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在畜牧养殖与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2021-04-08 03:42刘喜阳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草药畜牧兽医

刘喜阳,夏 晴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目前,我国养殖业趋向大规模集中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也暴露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畜禽疾病的防治、滥用西药抗生素等,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直接影响人们的饮食健康。医疗水平在不断进步,动物的疾病也日趋复杂化,尤其是近两年,畜牧养殖行业中的疾病防治难度在不断增加,光用抗生素等西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们对中草药在兽医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中草药对动物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几乎不存在风险性及毒副作用,同时还能为动物生长提供相应的营养物质,增加动物的抵抗能力,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确保人们的饮食健康。因此,应用于畜牧养殖行业与兽医临床中的中草药种类及数量在不断增长。

1 中草药的特性

1.1 成分复杂

中草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一部分为有效成分,可以杀死大量的病毒及致病菌。有效成分中包含大量的生物碱、氨基酸等物质,提高了生物的活性,从而有效治疗。

1.2 具有多重功效

中草药含有大量的有益成分,在防治病的同时还能提升动物体内的免疫系统功能,形成强大的免疫力。随着我国畜牧养殖行业的日益发展壮大,动物感染的疾病种类也呈多样化,合理应用中草药不仅能治疗疾病,还能加固动物的免疫系统,避免动物受到疾病的侵害。

1.3 副作用小

当下畜牧养殖业大量应用抗生素、疫苗等药物,这些药物的长期大量使用极易导致机体产生耐药性,进而产生一定的遗传性。而中草药的使用却能弥补这些不足,它的原材料大多来自于动植物本身,既能防病治病,又能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即使长期服用,也不会对动物身体造成危害。

2 中草药采集

中草药是我国医学史上特有的宝贵财富。如何才能使中草药发挥最大效用,除了其自身特有的药效之外,还与其采集方法和时间关系密切。不同品种的中草药,其采集时间与采集方法也不尽相同。

2.1 全草类中草药的采集

这种中草药大多需要对盛开相对旺盛的花朵实施收集,如一些辛温解表药。针对部分根部也可药用的草本植物则需要使用工具从根部掘起。

2.2 根茎类中草药的采集

这类草药多数需要在秋末或初春时完成采集。倘若遇到有补气或止血功能的草药则要赶在花期到达之前进行采集。

2.3 叶类草药的采集

一般会在花朵盛开或正待盛开时进行。

2.4 花类中药的采集

一般会选择花朵完全盛开时进行。

2.5 果实类的中草药

大部分需要在果实完全成熟后实施采摘,但是个别草药也需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摘,如具有疏肝理气功效的青皮。

2.6 种子类的中草药

大多需要在种子成熟后才能采摘,但是有些草药也需要在果壳尚未开裂时采摘。

2.7 树皮类的中草药

这类草药的采集时间多为春末夏初,这段时间也是植物生长最为迅猛的阶段,进而增加了药材的药效,并且在应用期间更易剥离与炮制。

2.8 树枝和树胶类草药

这类草药的采集需要在天气晴朗干燥的时段进行,常见的有具备活血祛瘀功能的乳香。

2.9 动物类的中草药

这类药材的采集季节多是夏季或秋季,如常见的鹿茸就需要在新角尚未长出时进行。部分生长于地下的虫类药物既可以在夏季采集也可以在秋季采集。

2.10 部分矿物类的中草药

这类药材在任何时候都可采集,不受季节及时间所限,只要是开矿时间,采药人可以随时采集。

3 中草药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

中草药所含某些成分可有效抑制病原体的产生或发展,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一些疾病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但是在面对动物免疫系统时,中草药只是起到较为复杂的作用,在临床中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草药中的有些成分可对动物整体产生一定作用,进而将其新陈代谢功能调节至最佳,维持动物体内血液循环的稳定性。近些年来,中草药被大量应用于动物的疾病预防及治疗中,尤其是某些中草药或其制剂对一些常见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如常见的动物寄生虫疾病等。

3.1 可用于饲料添加,起到保健作用

中草药的植物类别众多,大多可通过人工种植获取,这些植物如果适量添加到动物的饲料中,可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如常见的板蓝根、黄芪、金银花、穿心莲等中草药,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止动物感染一些流行性疾病;像山药、白术、麦芽等种类的中草药还可以改善动物消化系统功能,缩短动物的生长期。

此外,中草药能优化动物产品的结构提高其营养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于饮食安全和营养价值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中草药,不仅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增重,还能提高动物产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等,让其肉、蛋、奶的口感更佳[1]。另外,还可以将一些中草药按照比例配置成药膳添加到饲料中,如枸杞、大枣、当归、党参和黄芪一类的中草药,长期食用药膳的动物,所产的肉、蛋、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这样的食物进入人体后,能发挥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

于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还能提高动物的食欲,使其快速成长。有些中草药含有一些特殊的气味,让饲料的口感更好,增进动物的食欲,进而加快动物的生长速度。图1为某猪场利用中草药防治猪病。

图1 某猪场为猪使用中草药

中草药除了可以入药以外,本身也含有大量生物体所需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这些成分在动物的饲养过程中也能为其提供许多能量。

