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3-08 14:46张海涛尹航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耐力体能训练身体素质

张海涛 尹航

(长春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部 吉林 长春 130117)

引言

体能训练是提高学生体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关键,高校在开展体能训练教学时,应结合具体训练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设计,从而优化训练模式,创新训练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训练效率。

1、高校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1.1、体育设施不全

目前在我国高校体能训练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便是体育设施不完备。高校通常拥有不错的训练场地,但缺少配套的体育设施。比如,像足球、篮球、排球和羽毛球这些器材,学生只有在上课时才能使用,课后较难接触。体育器材的使用限制与课堂内容的脱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的断裂,阻碍学生自主进行课后体能训练的意愿。长久下来,便打消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不利。

1.2、课时设置方面

家长、学校、社会群体更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课成绩排名,对体育课的关注很少,学校安排的体育课和训练时间也非常有限。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体育课程安排,建立科学的体育课堂考核机制,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能达到有效锻炼。高校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课后在家,体能训练机会非常少,而目前的考核机制并不能有效展现学生体能的强项和弱项,导致学生出现身体素质低下问题却不自知,学校一定要加强学生体能素质的培养,必要时增加体能训练的课时和考核机制难度。

2、高校体能训练存在的对策

2.1、提高学生体能训练的积极性

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在组织训练的过程中,要将训练的项目明确而清楚地做好讲解,科学系统安排课程,让学生由简入难展开学习,运动量由小到大增进,训练动作和技巧先分解再组合。让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爱上体能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训练项目,由从前单一式的捆绑教学转变到趣味性创新体能训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着装以及行为模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这种趣味性训练,往往使学生更能接受,更有信心参与到体能训练中来。

2.2、优化体能训练方法

(1)提高速度的方法。

针对大学生展开的体能训练,较多重视速度的训练。教师要结合动作技巧锻炼学生的应变速度。比如,在针对足球运动技巧的锻炼课程,反复设计带球、传球训练,能够提升学生奔跑的速度力,又能相应地提升球技。

(2)提高耐力的方法。

同时,也要加入耐力训练,耐力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肺活量和身体输氧能力。教师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负荷的训练方式,依照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情况,安排身体能够接受的负荷强度。例如,篮球训练过程中,让学生反复练习快速运球上篮、往返带球,再增加强度,提升学生耐力。

2.3、合理安排体能训练课程

此外,也要注重锻炼时长的增加,适当地根据学生的体能表现逐渐增加训练课时,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比如,适当增加一些体育课,能让体育教师有更多机会指导学生,学生的体能在阶段性时间内得以高效提升,对学生的训练起到有效促进作用。有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学生可以在校内平台打卡的机制,但训练内容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学生如果盲目练习,掌握不好训练量和训练技巧,有时候还容易使身体损伤,更容易丧失训练兴趣。因此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训练十分必要。因此学校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开展体能训练,也应当为学生提供这种机会。

2.4、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校体育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主要是在体能训练内容和教育思想上的革新,增强责任感与事业心。体能训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体育教师要学会采用创新体能教学方式,学习和研究与体能训练关联的心理学以及运动心理学内容,丰富自身的知识系统,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的体能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安全第一为原则,合理科学地安排训练强度。对于有高强度训练要求的同学,需采用一对一的教带方式,实时关注学生的训练动态。教师应当始终注重对学生思想上的灌输和培养,最终达成提高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目标。

3、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结合高校体能训练教学实际,分析了提高体能训练水平的措施,作为高校体能训练教师,应积极学习先进的体能训练方法,有效的应用到体能训练课堂,为学生体能提高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耐力体能训练身体素质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