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参与社区社会治理之心理服务研究

2021-03-18 10:14蔡韦龄
关键词:居民心理健康社区

冯 伟,蔡韦龄

(阳光学院 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已内嵌到社会治理之中,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织,社区心理服务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开展社区心理服务,促进社会公众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能为各项具体社会治理措施的顺利实施和执行提供心理保障,建立良性的心理基础[4]。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已明确提出继续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的转型发展,鼓励地方高校积极探索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联盟。因此,高校与社区心理服务融合互动,既符合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导向,又为高校的发展拓宽思路和方向,互利双赢。基于此,本文从社会治理的视角,阐述了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的必要性,进一步基于社区居民心理服务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出相应结论,最后提出了高校参与社区社会治理之心理服务的1+2+x模式建议。

一、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的必要性

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能充分发挥高校的相关专业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公众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各项具体社会治理措施的顺利实施和执行提供心理保障,建立良性的心理基础。[4]

(一)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是社区社会治理有益补充

2018年10部门印发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在城乡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具体要求和试点城市,近几年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建设:一是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传播,全方位、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服务;[5]二是根据地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探索符合地方的特色心理服务模式。[6]在社区心理服务大力加强和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和困境:一是从事社区心理服务的人员大多是社工机构的社会工作者、街道相关调解人员或兼职的学校心理学教师等,能够提供心理学帮助和指导的专业从业者相对较少;二是社区心理服务的活动参与者基本集中在老人、儿童等易得群体,未显现出全区育人的效果,社区心理服务的受益面较狭窄。三是社区心理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心理健康普及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大多是讲座、心理沙龙等,社区心理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7]有鉴于此,高校在参与社区心理服务中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

(二)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是自身发展必然趋势

2018年10部门印发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将高校心理教师、心理学专业学生等纳入心理服务队伍之中,[8]参与社会服务已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于高校而言,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是高校的使命和担当,是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体现,且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参与地方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应用型高校自身发展的必要选择。于专业发展而言,师生参与社区心理服务,建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明确学科的应用场景,学生能够及时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教师能够在教研方向上更贴近社会实际需求。而且,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具备独特优势。首先,是设施设备优势。高校拥有丰富的图书、专业心理实验室和标准规范心理咨询场所等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周边社区居民的心理服务需求。其次,是人力智力资源优势。高校师生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优势明显,能为周边社区心理服务提供人力和智力资源。最后,是知识资源的优势。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名师讲座、网络课程、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等均可向外开放,共享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知识学习的渠道,满足部分社区居民对心理知识的渴求,提升居民的心理素养。因此,在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视野下,高校参与到社区心理服务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在文化引领中协同共建,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社区心理服务的困境。

(三)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是当前社区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需求

到2020年底,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已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阶段,而现代化的根本在于人的现代化,基础就在于每个人都要有健康完善的人格。不可否认,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明显提升,生活节奏的显著加快,社区居民大多面临着学习、工作、生活、家庭等各种压力,心理上自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或问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对于心理健康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大,社区心理服务便应运而生。关注社区居民的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真正触摸到社区居民的内心变化,做好数据采集、舆情收集和价值观引导作用已是势在必行。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能分析社区居民不同群体心理健康的需求,采用多种心理辅导的形式,走进全体社区家庭,以预防为主,兼顾心理辅导和咨询,既可增强个体和社区整体的心理抗挫折能力,又可推动心理服务更加深入和有针对性地进入社区居民的家庭之中,构建完善的社区心理服务体系。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在实现增强居民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方面贡献一份力量,能让社区居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社区居民心理服务需求调查及分析

社区心理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服务内容要符合居民实际需求。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社区居民心理服务需求,总结归纳社区居民心理服务具体内容,为提出切合居民需求服务模式提供依据。

(一)问卷设计

采用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参考相关研究设计。[9]调查内容包含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职业类型、文化程度;选取东部沿海某省会10个城市社区,根据社区居民年龄阶段,采用分层随机取样,其中青少年(12-18岁)152名、青年(19-35岁)146名、中年(36-60岁)153名、老年(60岁以上)149名,共600位居民参与本次调查。问卷由心理学专业师生深入社区现场发放,现场回收。调查问卷的主要问题设定如下:

1.社区心理服务专业化需求,包含服务人员和服务场所的专业性,服务人员专业性需求从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心理素质四个方面进行调查;服务场所专业性主要从规章制度、设施设备、装修风格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2.社区心理服务内容需求,主要围绕居民常见的心理困惑设定,涉及恋爱婚姻、人际交往、自我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和家庭教育五个方面。

3.社区居民心理知识获取途径,包括线下心理健康活动(讲座、沙龙)和心理科普宣传(宣传海报、宣传折页或手提袋),线上各种媒介推送(微信推文、微信群、微博)以及亲朋好友提供信息三种途径。

