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在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

2021-04-03 21:47李昊桐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医师抗生素耐药

李昊桐

双鸭山市双矿医院,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四大造成人类死亡的病因之一为感染,同时也是导致住院患者疾病恶化或是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1],医院获得性感染成为人们关注度较高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抗生素为临床常用药物,不合理用药会产生细菌耐药,影响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需要积极进行改进[2]。本次研究分析和研究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研究对象,筛选于本院收治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以是否实行细菌耐药指导机制为分界线进行分组。对照组(n=50)男女患者分别为27例、23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为(42.76±2.53)岁。观察组(n=50)男女患者分别为25例、25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为(43.14±3.48)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患者均自愿配合完成实验,签署同意文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时,本院实施抗生素药物常规管理,相关人员严格按规范开展工作。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本院实施细菌耐药机制指导管理模式,具体包括:(1)由药机医师和临床医师共同研究细菌耐药机制,临床要重视采集感染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敏感性实验;根据药敏试验和耐药性合理选择药物;(2)药物在报告指导下使用;重视提高报告准确性和实效性,依据报告调整药物;定期对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使用药敏分析仪和快速细菌坚定明确感染菌乐行,指导临床用药[3];(3)药物使用周期要合理,合理轮替用药;临床需要根据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指导合理用药;药物要符合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确保感染部位药物浓度合理,药效维持足够时间,避免发生耐药性;(4)联合用药要规范;(5)上述各项措施要由多部分联合完成,特别是药剂师和临床医师,定期进行培训、学习,集中分析研究临床治疗,确保治疗方案更加合理、安全,有效提升工作质量。

1.3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医院感染管理治疗指标,包括医院感染、不合理用药、联合用药情况;考核临床指导医师抗生素使用知识掌握程度,包括耐药机制、药物轮替、药物动力学检测指导等五项,总计100分,分值越低表明掌握程度越差。

2 结 果

2.1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指标 观察组(n=50)医院感染2例、不合理用药1例,联合用药1例;观察组(n=50)医院感染8例、不合理用药9例,联合用药7例经计算,(x2=4.000P=0.045)(x2=7.111P=0.007)(x2=4.891P=0.027),观察组各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比较两组医师抗生素知识评分 观察组医师考核平均总分(91.35±3.47)分,对照组医师考核平均总分(83.27±3.55)分,经计算t=11.509P=0.000,两组相比观察组更优(P<0.05)。

3 讨 论

治疗感染抗生素为临床首选药物,我国抗生素使用量相对较高[4]。近些年,抗生素滥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目前门诊以及住院过程,抗生素使用率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标准[5]。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感染得不到控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医院感染还会延长治疗时间,也是导致医疗纠纷的关键原因[6]。目前已经从分子层面研究细菌耐药机制,能够将其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可靠指导。细菌耐药机制和临床工作密切相关,会直接影响感染治疗效果、抗菌药物选择等方面[7]。医院要重视开展细菌耐药机制指导,促进合理使用抗生素。主要包括规范抗生素使用流程,同时提升临床医生抗生素知识掌握程度,能够在抗感染治疗时重视进行病原学分析,提升用药有效性和合理性[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指标及医师抗生素知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实施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后,医师能够系统掌握抗生素知识,根据指导要求严格按照规范开展药敏试验,重视对药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临床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应用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强化医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更为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医师抗生素耐药
中国医师节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韩医师的中医缘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