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助词在日语教科书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2021-03-22 07:08吕国童
现代交际 2021年3期
关键词:助词偏差男女

吕国童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44)

在日本人的日常会话中,终助词被频繁地使用。可以说,终助词也是日语学习者性别差异的一个明显的标记。因此,为了提高日语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正确掌握终助词的使用方式,明确终助词的性别差异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终助词,最早出现在山田语法中。山田孝雄(1908)在《日本文法论》中指出:终助词是“与上面的词有一定的接续规则,能够结束句子,能表达与陈述有关的命令、希望、感叹等意义的助词”[1]393。如前所述,终助词与说话者的感情有关,同时与男女性别也有很大的关系。关于终助词与性别的研究一直受许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颇丰。例如,高桥太郎曾指出:女性常常在“ナ形容词”词干或谓语动词(ハダカ)后直接使用终助词“ね”“よ”,形成某种规律;他还指出:在语调的抑扬上,也可以反映出性别的差异。就“ね”“よ”而言,女性多用于升调,而男性多用于降调[1]406。为了更好地理解日语中极具性别差异色彩的终助词及男女如何区分等特性,笔者选择了国内四大外国语学校使用的日语教科书会话部分的终助词部分进行统计分析,以供借鉴。

一、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1.研究材料

为了调查日语教科书中终助词的使用情况,尽量多地收集日语教科书会话数据,本研究将以国内四大外国语高校使用的日语专业教科书会话部分为研究材料,做成语料库。选定的以下四类教科书,共计16本,为大学日语专业学习者所使用的日语初中级教科书。

第一类:《标准日语教程》(初级、中级),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A[2]。本文部分基本采用原东京外国语大学教材内容,以会话体形式为主。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句型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学习者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运用语言和类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中的思辨能力。

第二类:《新编日语(修订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B[3]。编写原则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题材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主,同时兼顾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情景和形象,逐步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的交际能力。

第三类:《新经典日语基础教程》,由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C[4]。教材编写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强调输入与输出并举,以输出为驱动,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下完成语言交际任务的能力。重视语言的输出,并提供语言输出表达的各种场景和材料。

第四类:《综合日语(修订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D[5]。本书语言地道,内容反映了时代的气息,贴近中国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将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冲突融入语言学习之中,同时让语言学习者感受、了解另一文化的特征。通过语言学习,了解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在语言和思维上的真实表现,并使学生获得交际技能。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量性研究。首先筛选国内四大外国语学校使用的16本日语教科书中会话文部分的陈述句,并制作语料库,在此基础上,对会话部分中的终助词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量化统计分析终助词在男女用语中的使用频率与男女性别差异。

二、结果与分析

1.四类日语教科书终助词使用情况统计

从A、B、C、D共计16本日语教科书中筛选出的陈述句总数见表1。以下分析均以表1中的数据为基准。

表1 四种教科书中陈述句的使用情况统计

为了把握会话部分终助词的总体倾向,根据表1统计的四种教科书中的总句数及带有终助词和ゼロ终助词在陈述句中出现的频率绘制成图1。

图1 四种教科书中终助词和ゼロ终助词的使用频率

根据数据的统计,四类教科书第一册出现终助词的概率为19.10%,第二册出现终助词的概率为27.81%,第三册出现终助词的概率为38.68%,第四册出现终助词的概率为40.18%。从图1中可以看出,会话部分终助词的使用频率从初级到中级水平逐渐增加,ゼロ终助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减小。所谓二语习得,是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及文化的适应过程,习得程度由学习者与目标语言的社会及心理距离决定。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日语教科书中会话部分的终助词使用频率和第二语言习得的水平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日语表达能力的不断增强,日语教科书中终助词的使用频率也逐渐增加。

2.终助词的个别使用特征和分布情况统计

对于终助词部分的个别使用特征及分布情况,笔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ね”出现的频率最高,为57.32%;“よ”出现的频率排在第2位,为27.52%;“だよ”出现的频率排在第3位,为2.67%;“だね”出现的频率排在第4位,为1.85%;“よね”出现的频率排在第5位,为1.68%;“かな”出现的频率排在第6位,为1.55%;其他终助词的出现次数比这六类终助词少很多,出现频率都低于1%。从图2显示的结果及使用频率来看,教科书中终助词的出现频率是不一致的,终助词出现先后顺序前10位大致为“ね>よ>だよ>だね>よね>かな>の>のよ>わ>わね>其他终助词”。

