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健康教育对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期导尿管耐受的影响

2021-03-26 10:00王翔朱慧慧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尿管躁动尿道

王翔,朱慧慧

全身麻醉患者术前均需留置导尿管,术后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尿管刺激症,部分患者还会引起尿管不耐受现象,导致意外拔管率上升,进而给恢复室护理工作和麻醉复苏质量带来影响[1]。尿管刺激容易增高心率、血压,引起烦躁不安情绪,部分患者还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尤其是男性患者[2]。本研究拟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对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期导尿管耐受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 年5 月至2018 年5 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20 例,入选标准:(1)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者;(2)临床资料齐全,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术后依然保留气管插管者;(2)存在手术禁忌证及麻醉禁忌证者;(3)存在精神障碍或感觉障碍者;(4)有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或泌尿系统疾病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 例。观察组男31 例,女29 例;平均年龄(62.5±3.6)岁;手术类型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8 例,经鼻蝶肿瘤切除术6 例,开颅肿瘤切除术46 例。对照组男32 例,女28 例;平均年龄(62.6±3.7)岁;手术类型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7 例,经鼻蝶肿瘤切除术5 例,开颅肿瘤切除术48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正常情况下成人常选用14 ~16 号双腔导管,操作手法应轻柔,对于初次留置尿管患者,需避免使用粗尿管,同时还需在尿管内注射8 ml 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保证润滑性。

观察组采用术前健康教育:(1)术前认知宣教。①术前宣教:在留置尿管前,需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尿管留置方法、重要性及优势等。告知患者在麻醉后留置尿管不会疼痛,但在麻醉清醒后留置尿管,可存在异物感、明显尿意、轻微疼痛感等。但此类感觉均为正常范围,必要时,可嘱咐患者深呼吸,分散注意力,放松尿管肌肉群和膀胱肌肉群。②麻醉前认知强化:在麻醉诱导前,还需再次细致讲解尿管留置大致过程、目的等,提高患者配合性[3]。(2)选择适当时机。在术前留置尿管,会增大尿道阻力,引起尿道括约肌强烈收缩,不仅会增加插管难度性,还可加重对尿管黏膜损伤,对此置管最佳时机为全身麻醉后。通过在全身麻醉后置管,能够利于术后恢复,减少术前焦虑情绪,便于操作成功,进而还可松弛尿道括约肌,减缓神经反射,从而提高导管脱出率。但可引起麻醉复苏期躁动感,对此还需在全身麻醉诱导前进行导尿术,从而促使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对尿管刺激有个心理适应过程,减少并发症,缓解不适感引起的躁动感,促使患者在麻醉复苏期处于良好耐受状态[4]。(3)细致化宣教,提高应激能力。术前通过细致化宣教,能够提高患者认知度,且告知患者在麻醉复苏期张口深呼吸,减轻不适感。

1.3 观察指标(1)两组麻醉苏醒期、意识清醒期及自测尿道刺激症得分[5]。(2)手术结束时(T1)、拔气管导管前10 min(T2)、拔气管导管后10 min(T3)、拔气管导管后30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3)比较两组遵医行为、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对尿管知识了解度。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道刺激症得分比较 观察组麻醉苏醒期、意识清醒期及自测尿道刺激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尿道刺激症得分比较 分

2.2 MAP 和HR 比较 两组患者T1时点MAP 和HR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T2~4MAP 和HR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MAP 和HR 比较

2.3 观察组对尿管知识了解度100%(60/60),护理服务满意度 98.33%(59/60),遵医行为96.67%(58/60);对照组对尿管知识了解度78.33%(47/60),护理服务满意度75.00%(45/60),遵医行为71.67%(43/60);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1.32,均<0.05)。

3 讨论

患者在全身麻醉状态下,中枢神经受到抑制,尿管阻力降低,肌肉松弛,可以保证尿管的成功置入[6]。在实际置管过程中,可因为患者对导尿知识的不了解和麻醉前缺乏心理准备,从而引起应激反应,再加上患者进入苏醒期后,可因为对刺激不易耐受,进而增加躁动感[7]。由于男性尿道比女性尿道狭长,尿道上神经较为丰富,可因为麻醉对尿道产生刺激,增加敏感反应,引起躁动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遵医行为、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对尿管知识了解度均高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期、意识清醒期及自测尿道刺激症得分低于对照组(均<0.05),MAP及HR稳定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术前健康教育能够稳定患者情绪,促使患者安静配合,提高患者对尿管的耐受性。

猜你喜欢
尿管躁动尿道
利用横断后尿道板组织修复近段型尿道下裂的术式研究进展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护士主导的尿管拔除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全麻术后患者超早期拔除尿管的临床研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浅析针对性手术治疗措施在外伤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小小尿管学问大
尿道损伤诊治及合并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