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寒热错杂型)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1-02-23 12:46秦月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泻心汤流性半夏

秦月影

河南省通许县中医院内十科 475400

胆汁反流性胃炎指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引起胰液、胆汁等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1]。临床多见腹痛、腹胀、呕吐胆汁、体重减轻等症状,西医以抑酸护胃、促进胃肠道动力、结合胆汁等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理论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属“胆瘅”“胃脘痛”“痞证”等范畴,中医主张散结除痞、调和肝脾为其主要治疗原则,半夏泻心汤由半夏、甘草、党参、黄芩、干姜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平调寒热、消痞散结之效[2]。本文选取我院9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寒热错杂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2月胆汁反流性胃炎(寒热错杂型)患者9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9例。常规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3.84±11.25)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病程(2.36±0.69)年。研究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3.56±11.38)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2.41±0.70)年;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经临床表现、胃吸取物测定、胃镜检查确诊;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性疾病;合并其他胃肠道疾病;治疗依从性差;合并心功能不全;存在食管手术史;处于妊娠或哺乳期;恶性肿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根据病情两组均给予抗炎、护胃、保肝、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基础治疗。

1.3.1 常规组采用铝碳酸镁片(杭州益品新五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441)治疗,口服,50mg/次,3次/d。同时采用盐酸伊托必利片(辽宁新高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183)治疗,口服,50mg/次,3次/d。

1.3.2 研究组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药方组成:清半夏10g、黄芩10g、黄连10g、延胡索10g、大枣10g、太子参30g、白术30g、郁金18g、乌贼骨15g、瓦楞子15g、甘草5g、干姜5g。每日1剂,水煎煮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持续用药4周。

1.4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反酸、烧心及胸骨后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无胆汁反流,胃镜下胃黏膜完整光滑;好转:胃镜下胃黏膜组织炎症明显改善,胆汁反流减少,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无效:临床症状、胆汁反流无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好转+显效)/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2)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积分。根据患者胸骨后灼痛、反酸、烧心等症状无、轻、中、重程度,记为0、2、4、6分。(3)统计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皮疹、食欲减退、呕吐)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59%(χ2=4.346,P=0.037<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胸骨后灼痛、烧心、反酸症状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低于常规组的16.33%(χ2=4.009,P=0.045<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类型,多与胃肠动力不足、幽门功能不全、胆囊切除术、胃大部分切除等因素有关,其发病率占慢性胃炎的22.6%,未及时治疗可导致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3]。西医治

疗以抑酸护胃、结合胆汁为主,铝碳酸镁片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结合胆酸、保护胃黏膜作用,可有效修复、改善胃功能[4]。盐酸伊托必利片为促进胃肠动力药,能增强胃肠动力及收缩力,加速胃排空,防止肠道内容物反流,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且复发率较高[5]。临床逐渐将其研究转向中医方向。

中医理论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以寒热错杂型较为多见,病位在食管,胃脾升降失调、肝失疏泄、胆汁上逆而致病,故当从散结除痞、和胃补气入手,半夏泻心汤有调和肝脾、消痞散结之功效,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有望在其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6]。半夏泻心汤由清半夏、黄芩、黄连、延胡索、太子参、郁金、大枣、白术、乌贼骨、瓦楞子、甘草、干姜等药物组成,其中干姜、清半夏具有除寒辛温之效;延胡索可活血行气;黄连、黄芩具有泄热开痞、清肠润燥之效;白术可健脾化湿;乌贼骨、瓦楞子具有制酸止痛之效;郁金可行气解郁。诸药合用,共奏散结消痞、平调寒热、和胃降逆之效。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半夏泻心汤具有消炎利胆,保护胃黏膜,调节胃酸分泌,修复胃肠功能等作用[7]。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提示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寒热错杂型)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此外,治疗4周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可见,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寒热错杂型),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寒热错杂型)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泻心汤流性半夏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不同剂量配伍的三黄泻心汤总蒽醌含量比较研究
半夏入药多炮制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
半夏泻心汤治疗丘疹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