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胃镜检查对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炎的诊断价值

2021-03-23 04:41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螺旋杆菌幽门胃镜

王 一 张 俐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小儿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是小儿慢性胃炎的一种,只要证实Hp现症感染,如通过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呼气试验检查中一项阳性,即可临床诊断为小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目前胃镜检查在成人胃部疾病检查中应用较多,但是在儿童中关于胃镜应用的研究较少[1]。基于此,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小儿胃炎病例资料,对其是否应用胃镜检查以及治疗预后等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9.2-2020.2,研究对象为150名胃炎患儿,其中接受胃镜检查并确诊为小儿Hp感染相关胃炎的41例为A组,接受胃镜检查并确诊为非Hp感染相关胃炎的60例为B组,未接受胃镜检查的49例为C组。年龄均在6-15岁,A组:女性18例、男性23例;平均年龄(8.73±2.92)岁。B组:女性28例、男性32例;平均年龄(8.25±2.84)岁。C组:女性22例、男性27例;平均年龄(9.01±3.20)岁。三组患儿入院时相关资料均满足可比性(P>0.05)。

1.2方法 A组、B组患者常规进行胃镜检查检查,完善血常规、凝血系列、乙肝五项及丙型肝炎抗体测定、术前禁食水6小时,向家长及患儿沟通,签署知情检查同意书后,患儿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局部浸润麻醉,待患儿准备好后进行胃镜(日本0lympus公司GIF-XP260)检查操作,检查医生在胃镜操作过程中仔细观察患儿胃黏膜病变情况,如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发现黏膜片状发红,黏膜出血、结节样改变、皱襞肿大、隆起性糜烂等改变时需要进行组织学检查。通常在胃体、胃窦部大弯、小弯侧部位进行。共取2-3块组织标本,常规4.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然后对标本进行脱水、包埋、切片处理后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剂特殊染色后确定黏膜组织内有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评估炎症情况。

治疗方法三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包括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规律,少吃生冷及刺激性食物等。同时给予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促胃肠动力等对症治疗。A组患儿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实施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三联治疗,即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具体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于青霉素过敏患儿,则使用甲硝唑及替硝唑治疗。连续用药治疗10-14天。所有患儿均在停药1个月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Hp清除情况。

1.3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症状评分;

(2)综合治疗效果。

1.4评价标准 从患儿临床症状如呕吐、厌食、腹痛、腹部压痛及复查13C呼气试验检查结果等方面评价,每项0-2分,满分:0-10分,分值越高则症状越严重。根据症状评分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1)显效:症状评分改善率在80.00%-100.00%;(2)有效;症状评分改善率在30.00%-79.00%;(3)无效;症状评分改善率小于30.00%。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2 结 果

2.1治疗前后症状评分 三组患儿治疗前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患儿治疗后症状评分均下降,且A组、B组评分小于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

2.2治疗效果分析 A组: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B组:显效4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C组:显效30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79%,A、B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结合目前分析,小儿胃炎的病因较多,其中既包括Hp感染相关性胃炎,也包括非Hp感染相关性胃炎,对于不同胃炎类型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也存在不同。鉴于小儿本身认知功能有限,无法准确描述自身症状,此时需要客观性的对不同胃炎患儿病情作出评价,并在明确对小儿胃炎作出诊断的基础上为患儿实施治疗[2]。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通过对部分小儿胃炎诊断中应用胃镜,结果显示,治疗后A、B组患儿相关症状评分小于C组,且A、B组患儿综合治疗效果高于C组,证实了胃镜检查在小儿胃炎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小儿Hp感染相关性胃炎实施胃镜检查,可提高对Hp感染相关性胃炎的检出,便于针对性实施治疗,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幽门胃镜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