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联合X线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

2021-04-20 13:26陈学波
系统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变影胸部螺旋

陈学波

东营市利津县中心医院放射科,山东东营257400

上世纪末,全球因感染性病例死亡的例数占总死亡例数的30%,其中肺部感染占据了大部分[1-2]。时至今日,肺部感染仍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早期肺部感染病死率较低,但因早期肺部感染症状隐匿,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检查,延误了治疗时机,导致肺部感染加重,最后危及生命。痰培养是检查与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重要方式,但痰培养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寻找更为便捷、更快速的诊断方式。螺旋CT与胸部X线是临床诊断肺结核、肺部结节等肺部疾病的常用检查手段,诊断效果良好。为了评价螺旋CT联合X线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效果,该研究对2018年2月—2019年12月来该院接受检查的102例疑似早期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该院接受影像学检查的102例疑似早期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在102例疑似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47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49.20±2.13)岁;病程1~5 d,平均(3.10±0.24)d,部分患者出现发热以及咳嗽等症状。

该研究符合伦理学标准,得到了该院伦理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听诊有明显的肺部啰音;②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超过10×109/L;③痰培养显示存在致病菌生长;④依从性良好;⑤患者与家属均对该研究内容知情。排除标准[3]:①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②碘对比剂过敏者;③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④因其他原因无法配合完成该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螺旋CT、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方法如下:患者脱去上衣以及内衣后,指导患者取侧位与立正站位,使用日本岛津300 mA X线机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调整曝光条件,保证胸部X线扫描图像清晰、对比度佳。

螺旋CT检查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使用GE64排CT机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肺尖部至肋膈角。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 kV,电流100 mA,层厚5 mm,层距5 mm。扫描过程中按照常规流程指导患者吸气与呼气,扫描后进行数据重建。

1.3 评价标准

以痰培养为“金标准”,比较胸部X线单独诊断结果以及螺旋CT联合X线诊断结果、不同类型肺部感染的CT影像征象。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检查结果对比

痰培养检查确诊96例为早期肺部感染患者。螺旋CT联合X线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胸部X线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

表2 两种检查方式准确率、灵敏度与特异性(%)

2.2 不同类型感染CT征象

痰培养检查结果显示,非特异性细菌感染31例,混合感染28例,真菌感染20例,病毒感染16例。早期肺部真菌感染患者CT影像以磨玻璃影与实变影为主,非特异性细菌感染以实变影为主,早期肺部病毒感染以磨玻璃影为主。见表3。

表3 早期肺部感染不同类型螺旋CT征象[n(%)]

3 讨论

肺部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细菌、真菌、病毒感染引发,其中以非特异性细菌感染最为常见,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等症状,多数患者在感染早期无明显症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免疫力低下,一旦发生早期肺部感染,若不及时干预,会使病情迅速发展,部分免疫低下的老年患者会出现排痰困难、通气功能下降的情况。对于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还往往会伴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4-5]。肺部感染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利用抗激素等药物时可能因为吞咽功能下降,引发细菌生长繁殖,从而加重肺部感染症状,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呼吸机等侵入性操作治疗则有可能传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病原体。除此之外,危重症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以及术后气管插管等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有数据显示,住院患者院内真菌感染发病率为9.53%,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感染最为常见,占所有病原体的73.37%。另有文献报道[6-7],肺部念球菌感染病死率高达40%,肺部曲霉菌感染病死率超过50%。早期诊断肺部感染可以使医生尽快开展抗菌以及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早期肺部感染的病死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是引发细菌性肺部感染主要病菌,这些细菌具有极高的耐药性,而痰培养是临床检验肺部感染的常用手段。但由于痰培养检测时间较长,一些免疫力低下,病情进展快的患者很容易延误治疗,不利于患者愈后恢复,需要寻找更快速的诊断方式。胸部X线检查一直是诊断肺部疾病的重要检查方式,其检查费用低、操作简单、成片速度快,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胸部X线检查的不足逐渐显现。由于胸部X线检查是将整个胸部的立体概貌在一个平面上显示,在检查早期肺部感染患者时,可能会有部分肺部组织被心脏纵膈等组织遮挡,从而出现误诊、漏诊情况[8]。与此同时,早期肺部感染病变程度并不明显,由于病变较小或过于微细,X线尚不能显示或者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其检查结果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除此之外,胸部X线摄影也难以准确定位检查肺门淋巴结等区域。

CT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之一,因为人体不同组织与器官对放射线的吸收率存在显著差异,医生使用高灵敏度的CT仪扫描人体后,将所测得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可以得到受检部位清晰的断面图像,与胸部X线摄影相比,对比度与图像分辨率更高。CT对组织的密度分辨率较高,可以观察到肺部的微小病变,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等优势。有文献报道[9],不同肺部疾病以及病变程度在X线与CT影像中呈现出不同密度的影像。因此医生可以根据胸部X线摄影以及CT扫描图像中阴影的密度、面积与其他肺组织的关系来判断疾病类型以及病理变化程度。然而,与胸部X线相比,CT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患者接受的X线剂量也较高。

多项研究报道[10],X线联合CT对于肺部原菌感染的诊断率显著高于单一胸部X线摄影检查,早期肺部感染患者实施联合检查可以尽早识别病情,可以为早期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在该研究中,螺旋CT联合X线诊断准确率(93.75%)、灵敏度(94.74%)与特异度(90.00%)均高于胸部X线单独诊断的82.29%、82.86%、80.77%(P<0.05)。这一结果也证实了X线联合CT检查诊断早期肺部感染方面的优越性。这与孙大巍[11]的研究结果:联合CT检测准确率95%高于胸部X线检查的准确率75%(P<0.05),基本一致。另有文献指出[12],不同感染类型早期肺部感染患者CT征象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该研究中,早期肺部真菌感染患者CT影像以磨玻璃影与实变影为主,混合感染以磨玻璃影与实变影为主,非特异性细菌感染以实变影为主,早期肺部病毒感染以磨玻璃影为主。

综上所述,对疑似早期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螺旋CT联合X线诊断可以根据螺旋CT征象判断早期肺部感染类型,且检查灵敏度、准确性、特异性较高,为尽早诊断与治疗早期肺部感染患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值得应用。但螺旋CT扫描费用相对较高,具体选择哪种检查方式,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等进行综合判断。

猜你喜欢
变影胸部螺旋
不同CT表现的HIV阴性患者肺部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对比观察炎性肺癌与渗出为主型肺结核CT表现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床边胸部DR 动态表现
旋风“螺旋丸”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