图2 四种教科书中终助词的使用频率

3.四种教科书中终助词男女用语的使用倾向

A教科书中没有单独标记男女用语的特殊符号,且不附带光盘等材料。作者通过前后文语境表达及与日语母语话者共同讨论的结果得出会话部分的男女信息。

B存在单独标记男女用语的特殊符号,以「A/B」男性、女性、「A/B」父、母来进行标记。且B附带光盘等材料,可以通过光盘来清楚地判断会话部分的男女信息。

C、D初中级共分为四册。可以通过序章的登场人物简介清楚地判断会话部分的男女信息。作者通过教科书中终助词男女用语的使用倾向,计算出各个终助词的男女使用偏差,如图3进行逐个分析。

图3 男女性别偏差

从图3可以看出,“ね”“よ”“だよ”“のよ”“わ”“の”在国内四大外国语学校所使用的教科书会话部分男女角色的使用倾向方面存在差异。在使用终助词的时候,男性角色更偏向于强烈表达个人主张,而女性角色更偏向委婉表达。另外,根据图3,关于偏差值①超过1%的表现男女角色终助词,男性角色的“ね”的偏差值是-1.00625%,“よ”的偏差值是1.372955%。女性角色的“ね”的偏差值是1.133025%,“よ”的偏差值是-1.54593%,“よ”“だよ”“だね”“かな”更偏向男性角色来使用。男性角色最为偏向使用的终助词是“よ”,偏差值为1.373%,“だよ”则排在第二位,偏差值为0.538%。与此对应,“ね”“のよ”“わ”“の”更偏向女性角色使用,其中女性角色最为偏向使用的终助词是“ね”,偏差值为1.133%。“のよ”则排在第二位,偏差值为0.318%。由此可以看出,男女角色在使用终助词时有不同的倾向,如图3所示,最明显的有“よ”“ね”这两个终助词。但是大多数终助词的男女性别偏差都控制在1%以内,可以认为接近标准值②,没有明显的差别,由此可见,终助词的男女用法倾向也在逐渐缩小。

三、结论

对国内四所外国语大学所采用的16本日语教科书中的终助词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第一,ゼロ终助词在各个教科书的会话部分出现的次数最多,且所占比例为最大;但是随着日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不断提升,ゼロ终助词的占比逐渐减少,终助词的占比逐渐增加。

第二,通过对教科书会话部分终助词的提取及整理,终助词“ね”出现的频率最高。终助词出现先后顺序前10位大致为“ね>よ>だよ>だね>よね>かな>の>のよ>わ>わね”。

第三,在日语表达中,终助词男女用语的差别在逐渐缩小。大多数终助词的男女性别偏差都控制在1%以内,可以认为接近标准值,没有明显的差别。其中中性化最为显著的有终助词有“ね”“よ”等。

第四,目前终助词的男女用语都突破了以往男女有别的思想,以往被认为男性使用的终助词女性也在使用;同样,被认为女性使用的终助词男性也在使用,出现了终助词男女混用的情况。男性终助词的使用者不再局限于男性,调查也发现了女性使用“さ”的现象。女性终助词的使用者不再局限于女性,调查也发现了男性使用“の”“わ”“わよ”“のね”的现象。

四、结语

从国内四大外国语学校日语教科书会话部分可以看出,在日语的日常交流中,终助词的使用有一定的男女差别。并且,日语终助词的性别差异表达对于表现说话者的性格及微妙的情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的性别差异表现不单单是将终助词的男女使用差别进行分类,要明确表现在不同的会话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因此,对于中国日语学习者而言,在进行日语沟通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如何能够不给对方违和感,并通过规则、身份、信息、行为等各种量化概念对人情世事进行有效处理,将文化的精髓、民族的文化特质融入语言交际中,使学习者从语言学习中感受、了解到日本风土文化的特质。除此之外,通过语言学习使自己的交际水平得到提高,了解不同民族间的风土差异在语言和思维上的真实表现,从而培养中国日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思辨能力。

注释:

①本研究中偏差值的求法如下:偏差=实际值-标准值

②标准值是各个终助词的使用频度。女性实际值是女性角色终助词的使用频度,男性实际值是男性角色终助词的使用频度。

猜你喜欢
助词偏差男女
50种认知性偏差
格助词“に”と“で”的使用区分
贵州方言先行体助词的语法功能及地理分布研究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男女有别
加固轰炸机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真相
助词“给”的发展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