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

2021-04-06 14:31卢毅琼
健康护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带教儿科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针对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随后给予相应解决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50例儿科护理实习生,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25例采用传统带教方式,后者25例选择针对型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带教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儿科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对此类影响因素进行有效解决并提出相关对策后,能够显著地提高带教满意度,提高带教质量。

关键词:儿科;临床护理;带教;影响因素;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生正式接触到患者的过程,也是将学校教育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的过程[1]。儿科临床护理属于医院内特殊护理工作,由于患儿年龄通常较小,理解能力较弱,无法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同时家属因患儿症状情绪波动较大,给护理工作实施造成一定障碍。因此在针对患儿进行护理期间,需要更加谨慎,为患儿创设舒适护理环境[2]。为提高带教质量,培养具备较强护理能力的护生,本文针对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分析并给予相关对策,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50例儿科护理实习生,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25例采用传统带教方式,后者25例选择针对型带教模式;观察组男、女各1、24例。年龄:19~22岁,平均:(20.59±1.08)岁;对照组男、女各1、24例。年龄:19~22岁,平均:(20.58±1.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包括对患儿病情观察,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等。

观察组采用针对型带教模式,涉及内容:①组成护理小组:将护生进行分组,由院内专业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在进行实习前为护生做好知识宣讲,告知其注意事项及院工作规程等,提高护生责任心。引导护生针对不同患儿病情、年龄、性格等进行分析并进行讨论,提出更具针对性护理方案,同时将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在实际操作期间也需为护生进行详细地介绍操作步骤,例如排痰、雾化、穿刺等,同时告知护生要多与家属进行沟通,对患儿情况进行实时掌握。②护理问题汇总:带教老师应准备好临床病例资料等,在组织教学期间,针对儿科中常见疾病症状、病因、危害、诊治、护理干预等进行仔细地讲解,鼓励学生在学习后主动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带教老师对于此类问题进行汇总,组织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随后将结果进行汇报,教师进行总结,帮助每位护生都能理解护理操作重点。③组织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知识,每位护生独立完成操作,由带教老师进行评分,对护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价。

1.3效果判定

(1)比较两组护理成绩,包括风险识别、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基础理论、护理程序应用。

1.4统计学方式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采用均()来表示,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異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所示,观察组各项护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儿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研究显示,关于护理带教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① 儿科护理特殊性:由于儿科临床护理中内容繁多、复杂,对于护生专业要求极高;加上患儿特殊生理、心理特点等,均对护理效果产生极大影响,同时患儿无法正确表达自身感受,护理期间配合度较差,让护理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属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感。②护生因素:护生在学校中所学习的知识大多来源于课本,缺乏实践操作性,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无法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有效结合,并且未掌握关于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方式,因而导致出现护理纠纷事件的可能性较高,在实际操作中,未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从而影响护理质量。③带教老师因素:带教老师主要是医护人员,可能因其未了解带教真正意义,或者未掌握真正带教方式,导致护理操作质量较低,护生护理技能水平无法得到明显提升[3~4]。

3.2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因素,首先带教老师需要将护生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结合,为护生带来更具科学性带教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运用自身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结合,并且在不断地思考中进步,为护生解决护理操作中的问题,提高护生技能水平。其次护生要秉持“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明确自身责任,为患儿制定出更具针对性护理措施,时刻注意自身护理操作,多与家属、患儿进行沟通,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提升家属认同感[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护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针对儿科临床带教中,采用针对型带教模式,能够将护理带教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带教学生知识掌握与操作能力。

综上,分析出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问题,再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有利于提高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春波.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存在问题及对策[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20(8):218-220.

[2]范文海, 邓正, 冯新玮,等. 护理临床带教教师软技能现状及其对带教行为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7):1070-1074.

[3]董菲菲, 龚梅, 李爱求,等. 360度全方位带教护士评价体系在儿科临床带教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8, 32(3):475-476.

[4]赵炜,周爱芽,连珍.自主导向学习法与传统教学法对临床护理带教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4):2471-2472.

[5]黄文静.NICU护理带教老师带教行为与工作压力及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254-256.

作者简介:卢毅琼(出生日期1982.10.30)女、汉族、籍贯:浙江宁波,学历:大专,主管护师,从事儿科护理工作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200137)

猜你喜欢
带教儿科临床护理
中医催乳教学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