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引火归元法治疗虚阳上越证型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评价

2021-04-02 03:38叶津津黄晓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5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安全性

叶津津 黄晓莉

[摘要] 目的 探討虚阳上越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口腔黏膜炎采用引火归元法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虚阳上越型乳腺癌化疗后发生口腔黏膜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与研究组(n=25)。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庆大霉素含漱液漱口结合服用维生素B2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引火归元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VAS疼痛评分、溃疡发作时间、全身症状表现及临床疗效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溃疡发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全身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药物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临床针对虚阳上越证型乳腺癌患者化疗治疗相关口腔黏膜炎疾病,采用引火归元法治疗疗效相比常规西医治疗更明确,患者治疗后全身症状得到更有效改善,且该治疗方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虚阳上越型乳腺癌;化疗治疗;口腔黏膜炎;引火归元法;临床疗效;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related oral mucositi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of upward dispersion of deficient Yang treated by guiding fire to origin.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oral mucositis caused by chemo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of upward dispersion of deficient Yang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n=25) and the research group(n=2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gentamicin gargle combined with vitamin B2 tablets, whil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guiding fire to origin therapy. The classification of oral mucositis,VAS pain score, ulcer attack time,systemic symptom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at baseline and post-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oral mucosit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baseline(P>0.05). The classification of oral mucositi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VAS pain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ulcer attack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P>0.05). After treatment,the systemic symptom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number of leukocytes and neutrophi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baseline and post-treatment(P>0.05). The total number of leukocytes and neutrophils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aseline(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No drug allergy or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guiding fire to origin method for chemotherapy-related oral mucositis dise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upward dispersion of deficient Yang is more definite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systemic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are improved more effectively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method has high safety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of upward dispersion of deficient Yang; Chemotherapy; Oral mucositis; Guiding fire to origin method; Clinical efficacy; Safety

乳腺癌是女性临床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疾病,乳腺癌在全癌死因当中排第5位。目前,针对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采取化疗治疗方法,该方法为乳腺癌综合治疗当中的一个重要疗法[1-2]。化疗治疗可降低乳腺癌患者复发率及肿瘤的转移率,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3]。然而,肿瘤细胞代谢与机体内其他正常细胞无本质的差别,在进行化疗治疗过程中,化疗药物缺乏对肿瘤细胞的选择特异性,导致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组织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发其他药物副反应[4-5]。口腔黏膜炎为虚阳上越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易发生的一类并发症。当前西医针对于口腔黏膜炎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外敷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维生素类以及激素类药物治疗,主要目的在与修复患者口腔黏膜的正常功能,消灭该处致病菌并改善炎性等[6]。但多数西药治疗仅作用于患处口腔黏膜,激素及抗生素药物使用过程仍存在较多的副反应。中医研究认为,局部症状是由于整体的阴阳平衡失调导致。口腔黏膜炎在中医上属于“口掩”“口糜”等范畴,临床多以阴虚火旺、心脾积热等论治[7]。中医治疗虚阳上越证主要以引火归元之法治疗。本研究探讨虚阳上越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发生口腔黏膜炎采用引火归元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虚阳上越型乳腺癌化疗后发生口腔黏膜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研究组(n=25)。对照组年龄28~58岁,平均(41.80±3.50)岁;患者发病时间为化疗后5~9 d,平均(7.40±1.30)d;发病后就诊时间为1~3 d,平均(1.40±0.60)d;采用TEC化疗方案8例、TAC方案6例、CE方案5例、CEF方案3例、T方案3例。研究组年龄30~59岁,平均(42.20±3.70)岁;患者发病时间为化疗后5~8 d,平均(7.20±1.40)d;发病后就诊时间1~3 d,平均(1.50±0.70)d;采用TEC化疗方案9例、TAC方案4例、CE方案5例、CEF方案4例、T方案3例。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发病后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内容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诊断、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诊断标准:化疗治疗相关口腔黏膜炎临床诊断标准依据《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诊断标准,证型符合《实用中医内科学》关于口疮属虚阳上越证的诊断标准。纳入患者均于发病前3周内接受过化疗治疗;口腔黏膜炎可于患者两颊、唇部、牙龈、上腭及口咽部等黏膜部位发生;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有红斑或黄白色的溃疡点,病灶处伴疼痛症状,表现为进食、吞咽时疼痛加剧[8-9]。②纳入标准:纳入患者均符合口腔黏膜炎的诊断标准且辨证为虚阳上越证;患者自发病后均未服用镇痛药、抗生素或维生素制剂;患者年龄均>18岁,且均为女性患者。③排除标准:存在庆大霉素药物过敏史患者;合并存在白塞氏病、复发性坏死性口腔黏膜炎或疱疹性口腔炎患者;因其他原因导致的口腔黏膜炎患者;平素存在吸烟、嗜酒等不良嗜好患者;合并存在精神疾病或存在智力障碍患者[10]。

