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预防中应用公共卫生管理的定位与干预措施

2021-04-03 21:47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管理控制公共卫生传染性

王 玉

山西省晋城市传染病医院,山西 晋城 04802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工业、交通事业都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增加了城市流动人口,再加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大大增加了城市人口总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然而环境却受到严重的污染,且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增加了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即使采取一些措施也会导致干预效果不理想。因此,对于公共卫生管理方面应在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中明确其定位及具体的职责,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并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以提高公共卫生管理的效果,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接诊的86例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其中男患21例、女患22例;年龄范围7.8~64.7岁、平均年龄35.5±3.8岁;疾病类型:流行性感冒23例、麻疹7例、肺结核5例、风疹4例、流行性腮腺炎4例;观察组43例,其中男患21例、女患22例;年龄范围7.6~64.4岁、平均年龄34.7±3.6岁;疾病类型:流行性感冒22例、麻疹8例、肺结核5例、风疹5例、流行性腮腺炎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管理控制,在观察组中引用公共卫生管理干预措施进行管理控制。具体干预措施为:1、在行政管理方面体现的干预方法 在行政管理上主要指的是宏观调控,需要政府在财政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在法律制度上进行完善,并强化卫生宣传手段,以为公共卫生服务市场开展宏观调控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地方政府应对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提供相应的帮助,对于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上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具体的工作体现在有效地将信息进行报送,做好疫情的监测工作,对疾病的传染及疑似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及随访,在用药上进行有效的指导,强调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大范围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做好疫点处置工作等[1]。以上这些干预措施的实施需要跟随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预防工作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认识的不断完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扩张,推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在法律法规方面体现的干预方法 保证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措施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在突发疫情期间完善的法律法规会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得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保证各个部门都能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开展干预预防工作[2]。同时,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确保医疗卫生救援期间使用到的药物、器械与设备规范性,有效地保障特殊药物的生产链,做好研发工作,保障进口和审批的顺利开展,从而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药物支持。3、在媒体应对方面体现的干预方法 在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过程中,媒体及舆论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人们的意识及行为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媒体的干预有一定的重点就是为获得舆论宣传的主导性。疫情的出现显然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但作为媒体应如实进行报道和对疫情进行正确的分析,依照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会引发的各类影响,正确引导人民群众,避免轻易散播疫情禁忌状态的相关信息,导致社会动荡,媒体报道人员需要做到如实报道,避免留言扩散。尤其对于确诊的人数及控制情况做好如实的报道,不能一味地为了安抚民心而虚假报道,同时也不能夸大其词,将疫情膨胀。因此,媒体要针对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播报。4、在病原携带人员方面体现的干预方法 公共卫生管理在针对病原携带人员上做好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麻疹,麻疹在传染病中也属于传播速度较快的类型,同时有广泛的传播范围,因此,在处理的过程中应按照一定的流程。尤其是疾控中心应从麻疹的不同时期出发,针对发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患者感染的最开始阶段,人们对该病缺乏了解,需要完善公共环境卫生,对于疫情进行实时监控,隔离传染病患者,阻断感染源,避免传染病患者和易感人群之间的接触;对于季节性传染病,应在预防上下功夫;对于重症患者应做好治疗与抢救。从总体上,我国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与乡镇公共卫生管理相比较,前者取得的效果更佳。因此,相关部门应做好城乡的调节工作,缩短城乡差异,在区域之间进行交流,并加强行政管理,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保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取得满意的效果。

1.3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仍存在部分生命体征异常,需留院观察;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生命体征异常,病情存在扩散。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管理控制后,观察组的管理控制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的管理控制有效率为83.72%(36/43);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蔓延范围广,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我国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视,国家和各级政府一直将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作为重点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范畴,大力强化公共卫生管理措施,通过采取的有效措施已经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在总体上看,有些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仍在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处于十分薄弱的环节,如部分县级医院、县级以下的疾控中心或是医疗条件较差的中西部地区,对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仍不及时,在疾病预防方面及治疗上均表现出不完善的情况,使得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定位遭到质疑。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环境基础,更加强化了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地位。综合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整体水平,当前的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对于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上的作用是不断强化的[3]。因此,为了提高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质量,应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花力气降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做好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尤其在宣传的过程中应更加强调公共卫生管理的强大作用,从而能够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并有有效的干预措施作为后盾,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作用,做好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将对人们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作为重点传染病类型之一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该类型的传染病对公共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公共卫生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不断完善各项体系,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做好宏观调控,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创设良好的宣传环境。同时将预防与治疗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管理控制公共卫生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实践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控制探讨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探讨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