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以一流本科建设为背景

2021-03-25 01:28张永红章春梅肖选东
关键词:课程体系心理健康心理

张永红 章春梅 肖选东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重庆 400715)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伤人伤己的事件时有发生,并且此类事件还在逐年的上升,不仅对学生的家庭是极大的伤害,也在高校和社会中引起了轰动和反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最有效也最直接的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水平,实现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措施和方式。在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中,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教学目标以问题导向为主,忽视对发展性目标的关注和导入;教学手段以课堂灌输式教育为主,缺乏以情景体验、角色扮演等体验式教育引入;课程设置以单一的学术性课程为主,缺乏整体的规划,未能形成有系统、有层次的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体系。[1]因此,在一流本科建设的背景之下,亟需推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创新,构建能切实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界定和构建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特点以及需求,以培养心理素质良好,身心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目标,设置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课程群,将心理健康理论讲授、实践体验以及心理辅导等系统地结合起来,并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引入最新的心理学理论,向大学生群体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 提高自我的心理认知水平和心理调控能力。[2]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两结合+三保障”

建设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既能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能挖掘心理潜能,激发内在动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韧性。在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充分地考虑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样化、分层次、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1)课程目标构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包括矫正、预防和发展三个不同层面。针对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通过矫正的方式,直接的干预解决其当前所遭遇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恢复和提升;预防和发展面对的都是高校的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发现学生心理优势,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技能,提升心理能力,推动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人格的发展。

(2)课程内容构建

课程内容要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注重体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发展方向,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发展性、预防性及干预性课程等几方面,其中发展性课程注重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培养并塑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健全人格,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预防性课程主要立足于帮助大学生能及时觉察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并能主动求助或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自我调试,纠正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实现良好的生活适应和自我发展。干预性课程则是当大学生群体遭受重大生活事件打击或承受较大精神压力,自我无法调适和解决时,通过个体或团体心理辅导、压力管理等干预方式,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使之缓解心理压力,摆脱困境。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因阶施教”,筑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地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大学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和困境,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根据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健康教育配套课程,使学生在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发展出良好的品格,开发心理潜能。首先,对刚入校的大一新生而言,大学校园的氛围和教育模式与高中教育教学模式有较大差别,大部分的新生要么陷入迷茫,要么放纵自我,缺乏明确的自我定位,没有清晰的目标和动力。因此,在学生一年级时的首要任务是通过介绍不同的心理学流派,让大一学生了解基础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快速适应大学校园生活。二三年级的学生主要对自我发展和心理资本的建设等方面的需求较大,这就需要将自我意识发展历程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建立起清晰的自我认知,促进个体人格和心理的完善与发展;另外,提高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弹性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之一,包括让他们了解并接纳情绪,正确地进行压力管理,通过合理的方法自我调节,对人际交往的过程、类型等有清晰的认知,能够恰当的处理人际关系,对性与恋爱心理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应对危机和珍惜生命等。大四时期主要是面临进入社会和找工作等任务,这时心理健康教育要着重实现学生角色的转换与适应,明确自我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就业。[3]通过不同阶段选修课和必修课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地基”,实现心理健康问题从被动的干预到主动的预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能量,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4]

“三个保障”: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楼”。①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保障。开展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让大学生通过“体验式”的学习,高度融入课堂,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了解并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心理调适的基本技能。实践活动课程主要以时间管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挫折应对、能力拓展等为主题,[5]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通过心理游戏、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团体辅导活动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在课堂中观察、体验和实践,有效激发大学生主动探索内心世界,以他人为镜,进行反思,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能力,主动调整和优化人际关系圈,学习科学合理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有效处理心理矛盾和冲突,提升抗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状态。②以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讲座为保障。把以心理健康为主题和核心的专题学术讲座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为实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添砖加瓦”。聘请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大学生生活的各方面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如性与恋爱、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思维等,不仅可以巩固和发展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成果,营造优质的校园学术氛围,还能丰富和拓展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引起学生在情感、理想、追求等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预防大学生不良心理和情绪的出现,并有效激发其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和心智的健全发展。③以网络平台教学和宣传辅导为保障。网络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也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大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网络浏览,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和观念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以网络为心理健康辅导和知识宣传的辅助“战场”。通过心理健康网络直播课,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推文等方式,打造心理健康网络平台,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或科普文章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的技巧,还能在线求助,在线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深入了解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线上和线下”联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惠及全体学生,全方面树立心理健康观念,建造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楼”。