3.2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中草药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表明,中草药所含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及蔓延,通过增强自身免疫系统功能,最终消除病原体,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2]。当前,中草药在畜牧养殖行业中的大量应用,起到的疾病预防作用明显。在动物的疾病防治中,中草药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调节并增强动物体内的新陈代谢等各项功能,确保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其中所含微量元素为动物机体状态的平衡也提供了相应的助力。养殖动物与野生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其所需要的营养及食物全部来源于饲料,中草药的加入,使得饲料不光是食物,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效的阻止了一些疾病的发生。

当今畜牧养殖行业在不断发展,大规模的养殖场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所面临的不光是经济效益的增长,还有动物疾病等引发的养殖风险。中草药在养殖业内的大量应用,在提高动物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的同时,对某些常见疾病的治疗作用也不容忽视,其中有些中草药还可以有效预防一些传染病。中草药在不断的投入使用中,对动物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有目共睹,还能有效的防治寄生虫病,得到越来越多的好评。

4 中草药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大多中草药都具备较强的杀菌及抗病毒效用,已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中草药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尤其是针对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时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可确保畜牧养殖的安全。从中草药的特点来看,其自身含有多种对动物有益的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生物酶及植物碱等,这些物质对动物的疾病防治及健康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兽医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制剂有很多种,这些药剂的功效主要是调节并改善动物身体机能,从而治疗所患疾病。而西药主要是针对性的治疗疾病,采用相关药物直接消灭病毒,这样的后果就是多次用药后使动物机体产生耐药性,伤害机体的其他系统功能。中药与之相比,明显的不同就是通过调节机体平衡,达到提升自身抵抗力及免疫力的目的,从而达到杀菌治病的功效。其优势就是治疗效果显著,几乎不存在毒副作用。

4.1 抗菌作用

一直以来,我国兽医临床主要采用的抗菌药物就是各类抗生素,短期效果明显,针对性治疗效果显著,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长时间多次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会让机体产生强大的抗药性,增加了抗菌治疗的困难。且抗生素药物在动物体内不容易被分解,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一旦时间过长将会影响动物产品的质量,对人们的健康不利。有些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对养殖的动物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动物产品中残留过多的抗生素,其产生的毒副作用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中草药的应用,主要通过添加饲料来完成,这样的方式能确保药物中的有害物质随着消化系统直接排除体外,不仅确保了动物产品的安全性,也使得所含的有益物质被人体吸收,利于身体健康。

4.2 抗病毒作用

在兽医临床中,中草药的抗病毒功效包含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杀毒就是中草药本身含有消灭病毒的有效成分,常见的像蒲公英、黄芪、菊花、甘草等,这类中草药中含有大量的多糖、黄酮和多酚类物质,能有效的消灭病毒并抑制病毒蔓延,特别是多酚类物质的功效更加明显[3]。中草药的种类不同,所含的功效也不尽相同,有些特别的种类,对一些特定的病菌有强大的消杀作用。以常见的中草药板蓝根和黄芪为例,这两种药物对于呼吸综合症病毒有奇效,还有甘草常被用作带状孢疹病毒感染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这些中草药属于直接灭杀病毒的,被大量应用在兽医临床治疗中。还有大量的中草药对病毒有间接的灭杀作用,其原理主要是通过中草药改善和调整动物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其抗病毒能力及免疫力,阻止病毒的蔓延和入侵,最终达到消杀或清除病毒的目的。

4.3 畜群保健作用

中草药不仅具有强大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还具备较高的保健作用。特别是对于畜群的保健作用,更是不容小觑[4]。在饲料中,科学合理的添加适量中草药,在调节和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同时,还能消杀大量的病毒、细菌,有效的阻止了畜群大面积感染疾病的可能。并且,由于一些中草药含有特殊的香气,能改善饲料的口味,增加动物的食欲,对动物的健康生长起到保障作用。此外,在鸡、鸭等禽类养殖中添加适量的中草药,不仅能增加此类动物的产蛋量,还能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中草药中大量的有益物质经动物食用吸收到肉质中,提高了畜群的肉质质量和口感。

4.4 中西医结合

大量实践病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兽医临床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对一些疑难杂症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以动物疾病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为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更佳:西药使用头孢或者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中药使用黄连解毒散、三黄散,将这些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疗法。而且以以往经验来看,为畜禽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西药制剂时,可以同时喂食一些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药,这样双管齐下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畜禽体内的有益细胞,增强并增加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含量,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5]。

5 结语

中医讲究的是以养为主,西医以治为主。中草药在畜牧养殖和兽医临床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养”的方式,合理运用中草药的功效去调节和改善动物的机体功能,从而起到有病治病,没病防病的作用。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养殖过程中,可以根据动物的实际情况合理适量的将中草药添加到饲料中,达到预防和保健的目的[4]。目前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中草药的重要性,并大量应用到畜牧养殖行业当中,但是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不足之处,如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以免发生因有效成分的不明确和使用剂量的不准确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的专家继续探究。

综上所述,中草药在畜牧养殖与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中草药畜牧兽医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中草药在缓解夏季猪热应激中的研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