4.社区居民寻求心理服务的影响因素,主要从金钱、时间、地点和外界压力四个方面进行调查。

5.社区居民乐意接受的心理服务场所需求情况,主要涉及社区自备的心理咨询室、社会机构相关的心理咨询机构、各级各类院校的心理咨询室、所在单位的心理咨询室四个场所。

6.社区居民心理服务具体方式的需求情况,主要涉及讲座、科普宣传、团体心理辅导三种方式。

(二)调查结论

回收有效问卷578份,回收有效率为96.3%。对问卷调查的各维度进行居民需求度的百分比分析,结果如下:

1.社区居民对于心理服务专业化需求程度较高。社区居民最为关注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自身的心理素质,83.4%的居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80.4%社区居民认同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丰富知识储备的重要性;80.2%社区居民认同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性;78.9%的社区居民认同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首先需要发挥高校心理学专业师生团队成员的专业性,提高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2.不同群体社区居民对心理服务内容的需求存有差异。居民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方面,85.5%的社区居民需要自我身心健康问题的心理服务;78.5%的社区居民需要人际交往技能技巧方面的心理服务;77.5%的社区居民需要恋爱婚姻经营维护方面的心理服务;74.7%的社区居民需要家庭教育相关内容的心理服务;71.3%的社区居民需要职业发展问题的心理服务。不同年龄段居民在具体服务内容的需求上也存有差异,具体表现为:青少年群体更为关注职业发展和自我身心健康问题,青年群体更关注恋爱婚姻和自我身心健康问题,中年群体更为关注家庭教育和恋爱婚姻问题、老年群体更关注自我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问题。因此,心理服务需求存在个体差异,只有设立多层次、多面向的心理服务内容,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3.网络媒介是社区居民获取心理知识的首要渠道。社区居民获取心理知识的途径和渠道较多,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是居民获取心理知识的首要途径。调查显示,有88.6%的社区居民通过线上媒介的微信推文或微博获取心理知识;有80.1%的社区居民通过社区或单位的宣传海报了解过心理知识;有72%的社区居民通过心理科普宣传活动,如发放宣传折页、发放手提袋等方式了解心理知识;有43%的社区居民通过参与专家讲座、心理沙龙等心理健康活动获取心理知识;还有34%的社区居民通过亲朋好友的沟通交流获取相关信息。由此可见,网络已成为社区居民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媒介,通过线上的形式开展一系列心理服务已是大众所需。

4.费用是影响社区居民寻求心理服务的首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80.6%的社区居民在寻求心理服务时首要考虑的是费用问题;75.4%的社区居民认为外界压力是其寻求心理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79.6%的社区居民在寻求心理服务时受限于时间;65%的居民认为地点是影响自身寻求心理服务的因素。可见,费用是阻碍社区居民寻求帮助的障碍因素,表明心理服务要得到普及须通过公益的方式嵌入。

5.社区居民最乐意接受的心理服务场所是社区或街道的心理咨询室。社区居民在服务场所的选择上,更多地从便捷性角度出发,86.2%的社区居民选择社区或街道的心理咨询室;82.4%的社区居民选择社会心理咨询机构;40.8%的社区居民选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36.2%的社区居民选择单位心理咨询室。因此,社区或街道心理咨询室要成为标配,同时需要将此硬件设施充分利用,让咨询室活起来,动起来。

6.社区居民最喜爱的心理服务方式是团体心理辅导。社区居民在心理服务具体开展方式的选择上,调查结果显示:89.3%的社区居民选择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81.7%的社区居民选择了在社区进行心理知识科普宣传;78.5%的社区居民选择了心理知识讲座的方式。由此可见,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居民喜闻乐见的心理服务方式,可在具体实施中重点设计和开展。

三、高校参与社区治理之心理服务的1+2+x模式构建

在社区居民心理服务需求和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的调查结果基础上,建立1+2+x高校与社区融合互动的双赢模式,即一个中心:社区心理服务中心;两条路径:线上+线下;1区1特色的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的模式,如图1:

图1 高校参与社区治理之心理服务的1+2+X模式图

(一)成立社区心理服务中心,完善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的保障机制

1.形成两支队伍,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心理服务人员专业化需求。两支队伍:一是组建社区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二是培育社区心理服务工作者队伍。社区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由高校心理学及相关院系或专业、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师生共同组建的志愿者团队,教师团队主要负责指导引领工作,学生团队主要负责方案的设计和执行。社区心理服务工作者队伍主要由对心理服务感兴趣的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组织人员、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由高校专业教师对其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育社区心理服务工作者队伍,由他们来组织宣传、推广心理服务工作。两支队伍共同服务于社区,通过在社区或街道的心理咨询室开展系列活动,让社区咨询室活起来、动起来,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2.形成以社区心理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质量需求。就高校内部而言,重要职责是培养专业性强且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应结合学科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形成以社区心理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系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助力学生的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需围绕培养和训练学生社区心理服务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设置。专业素养部分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通晓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认识心理学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专业技能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基本应用技能;人员心理测评的应用技能;设计、实施和评估特定群体的心理辅导方案的应用技能等等。