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地基”铺垫和以实践活动、网络平台以及专题讲座为保障的“高楼”建设,基本形成了课内与课外联动,线上和线下协同,体验与学习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它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评价体系需要严格遵循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完整性、激励性和发展性原则,从教学目标、课程实施到效果检验这三方面着手,改善教学评价的措施,进而构建一套客观的、可信的和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1.教学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的评价指标必须是科学的,符合课程教育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经得起客观教育实践的检验,具体而言,要做到:第一,深度考察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只有掌握教学的基本理论内核,理清教学作用的潜在机制,才能开展科学合理的课程质量评价;第二,构建评价体系过程中选用的方法和技术应符合科学性原则,从教学实践中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结合实践效果不断完善;第三,开展评价的主体必须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必须认识到教学评价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2)完整性原则

组成课程评价体系的各方面、各环节应是完备的,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个体代替群体。完整性原则具体体现在:第一,课程评价的主体应是完整多样的,既要平衡教育专家、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的评价比重,也应鼓励学生家长、社会等参与评价,丰富评价主体;第二,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涵盖学校、教材、教案、教学手段、课程设置、教学反馈等多个部分,综合各部分进行完整的合理评价,尤其重视各方的反馈效果,而不能以偏概全,只评价个别领域。

(3)激励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应具有激励作用,激励各群体参与评价,同时不可忽视人文关怀,激励的目的在于帮助各群体的成长。激励性原则的具体表现为:第一,从各主体的合理需求出发,评价的实施不能损害各主体的切身利益,而应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其实际需要,通过开展评价活动来调动多方的参与;第二,尊重并鼓励学生自主发言,保障学生有畅所欲言的机会和平台,能积极参与评价过程;第三,课程评价应能帮助教师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敦促,鼓励其通过自省发现自身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个人品质的进步。

(4)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强调,重视学生成绩以外的其他方面素质,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6]。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设计应基于发展的角度,随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具体要做到:第一,既要重视当前评价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又要兼顾课程体系、评价对象等各方面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第二,阶段性评价与全过程评价相结合,尤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心理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借助评价体系,推动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高。

2.教学评价的措施

(1)课程评价体系建设要紧密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设置对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课程效果的具体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应把合理设置课程目标作为前提。

个体间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存在差异,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面向心理健康水平各异的学生因材施教,结合教学对象的现实需求,有效调整教案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应符合心理教育课程目标的各项原则,客观且科学地将激励性、发展性等原则融入教学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是为了改善一种内在的、不固定的、个体差异较大的心理状态或品质[1],因此,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把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养成作为基准目标。

(2)课程评价体系建设要重视课程的组织实施

课程的组织实施,指按照课程计划把课程方案进行落实的过程,更加关注课程设计与管理过程中对课程实施造成影响的因素,它是课程评价的主体[7]。

课程内容的组织离不开实践,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内外多重环境系统的影响,而环境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课程内容一定是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学生心理特性规律而逐步完善的。另外,让学生被动接受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课堂形式往往流于表面,只有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融合合作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度,进而从多维度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评价指标,保障评价体系是可行且有效的。

(3)课程评价体系建设要坚持检验课程的实施效果

以往的评价方式多是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设置自评量表进行前后测对照研究,或者是要求学生完成心理健康主题的小论文。这些评价方式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违背了课程设置的初衷。

完善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首先应做到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保障教师、学生、家长等各群体在评价过程有表达建议与诉求的机会,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即,既包括文本描述性的记录工作,如学生行为、成长记录等,又包括利用专业心理健康量表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科学评估。其次,改善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必须提高评价的标准化程度,学生心理是复杂且动态的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应考虑学生心理的多面性和当前阶段的表现特点,设置明确且具体的课程效果检验标准,采用标准化量表,实行标准化评估模式。

四、结语

以一流本科建设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及需求,采用“两结合+三保障”的体系构建模式,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实践活动课程、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讲座和网络平台教学和宣传辅导为保障。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离不开完善的评价体系,这要求严格遵循科学性、完整性、激励性和发展性原则,紧密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重视课程的组织实施,并坚持检验课程的实施效果,保障评价体系的客观有效,进而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