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1-03-17 22:09杨俊格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整本书书籍习惯

杨俊格

摘 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的指导,同时还要通过阅读方法传授、课堂活动等形式,让语文教学正常有序地展开,使学生在这其中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更好地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2.003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民阅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这种大环境下,针对小学阅读来说,更应该培养学生爱阅读、好阅读的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本所要掌握的技能。纵观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来说,在课堂中所培养的阅读能力与新《课标》所要求的能力还有一定差距,这也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寻求新的方法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一、整本书阅读意义

读整本的书能够让学生完整的串联起一个故事,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此同时它还可以锻炼学生集中注意力,让他们在这其中丰富自身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让他们学会思考,在阅读中锻炼属于语文的相关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说,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的特征,又可以培养小学生对汉语文字的应用能力。但语文学科更重要的是育人功能,阅读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徜徉在文学的世界中体会阅读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将会成长为一个热爱读书,拥有丰富知识与情感的人,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帮助学生们成长为一个有知识、有素养、有目标的人。

二、整本书阅读内容的选择

1.孩子是否喜欢

选择整本书,首先要确定的是孩子是否喜欢。因为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步,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天性爱玩坐不住,所以只有让他们对于整本书产生兴趣他们才会更好地进行阅读,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会喜欢一些故事性较强的作品。比如一些童话故事、神话传说,非常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议论文章,则难以让孩子们有兴趣读下去。教师选择的整本书阅读内容应当符合孩子们的兴趣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才能够让他们从阅读中收获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有用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特点和年龄特征,选择符合他们的优秀作品。

2.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对于整本书的推荐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考虑到一起,选取一些与课文联系紧密的书籍,进而起到铺垫作用。不同时期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有较大差异,不同年级所需要学生掌握的学习内容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有很大不同,因此整本书阅读活动应当保持与教材的结合。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选择一些能够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作品,对作品的写作背景、人物的生平介绍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着重的解读,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作品的深刻内涵,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并进一步提高阅读效果。

三、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

1.整本书阅读要有阅读计划

由于学生处在小学阶段,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教师从中进行引导与帮助。可以帮助他们制定相关的阅读计划,每天都有对应的阅读小目标,由浅入深,逐步递增,让他们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通过长时间的坚持,他们的阅读就会有目的与方法,进而更好地进行阅读。笔者认为,整本书阅读计划应当由激发兴趣、阅读过程、点拨提高三个阶段组成。以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和兴趣为前提,制定每天的阅读计划,鼓励学生与老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协作,有计划的完成一部完整的书籍阅读。如六年级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是本学期的一项要求,但这部书人物众多,篇幅较长且情节复杂,不同于学生们以前读的短篇故事,需要他们大量的理解和记忆,并且这部书表达的情感值得学生们去钻研。为了让孩子们有序开展阅读活动,真正吃透这本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包括时间、阶段以及阅读记录和阅读笔记的撰写。最后,在全班完成这本书的阅读之后,结合具体情况和学生的阅读计划,让他们围绕人物、围绕情节,谈想法、谈认识、谈情感,增强学生阅读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真正让他们从这本书中受益获得有效的知识。

2.科学引导,发展个性化阅读

考虑到每位学生个体化差异的不同,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考虑,教师在进行书籍的选择中应当尊重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此更好的投入进去,体验到阅读的快乐。读书并不是一件无师自通的事。相反,只有教师科学的引导,教给学生们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够让他们从书籍中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真正提高他们的能力。过去我们提倡的自由阅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自觉和兴趣,但这种方法缺乏约束力,一旦孩子们丧失兴趣或者兴趣点转移到了其他事情上,那么想要完整的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这正是整本书阅读所面临的最大难点。学生们很难在这种自发的阅读活动中获得系统的知识,整本书阅读意味着内容更多且更连贯,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使孩子们的阅读变被动为主动,认识和把握阅读规律与方法,从自在状态上升为自觉状态,才能够挖掘出作品的人文内涵和文学价值,不需要学生们劳神费心地去胡思乱想,而能够从书籍中获得真正有用的东西。

3.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兴趣

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和家长是在学生生活中接触到最密切的人,因此教师和家长更应该从自身出发为学生营造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读书范围。在学校中,教师可以创新课堂模式,让整个阅读变得丰富有趣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之中,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阅读课和一些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们在一起读大家喜欢的作品;还可以组织一些书籍分享会、图书交流会等课外活動,让孩子们互相分享和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书籍,鼓励他们向同学们讲述自己的读书故事,或者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的内容梗概,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还能够营造和谐向上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家中,家长可以从自身进行要求与监督,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一同进行阅读,在家中营造一种阅读的气氛,让孩子自觉的参与其中,去畅游在书籍的海洋之中,从而感受阅读的快乐。那么这样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将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这不仅能够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将成为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4.结合实际情况

在每个班级中,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都大不相同,这也就会出现个体性,因此教师就需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去进行书籍的选择,让他们通过阅读,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提高,效率的提高也会让他们阅读到更多种类的书籍。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他们的阅读兴趣、认知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注重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发展,收获到乐趣与知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应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性格活泼开朗,但是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和转移,阅读一整本书难度较大,应当选用一些生动有趣的作品去阅读,结合插图和故事激发起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帮助他能够阅读完一整本书。而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识字率也更高一些,在选择读书内容时,教师可以加大一些难度,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追求多样化的阅读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读一些中外名著的儿童版,甚至去读原著,丰富学生的认知,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优化孩子们的阅读体验。

总之,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多方进行努力,学生自身要提高对于阅读的认知,不要认为是一项任务,而是真正去热爱阅读。学校则要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设立图书角等让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阅读。教师则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更适合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计划,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对于家长则是要约束自己,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应该从长计议,从实际出发研究出更适合孩子的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 虞跃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华夏教师》2019年第29期。

[2] 宋丽娟《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新课程》2020年第40期。

3896501289525

猜你喜欢
整本书书籍习惯
鲁迅与“书籍代购”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上课好习惯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