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

2021-03-07 00:03胡成胜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9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高校核心素养

摘要:核心素养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与修养,更是学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素质。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进程中,教师必须将思政课教学同核心素养培育有机结合,确定课程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削减传统教学手段对培养高校学生核心素养产生的不利影响,激励教师利用创新型思维与方式,实现思政课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任务,从而推动学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建设不可缺少的精英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学

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现代教学要注重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其综合素养,并非只局限在专业知识教授。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素养教育深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究其根本,主要因素养教育理念创新,对高校学生未来发展成长具有深远影响。基于此,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现代高校教育努力的方向。而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由此,教师要从教育氛围和实践教学活动入手,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以期更好培育学生思政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一)意识模糊不清

由于受到各方因素影响,思政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形成意识,然而此种将自我为主的意识存有模糊性,主要体现于两方面:首先,对思政核心素养目标以及教学三维目标缺少正确全面认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极容易混淆二者概念,将核心素养目标与思政教学三维目标化为等号,但事实上二者存有本质区别。从思政核心素养目标角度而言,其注重学科素养和思维的教育,主要目的是为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从教学三维目标角度而言,其即指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层次化教学,旨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其次,思政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也存有意识模糊问题,这种意识模糊,不但会对课程教学设计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阻碍课程教学顺利开展,只能在课程教学设计上呈现出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和重要性,但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却忽略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内容认知片面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政课教学主要囊括四方面,其一政治认同素养、其二理性精神素养,其三法治意识素养,其四公共参与素养。在这些内容中,政治认同素养要求提高学生敏锐力,理性精神素养要求增强学生科学力,法制意识素养要求激发学生自觉力,公共参与素养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现阶段,高校思政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和重要性,然而在对核心素养内容的理解上还存有片面性。首先,教师认为核心素养以培育学生理论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作为主导,忽略了培育学生情感素养和思维素养。因而,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只能掌握思政理论知识,未能对思政理论认识和道德情感形成认同感,阻碍了高校学生健康发展。其次,忽略了核心素养各个要素间存在的联系,在实践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会运用割裂要素联系的手段展开教育,这样既不利于核心素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作用的充分发挥,又限制了思政课堂教学成效进一步提升。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

(一)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在高校思政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明确自身在课堂中的引导者身份,改变以往将自我教学作为主导的现象,注重学生课堂主体位置,让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到思政课程教学活动中,从而强化学生思政核心素养。第一,思政教师可为学生营造开放式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大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培育其核心素养。譬如,在讲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知识时,思政教师要注重运用情景导入法,为大学生播放与公有制经济知识有关的幻灯片,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且,学生在观看相关幻灯片时,教师还要提出对应问题,如:公有制具体实现形式包含哪些?通过问题,让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与掌握的生活经验,展开激烈探讨。通过营造这种开放式育人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判断事实与总结经验的能力,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进程中提高自身思政核心素养,逐渐形成探索精神,从而为其日后自主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二)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所谓实践教学,就是对课堂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是帮助大学生记忆、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见,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占有重要位置。首先,增强课堂实践教学。在思政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融入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使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更加活跃,从而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从而培育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课内实践教学进程中,思政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模式开展实践活动。比如,现代学生更愿意关注娱乐新闻,对时政新闻缺少了解热情与兴趣,但时政新闻蕴藏诸多思政知识,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故此,思政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新闻联播”小节目,每节课安排相应学生评析国内外近期所发生的重要时政新闻,其他学生则要展开系统补充,进而提高学生对时政新闻的整体关注度,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积极投身于我国伟大事业发展建设中。第二,重视课外实践教学。伴随国内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第二课堂的教育地位愈发明显。因而,在开展思政课程实践教育时,思政教师必须明确第二课堂的价值和作用,将核心素养培育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获取答案,进而提高学生群体思政水平。除此之外,思政教师还要借助“两微一端”网络平台优势,通过创建微信群和QQ群,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摆脱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为大学生解答疑惑,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其鉴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继而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开展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对其成长学习具有重要价值。因而,思政教师要遵守深度教学原则,以了解学生思想和學习需求为基础展开核心素养培育。但要注意,核心素养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具体实践中存有部分问题。所以,为使核心素养培育和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教师必须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制定科学的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廖鹏.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1):105-106.

[2]徐颖,陈银春,陈长兴.思政教育视域下红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展望[J].林区教学,2021(12):29-32.

[3]张卓群,张红.“大思政课”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6):693-697.

作者简介:胡成胜(1972.10),男,汉族,河南息县人,南阳师范学院,哲学硕士,讲师,从事冯友兰哲学、中国古典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高校核心素养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