3.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建立社区居民心理服务课程包。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心理服务心理服务需求的个体差异性较大,需要设立多层次、多面向的心理服务内容来满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在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的具体内容方面,针对居民的共性需求设置面向全体居民的服务课程包,针对特定群体的特定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课程包。共性需求服务包含建立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科普、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测评,以及情绪管理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耐挫抗挫能力、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调适等为主题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等系列服务;个性需求服务主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服务需求分别建设,比如:(1)社区老年群体心理服务课程包设置。调查结果显示,老年群体更关注自我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问题,且团体心理辅导是居民最乐意接受的心理服务形式;老年人心理的研究表明,孤独感、低价值感是社区老人最突出的心理问题,团体心理辅导是解决老年人孤独感,体验价值感的有效方式。[10]通过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使老年人和团体成员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愿意更多的分享感受,体验接纳和尊重。因此,针对老年人的心理服务,以团体心理辅导形式为主,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沙龙等形式为辅。在具体的主题和内容设置上,根据老人所处的状态设计不同类型的团体辅导方案。比如针对空巢老人,设计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老年人在团体中的表达、倾诉、倾听获得情感支持,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系统;针对随迁老人,设计以社区融入和社区适应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老年人在团体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寻求适应自我状态的方式,最终融入随迁的社区氛围之中。通过一系列心理服务帮助老人避免孤独,克服“无价值”的心理体验。(2)社区中年群体心理服务课程包设置。中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期,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调查显示,中年群体更为关注家庭教育、恋爱婚姻、职业发展问题;研究表明,中年时期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及自我的变化,较易产生消极情绪而常陷入心理危机之中,心理服务在应对中年危机问题上有显著优势。[11]因此针对中年人的心理服务需求,主要围绕家庭教育、恋爱婚姻、职业发展三个主题设计形式多样的社区心理服务方案。通过定期举办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内容为主题的讲座沙龙、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等,帮助中年群体的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如掌握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处理技巧,学习适合儿童的教养理念,构建和谐温暖的家庭气氛等。(3)社区青少年心理服务课程包设置。调查显示,青少年群体更为关注职业发展和自我身心健康问题;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是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转折期,青少年需要面对学习、情绪、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12]。因此,针对社区青少年主要应围绕学习、情绪、自我意识、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主题设计形式多样的社区心理服务方案。如通过同伴教育法,同伴之间取长补短,彼此赋予正向的心理力量,引导社区青少年形成互帮互助,互相激励,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二)线上+线下两条路径,全方位满足社区居民心理服务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已成为社区居民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网络平台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心理服务的同时,也可更有效地进行心理科普宣传教育活动。[5]线上与线下心理服务相互配合、相互渗透,是解决目前社区心理服务困境的有效途径。同时,网络平台可以让社区居民在寻求心理服务时,隐私得到更好的保护。一些居民迫于外在评价的压力,对面对面心理咨询存有戒备的居民,可通过线上心理咨询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在当前社区心理服务人力和物力不足的情况下,网络平台更能体现其优势。线上主要是通过社区心理服务APP、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心理健康资源共享、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行为调查等。通过微信群和社区居民交流互动,增进心理服务人员与社区居民的情感联系,建立良好的关系,为线下深入开展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做准备。线下主要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重点人群建立的课程包开展心理服务,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

(三)1社区1特色的社区心理服务模式

我国社区类型多种多样,对社区心理服务的要求也各异,心理服务的具体开展方式也要有所区别。面对多元的社区类型,没有一套通用于所有社区的心理服务模式。各个社区都要根据社区特点,探索适用于本社区且富有特色的心理服务模式,即1社区1特色的社区心理服务模式。因不同的社区人员组成结构不同,有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的社区,有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社区、有退役军人占比较高的社区等等。对应各社区的特殊需求,需设置社区心理服务独特的服务模式。例如:对于退役军人占比较高的社区,以实现军人自我价值感为导向,以形成多元社区治理为目的,通过一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退伍军人个体凝聚起来,激发退伍军人荣誉感与使命感,平衡退伍老兵的心理落差感以及在家的孤独感,丰富军人的退伍生活,让退伍军人群体在社区自治、社区氛围中体验自我价值,提升自我价值感。

综上所述,高校参与社区心理服务,能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发挥心理学专业人才优势,形成共建、共治和共享的社区心理服务模式。一个中心建设的两支队伍为社区心理服务提供人力智力保障、设置的专业课程体系保证心理服务的专业性、设计的心理服务课程包满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线上平台的便捷性、普及性和自主性,保障居民随时随地享受全方位的心理服务;线下系列活动让心理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让社区或街道心理咨询室活起来、动起来;1社区1特色的针对性服务,让心理服务接地气,合民意,暖民心。希望通过1+2+X社区心理服务的模式,培育居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猜你喜欢
居民心理健康社区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