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2021-03-11 00:08李东槐
天府数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李东槐

摘 要:自主学习课堂的建构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践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自我展示,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带动学生参与.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思维的良好习惯,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带动教学发展的整体进步.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核心素养;课堂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来开展数学教学课堂,转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误区,带动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既有助于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有效建构,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践行课堂学习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利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高质量人才,满足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来说,其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教学课堂上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为了满足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学习内容.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实现教学课堂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契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养成学生对于问题学习和解答的欲望,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学习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教师以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引入相关教学内容,高斯在7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去上学,10岁时学校开设了一门叫做算术的学科,在此之前学生们都没有听过这门课,在课上老师请各位同学计算从1到100的加和是多少,这令很多同学都陷入了思考,但是高斯却很快做出了这道题目,令老师惊讶不已,这时教师话锋一转,问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办法能够又快又迅速的做出这道加法题目呢?听到老师没有讲完的故事,大家一方面好奇高斯是怎样做出来的,一方面也想向高斯一样又快又准确的做出这道题目,纷纷开始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对所接触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形成发散式的思维,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思考,学生纷纷开始跃跃欲试,这时有学生主动回答说:“老师,可以先将1和100加起来,2和99加起来,以此类推,一共可以加出50对和为101的数,通过求积的方式算出最后的结果”.听到学生的回答,老师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你可以和大数学家高斯相媲美了,在他10岁的时候他就是想出了这个办法,并成功地让老师为之骄傲”.通过创设这个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到所学教学内容中:“同学们,通过这个小小的题目我们能够感受到即使是简单的加法计算问题,也会有更加简便的办法,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和学习,数学家高斯在年龄尚小并且缺少计算基础的情况下,运用简便的计算办法掌握了学习内容,因此我们也应该迎头赶上,今天我们通过这个方法来推导学习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教师通过设计教学问题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既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也能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中,学会解决问题.创设教学问题情境是建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也是践行教学内容由为什么到怎样做的有效推动,因此数学教师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

二、鼓励学生自我展示,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一般以课程内容讲解作为主要内容,再加上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因此教师很少会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学生也习惯于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完全按照教师的教学任务来实践学习.从短期来看对于学生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从学生的长期成长来看缺少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自己,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还可以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自主探究进行学习.

在学习研究“集合的概念和性质”的知识时,教师通过请学生上台展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首先教师通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简单的方式帮助导入集合概念,帮助学生走进集合,了解集合,接着借助教材和预习内容,请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上台进行问题的解答,例如“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哪些?”“判断1、、、、0.5这几个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吗?”等等问题,学生们在思考和讨论后给出自己的答案,小组之间可以通过竞争积分的形式来参与,在此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在每轮中互相交替上台,积极思考问题,为本组的胜利而努力.在此过程中不同学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够帮助学生收获一定的荣誉感,同时有的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汇总没有思路,小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小组的每位同学都参与.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参与感,才能有意愿、有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让数学课堂变得更有意义.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带动学生参与探究.

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在于教学手段更加多样,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实现对于教学问题的直观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学生在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参与感,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的践行自主学习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展现.同时多媒体设备配备有电脑、音响等多样的设备,能够提供课堂方便快捷的使用体验,学生也能感受到更加丰富的教学信息.

例如在学习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内容时,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二次函数的图像,并且通过动态视频的形式演示函数曲线的变化,借助学生对于二次函数图象的认识,进一步探索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使学习呈现出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二次函数的曲线展示来说,通过运用多媒体能够帮助教师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对于学生学过的知识点的回顾,并且动态曲线的形式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方向,借助曲线的变化方程的根也随之变化.由此可见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学习内容,学生也更容易被教学内容所吸引,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学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之一在于对于学习手段的接受和运用,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多媒体获得新的学习体验,还能够动手操作,在多媒体上画出相应的图形,感受數学的魅力.教师通过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教学课件和学习资源,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应该并行不悖,共同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服务.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其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经常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训练,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汉卿. 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模式的构建[J].才智,2010(3).

[2]王成丽. 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2).

[3]胡继成,胡继巍,张迎寒. 新课标下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3).

3664500338230

猜你喜欢
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