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维修中的应用及跟踪检测

2021-03-21 07:05罗维昆高宏刚张斌王永宁
中国建材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技术指标甘肃病害

罗维昆 高宏刚 张斌,3 王永宁,3

(1甘肃柳敦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甘肃 敦煌 736200;2甘肃恒路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3甘肃省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30)

0 引言

在众多养护技术手段中,就地热再生技术可修复路面4cm以内的各种路面病害,可节约30%-50%的路面铣刨或路面维修成本[1]。自20世纪90年代,该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2-4]。

近年来,国内对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工艺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大量研究。张成帅等结合工程实际对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及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发现就地热再生技术整体应用情况良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5-6]。李俊等通过路面钻芯芯样对就地热再生路面状况进行评定,结果发现,就地热再生路面芯样劈裂强度低于铣刨冲铺路面[7]。席志荣通过就地热再生在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实现路面材料的循环利用[8]。

综上所述,研究者对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应用,但对就地热再生技术后期持续跟踪检测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就地热再生路面持续三年的跟踪检测分析,为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关键技术提升及应用奠定理论与技术支撑。

1 项目概况

G6京藏高速在甘肃境内由刘白段(刘赛柯K1413+156-白银K1523+600)、白兰段(白银K1523+600-兰 州K1581+600)、兰海段(兰州-海石湾)段组成,全长282.5km。通过对G6 京藏高速维修段路况现场调查及采用人工配合智能道路检测车方式采集数据,结果发现,主要病害为纵、横向裂缝,龟网裂,轮廓标失效及路缘石松散、破损等病害。结合现场调查、路况检测情况对SK1413+156-5K1419+125、XK1413+156-XK1430+350段局部病害处治后进行4cm就地热再生功能性修复养护,处治宽度8m。本项目就地热再生混合料中新集料的掺配比例拟定为25%,混合料级配结构按照AC-16进行设计,再生剂掺量为旧沥青含量的4%。施工时具体掺量根据施工生产配合比确定。

图1 路线位置图

2 现有路面情况及跟踪检测

2.1 现有路面检测结果

自路面维修后,前后三次对路面状况进行跟踪检测,部分检测结果如图2-图4所示。

由图2-图4可知,路面整体状况良好,2019年路面局部出现横向裂缝,且2020年新生较多横向裂缝,横向裂缝基本为10m/道,未见纵向裂缝,2021年新生部分纵向裂缝,但裂缝的整体数量较原路面有所减少,所以新技术对原有反射裂缝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对微裂缝起到了抑制作用。

图2 2019年6月检测结果

图3 2020年3月检测结果

图4 2021年1月检测结果

2.2 现有路面路况评定

通过智能道路检测车对就地热再生路面进行路况评定,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路面状况检测结果

由图5可知,路面技术指标评分逐年下降,但均在90分以上,为优,说明就地热再生路面整体状况良好,该结果与现场实际调研情况一致,显示就地热再生路面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2.3 现有路面技术指标

根据路面检测规范对就地热再生路面进行持续三年的跟踪检测,现场技术指标检测内容主要包括路面平整度、渗水系数、构造深度、车辙深度四个方面,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运营以来各试验段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要求,见表1-表3所示。

表1 2019年检测结果

表2 2020年检测结果

表3 2021年检测结果

由表1-表3可知,路面平整度、渗水系数、构造深度均满足试验规范要求,且通过近三年的检测数据与初期检测数据对比发现,构造深度和平整度均未出现较大衰减值,整体路用性能指标较好,这与路面实际状况基本一致。

3 结论

1)通过对近三年试验路段的跟踪检测发现,共性问题为出现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初步分析为反射裂缝,裂缝的数量较原路面有所减少,所以新技术对原有反射裂缝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对微裂缝起到了抑制作用。

2)通过对近三年试验路段的跟踪检测发现,各试验路段路用性能的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3)就地热再生路面整体状况良好,这主要取决于原有路面结构未大面积损害且基层状况良好,出现的部分病害主要由原有基层病害反射引起,需在后期应用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保证路面的正常运营。

猜你喜欢
技术指标甘肃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技术指标选股
技术指标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