监测设施、物资储备建设力度,夯实森林防火“六有”示范乡镇建设成果,推进森林防火扑救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加强森林火灾监控扑救指挥视频点位检测维护。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各级各部门要根据野外用火的规律和特点,持续加大防火宣传力度,构建形成全媒体滚动宣传、防火区域全覆盖宣传、城乡一体无死角宣传的浓厚氛围。

智慧应急工程。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立足于承担区县政府应对重大事故灾害总指挥部任务,建设全辖区一流水平的应急指挥中心和指挥平台,包括大屏显示系统、集中控制系统、音频扩声系统、应急通信网络、视频会议与图像接入系统等,支撑管理控制、指挥调度、视频会商、协同救援等关键业务,达到靠前指挥的效果,推动应急救援力量质的跨越。应急管理信息化突出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预报预警能力。整合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信息资源,重点推进功能全面的应急指挥场所、智慧协同的业务应用体系、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网络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尽快形成一盘棋、一张网的应急管理网络,构建科学先进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程。全面落实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对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致灾要素、承灾体分布及其历史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评估,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全面调查和评估新区重点地区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包括政府、社会和基层三方面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评估全区各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编制主要自然灾害分类分区域风险基础数据库和风险图,形成区县两级综合风险区划、灾害综合防治区划,明确自然灾害防治制定基准和确定布局。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风险普查长效工作机制,定期更新风险数据库和风险图,调整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

社会应急动员工程。持续推进安全宣传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安全防范意识,创新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11·9全国消防安全日”等各类安全宣传活动。有条件的街道要建设应急服务中心,提升全民公共安全意识和安全应急能力。制定基层应急机构和职责、工作机制、应急队伍、救灾物资、应急设施、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规范,推进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采取政府投资、政府引导社会投资、社会投资等方式,统筹考虑科普和体验式场馆配置,建设一个全辖区一流的综合性应急科普教育基地(安全体验中心),完善基地场馆教育功能,优化运营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应急避险、逃生自救、居家安全、防震减灾、公共安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等科普教育,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程。持续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施工与房屋、消防、矿山、危化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特种设备、工贸企业、大型娱乐场所、能源(电力、油气输送管道和城镇燃气)、水务、人员密集场所、农业农村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全面排查治理重大安全隐患。全面落实党政属地领导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全员岗位责任,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覆盖的安全生产责任闭环管理体系。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张清单”,推动整治计划落地落实,确保各项重点整治任务全面完成。

地震应急处置工程。整合全辖区周边监测资源,不断提高和完善现有地震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力争尽快实现社区、学校地震监测预警网络全覆盖。推进辖区内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乡结合部、城市基础设施、重大生命线工程等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和鉴定加固工作。注重各级各类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装备保障投入,配备必要的搜索救援、移动信息终端和个人保护等装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技术,提供地震速报、灾情速报、地震预警、地震烈度分布等防震减灾公共信息服务,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素养和能力。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区县应急委(办)、减灾委(办)、安委会(办)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注重总体设计,在制度体系建设、预案修编演练、突发事件防范应对、风险管理、救灾物资储备、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决策部署,督促检查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预案,细化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完善应急体系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切实履行职能职责,做到各司其职、责任到人。

加强机制保障。建立统一完备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与同级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建设配套管理制度,为工作推进提供坚强保障;完善项目管理,健全项目管理和专家咨询制度,强化第三方测评、检验和评估在项目检查、验收中的作用;加强绩效评估,建立应急管理项目建设与应用绩效指标体系;加强廉政风险管控,强化项目审批和管理各环节的记录、巡查、评估和管控。

加大经费投入。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应急投入长效机制,拓宽应急投入渠道,重点落实信息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应急救援能力提升、重点行业事故预防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探索转变预备费用管理方式,试行预备费用基金式管理,允许未使用完的应急资金逐年累积。

多元科研汇集。加强技术力量整合,推进与相关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信息技术领军企业的长期稳定合作;加强先进技术融合,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深度融合集成,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推进军民融合;加强全员应急管理素质培训教育,建立复合型、创新型核心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减灾灾害应急
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