1.3 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引火归元疗法治疗。组方选择潜阳封髓丹方加味,包括:附子15 g、龟板10 g、砂仁10 g、干姜20 g、黄柏10 g及甘草6 g。心悸不安、失眠多梦患者加以茯神15 g、酸枣仁15 g;脉浮患者加以生牡蠣15 g、生龙骨15 g;腰膝酸冷患者加以益智仁15 g、杜仲15 g。潜阳封髓丹方以1剂/d,上药加水1200 mL,煎煮前泡30 min,附子提前1.5 h煎制后混合放入其他药物中,武火下煎至沸腾,文火收至200 mL,倒出,药渣加水400 mL进行复煎200 mL,2次煎制药液混合,早晚分服。本组患者持续用药5 d,患者服药期间禁食肥甘、生冷或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调节情绪、并避免过度劳累。

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庆大霉素含漱液漱口结合服用维生素B2片(山西鑫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1220)治疗,以庆大霉素(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0095)24万U加入250 mL浓度0.9%的生理盐水配制庆大霉素含漱液,使用前患者需提前使用温开水漱口,再口含含漱液15 mL,指导患者充分鼓动双腮,舌、齿、脸颊配合搅动口内含漱液,含漱液在口内停留30 s。要求患者每次漱口>3 min,且在漱口后30 min禁食,每日漱口时间选择晨起、餐后及睡前进行,以5次/d,持续治疗5 d。维生素B2片10 mg,tid,经口服给药。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VAS疼痛评分、溃疡发作时间、全身症状表现、血气分析及临床疗效情况。

①口腔黏膜炎分级。采用WHO抗癌药急性、亚急性毒性反应的分度标准[11]进行判断,将口腔黏膜炎分成0~Ⅳ级,其中,0级:口腔无异常;Ⅰ级:患者口腔可见黏膜红斑与疼痛;Ⅱ级:患者口腔可见黏膜红斑与溃疡症状;Ⅲ级:患者口腔黏膜发生溃疡、能进食;Ⅳ级表示患者口腔黏膜发生溃疡、无法进食。②VAS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共分为0~10级,级别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相对越高[12]。③溃疡发作时间。以记录患者在5 d治疗时间内溃疡的持续时间总和。④全身症状表现评分[13]。主要观察并记录患者睡眠障碍、疲惫乏力、发热、头痛、畏寒怕冷、口干及小便频繁等7个症状,治疗前以存在症状赋值为1分,不存在症状赋值为0分;治疗后以原症状消失赋值为0分,症状改善赋值0.5分,未见改善或新发症状赋值为0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症状发生情况。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水平情况;⑥临床疗效[14]。参考中华口腔医学会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对于口腔黏膜炎的诊断标准,分为治愈、显效及无效3个等级,其中,治愈:患者经治疗后口腔溃疡面均消失,且疼痛症状消失;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口腔溃疡面缩小,且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经治疗后患者口腔溃疡面未见变化,疼痛症状未见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涉及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溃疡发作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溃疡发作时间为(4.12±0.88)d,研究组溃疡发作时间为(4.16±0.92)d;两组患者治疗后溃疡发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身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身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全身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身症状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疲惫乏力、睡眠障碍、头痛、发热、畏寒怕冷、口干及小便频繁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疲惫乏力、睡眠障碍、头痛、发热、畏寒怕冷、口干及小便频繁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6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5。

2.7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治愈13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8.00%;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8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药物过敏反应,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发生呼吸抑制、心慌、肌肉麻痹及口唇麻木等中药附子相关毒性反应;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庆大霉素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当前临床上化疗治疗的广泛应用,使乳腺癌患者肿瘤的复发率、转移率及致死率均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期有效延长。但是,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获益的同时,也受到化疗毒副作用影响。化疗药物在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对人体内其他增殖较旺盛的细胞造成杀伤,其中,骨髓细胞、消化道黏膜细胞及毛囊细胞等是几类易被杀伤的细胞,因此,化疗治疗更易引发口腔黏膜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脱发等不良反应[15]。

西医研究显示,化疗治疗口腔黏膜炎主要因化疗药物直接破坏口腔黏膜导致,患者经化疗治疗后,口腔内局部微环境发生改变,致病菌繁殖及化疗导致的机体抵抗力降低等均易导致患者发生此类症状。西医临床针对此类症状主要予以抗生素结合维生素B2治疗[16]。维生素B2可通过构成酶来参与机体内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从而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进而促进口腔黏膜的再生,同时可保护黏膜、皮脂腺功能,维生素B2还可参与到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核酸以及脂肪代谢过程,从而促使机体对蛋白质利用率提高,并促进口腔黏膜细胞生长、组织的再生与愈合;庆大霉素是一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该药可对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起到抑制作用[17-18]。

