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临兴气田临界携液流量模型

2021-04-01 07:05刘世界蔡振华丁万贵杨宇光卓仁燕王文升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年1期
关键词:定向井井筒气田

刘世界 蔡振华 丁万贵 杨宇光 卓仁燕 王文升

1.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2.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0 引言

临兴气田气井普遍具有低压、低产、携液能力差等特点,大部分气井生产1~2年后井筒逐渐积液,影响气井正常生产,严重时甚至导致气井停喷[1]。如何准确判识井筒积液,及时采取相应的排水采气措施,成为该气田气井生产的重要难题。

井筒积液判识方法主要有流压梯度测试法、采气曲线法、临界携液流量法等方法,其中临界携液流量法由于适用范围广,在气田积液判识中广泛使用。针对临界携液流量,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Turner[2]以直井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圆球形液滴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公式,该公式在国内气田应用中计算结果偏大。李闽[3]认为液滴上升过程中呈椭球形,对Turner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椭球液滴形状的临界携液流量公式。王毅忠[4]认为液滴上升过程中呈球帽形,建立出液滴为球帽形的临界携液流量公式。郑军[5-14]等人根据其研究气田的特点,对Turner模型进行系数修正,建立了适合于各自研究气田特征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以上模型均以直井为研究对象,忽略了井斜角对排液的影响。杨文明等[15-21]根据大斜度天然气井中液滴运动特点,建立井斜角影响的气井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模型。临兴气田大部分井为定向井,且由于井深较浅,井斜角与国内其他气田存在差异,现有临界携液流量模型对该气田适应性差。笔者拟通过最优化算法,使用积液实测数据,优化、校正临界携液模型系数β,建立适合于临兴的直井及定向井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模型。

1 临界携液流量模型建立

1.1 临界携液模型理论

气体携液过程中,液滴受其本身的重力、气体对其的浮力、曳力共同影响。当浮力与曳力之和大于重力时,达到临界携液流速,液滴可被气体带出井筒,临界携液流速、临界携液流量[2]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目前最为常用的临界流速模型为Turner模型[2]、李闽模型[3]、王毅忠模型[4],3种模型分别根据不同液滴形状、曳力系数的假设条件,推导出不同的临界携液流速模型,各临界携液模型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3种常用临界携液模型对比表

从表1可看出,Tuner模型、李闽模型、王毅忠模型的计算形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临界携液流速的系数,为此引入系数β,以期通过校正系数,获得适用于临兴气田的临界携液流速模型,即

1.2 模型系数修正方法

井筒中气体实际流动速度为:

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同井其气体流动速度不同,在井筒中的积液状况不同。当νg≥νgc时,井筒不积液;当νg<νgc时,井筒积液。

为确定临界流速模型系数β,构建函数Mi与Ni及最优化函数F。Mi与Ni分别表征第i口井模型计算结果与积液测试判识结果。二者的差值即表示计算模型判错与否,差值为0表示模型判断正确;反之,判断错误。

使用整个区块大量的积液判识结果,对积液判识模型进行修正,构建最优化函数(F):

F值为模型误判个数,通过优化模型参数β,使得函数F值最小,即可得到适合于本区的修正系数β。β求解步骤如下:

1)收集产量数据、流静压测试数据及液面判识结果,使用(4)式、(6)式分别计算实际流动速度νgi与Ni值。

2)对β赋初值,β0=5.5(初值采用Turner模型系数),并将β0值赋给β1。对F赋初值F0=n。

3)使用(3)式计算νgci。

4)根据模型(5)式判断是否积液,得到Mi值。

5)使用(7)式,计算β1条件下的模型误判数F1值。

6)若 |F0-F1|>0,β2=(a+b)/2,并将β2值赋给β1,执行步骤3~5继续迭代。若|F0-F1|=0,迭代结束,β1即为最优值。

1.3 模型建立

本文取临兴气田2017—2019年流压梯度测试资料,直井28个样本数据、定向井56个样本数据(最大井斜角20°~30°),其中直井积液13井次,不积液15井次,定向井积液41井次,不积液15井次。根据式(3)~式(7),根据上节β求解步骤,使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优化求解系数β。图1、图2分别为直井、定向井临界携液模型系数β与模型误判个数关系图。从图可知,β系数与模型误判数的关系图存在极点,即系数β为一定值时误判数达到最低点,其中直井携液模型系数β为2.7时,误判率最低;定向井携液模型β系数为3.6时,误判率最低。

图1 直井临界携液流速模型系数(β)与模型误判率关系图

图2 定向井临界携液流速模型系数(β)与模型误判率关系图

2 模型应用效果分析

为验证本模型的可靠程度,根据所建立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模型,对临兴气田2020年3月~4月流压梯度测试的15口井进行计算、验证。表2为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产量对比情况,表3为各模型计算精度对比,从表3可看出,Turner模型、王毅忠模型计算该气田的临界携液流量存在较大的误差,预测精度仅73.3%、80.0%。本模型积液判识效果好,预测精度达93.3%。

表2 临界携液流量计算结果对比表

表3 各模型的预测精度对比

3 结论

1)根据临兴气田大量积液实测资料,修正了临兴气田直井、定向井临界流速模型系数β,分别为 2.7、3.6。

2)该模型预测临兴气田气井积液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达93.3%,模型比较符合临兴气田实际情况。

3)该临界携液模型仅适用于井斜角介于20°~30°的定向井。

符 号 说 明

νgc表示临界携液流速,m/s;d表示油管内径,m;ρL表示液体密度,kg/m3;ρg表示天然气密度,kg/m3;Cd表示曳力系数,无因次;A表示油管截面积,m2;p表示压力,MPa;Z表示偏差系数,小数;T表示温度,K;qgc表示临界携液流量,m3/d;n表示液面测试井次,井次;β表示临界携液流量模型系数,m1/2·s-1/4。

猜你喜欢
定向井井筒气田
综放工作面开采对井筒破坏影响的研究分析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元素录井特征分析
煤炭地下气化高温井筒温度场研究*
地热流体在井筒中的流动及碳酸钙结垢过程模拟*
石油定向井钻进工艺研究
井筒保护煤柱回采方法研究
气举排液采气工艺在千米桥古潜山气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