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在中医学上归属于“口疫”“口糜”等范畴。该病发病多因火热导致,乳腺癌化疗后口腔黏膜炎患者之火有虚、实之分。本病患者因其基础疾病以及发病原因存在的特殊性,导致其病机与一般口腔黏膜炎存在差异[19]。乳腺癌患者肿块多坚硬如石,且红肿、热痛症状较不明显,其在阴阳辨证当中归属阴证之范畴,再结合患者的全身症状以及舌象脉象表现,此类患者多归于脾肾阳气缺乏之素体[20]。化疗在属中医学上属于“攻法”之范畴,化疗治疗药物多与苦寒之剂相似,药物易伤及患者脾肾,致使其发生脾肾阳虚证。若患者肾中之阳气不足,且阴寒内盛,则致无根火外越,导致发生火不归元现象,阴火可循三阴经至口咽部,并导致口疫、口糜生成[21]。因此,在部分化疗方案中,为有效减少治疗后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或其他药物反应,常需预服激素药物治疗[22]。中医认为,激素可作用于肾,促使肾精中阳气释放。预服激素易消耗肾精,进而导致阳虚诸症发生。因此,中医临床研究认为,化疗治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属于患者机体体质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认为,人体属于一个大整体,疾病导致的局部症状也是因机体之阴阳平衡失衡所致的表象之一。化疗治疗后,乳腺癌患者发生的口腔黏膜炎属于脾肾阳虚以及虚阳上越之病机导致。中医治病以求根本,故以恢复机体之阴陽平衡状态来治此病。针对化疗后导致的口腔黏膜炎患者,若采用中药、针灸或穴位贴敷等传统方法调理,可使下焦阳气得充,上焦浮越虚阳可回归本位,进而促使症状消失。本病患者主要通过引火归元法治疗。引火归元疗法又被称为导龙入海法,是中医治疗虚阳上越证型患者的常用方法,该法主要通过潜阳补肾、引火归根,使患者体内之真阳得充,使浮阳潜藏,进而促使疾病愈合,引火归元法之代表方组为潜阳封髓丹方。该方出自清末郑钦安著《医理真传》,方中潜阳丹主要由附子、砂仁、龟板及甘草组成;封髓丹主要由砂仁、黄柏及甘草组成。该方主要通过补阳、潜阳之法,使得真阳得充,上焦浮越,虚阳归回本位。故而虚阳上越之病机得以改善,口腔黏膜炎之症状消失。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庆大霉素含漱液漱口结合服用维生素B2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引火归元疗法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溃疡发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全身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药物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研究显示,西医在治疗口腔黏膜炎上主要以通过加速口腔黏膜的修复、改善口腔局部微循环以及发挥抗菌消炎作用。而中医则依据疾病发生之病机,调整人体之阴阳平衡,进而恢复症状。中、西医对于口腔黏膜炎疾病与治疗的思维方式不同,二者均能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中药引火归元疗法治疗效果更明确,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更明显。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虚阳上越证型乳腺癌患者化疗治疗相关口腔黏膜炎疾病采用引火归元法治疗疗效相比常规西医治疗更明确,患者治疗后全身症状得到更有效改善,且该治疗方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永珍.复合漱口水用于治疗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及溃疡[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36,42.

[2] 赵如峰.引火归元法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0):1427,1444.

[3] 黄湘龙,赵梦瑜,肖璐,等.张伯礼教授“以火立论”辨治口腔溃疡验案分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8(5):417-419.

[4] 龙贤齐,李忠.引火归元法临证思路及应用体会[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8,31(2):95-97.

[5] 苗建章,孙小莹,王花婷.引火归元法运用心得[J].河南中医,2017,37(10):1701-1703.

[6] 顾秀丽,曹苗妙.行放化疗治疗引起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32(2):193, 198.

[7] 赖敏栋,熊淑萍,刘蓉,等.洋槐蜂蜜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6, 31(12):2096-2098,2100.

[8] 张晓雨,孙西庆.“引火归元”法之辨证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1):74-75.

[9] 黄冬冬,辜卫红,赵昌林.十味漱口液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35例[J].中医研究,2019,32(10):11-13.

[10] 石新蕾.引火归元法治疗虚阳上越型乳腺癌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11] 中华医学会.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WHO标准)[J].癌症,1992(3):254.

[12] 李广宇.疼痛程度评估:视觉模拟评分法[N].医药经济报,2011-08-22(D03).

[13] 陶巍巍,王跃,宋春利.针刺干预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 35(23):1836-1841.

[14]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诊断标准(试行稿)[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9,44(3):130-131.

[15] 程方伦.引火归元法治疗顽固性口疮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9,27(12):107-108.

[16] 杨月红.葡萄糖酸锌联合维生素B2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108例疗效分析[J].工企医刊,2014,27(5):1031-1032.

[17] 代英波.口服维生素E防治化療后口腔黏膜溃疡[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3):103-104.

[18] 杨树宏.知柏地黄浓缩丸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3):134,138.

[19] 谢启威,李击,李丽亚.引火归元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46.

[20] 王健,刘文书.同期放化疗对中晚期口腔鳞癌的疗效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9(4):40-41,43.

[21] 吕建华,李向哲.升阳益胃汤合穴位贴敷治疗口腔溃疡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2,27(1):41-42.

[22] 刘江山.鼻咽癌放射治疗对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观察[D].长春:吉林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20-04-13)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既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的思考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