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类型和郁闭度对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的影响*

2021-04-21 08:59戴兴福
林业勘察设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长汀县毛竹林阔叶林

戴兴福

(长汀县古城镇林业站,福建 龙岩 366300)

发展林下经济将林地的长、中、短期效益有机结合,增加了林地附加值和使用效率,是形成新的林业主导产业的有效途径[1-2]。林下经济产业逐渐发展形成了林菌、林牧、林药、林油以及森林游憩等多种新型的复合经营经济模式,增加了林副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持续推进重点水土流失区域治理,现生态环境已得到极大的改善,绝大多数荒山已重新披上绿装。依靠好生态,长汀县践行“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生态理念,大力发展河田鸡养殖[3]、中草药种植[4]等林下经济,让农民增收有了新路子。七叶一枝花(Parispolyphylla)为百合科(Liliaceae)重楼属(Paris)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稀缺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目前市场需求量大,供需矛盾较为突出[5-6]。随着中医临床用药和中成药的开发,七叶一枝花的市场需求大量增加,价格不断上涨,导致野生资源因过度采挖日渐枯竭[5]。因此,发展七叶一枝花的林下人工栽培,拓宽其生产渠道,不但可以解决其供需问题,也是提高林地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成为近年来林下经济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分别对不同林分[7-8]和郁闭度[9-10]林下套种中药材的生长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报道,但相关研究多针对单一树种,多树种和不同郁闭度对中药材种植影响的交互效应尚未见报道。鉴于此,本试验以七叶一枝花为研究对象,在阔叶林、灌木林、毛竹林和针叶林等4种林分下设置3种不同郁闭度,探讨不同林分和郁闭度对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生长量的影响及交互效应,总结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为七叶一枝花的林下栽培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龙岩市长汀县古城镇。全镇森林覆盖率88.9%,林地绿化率99.0%,交通比较便利。长汀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降水量1 650 mm,年无霜280 d以上,年平均气温18.5 ℃。试验地位于黄泥坪村和长塅村,地貌以低山为主,土壤为中厚土,腐殖质层中厚,植被以杂灌为主。

2 实验设计与调查

2.1 实验设计

选择长势一致、无病虫害、根系良好的七叶一枝花2 a苗龄壮苗,平均苗高18 cm。在阔叶林、灌木林、毛竹林和针叶林4种林分分别设置样地进行种植(表1)。林分各设置3种郁闭度水平:处理Ⅰ郁闭度0.20~0.39;处理Ⅱ郁闭度0.40~0.59;处理Ⅲ郁闭度0.60~0.79。每种处理套种面积300 m2,3次重复,统一为下坡位边长20 m、宽15 m的样方。

表1 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试验地基本情况

2.2 林地清理与种植

2018年春季进行林地清理,沿林地等高线清除杂草、小杂灌,捡除石块后整成带状畦,畦宽80 cm、高30 cm,水平面稍向内倾斜。采用波尔多液进行畦面消毒。每畦内侧设置排水沟25 cm×25 cm。2月下旬气温回升时种植,株行距20 cm×25 cm。每试验地种植6 000株,种时必须根系舒展。种植后浇足定根水,定期巡查边沟确保排水通畅。不定期除草,每年10月下旬追施有机肥15 000 kg/hm2为越冬肥。

2.3 调查方法

2020年9月下旬,选择七叶一枝花枯萎、蒴果开裂之前调查平均株高、平均叶长、平均叶宽、平均株叶鲜重、平均株秆鲜重、平均株果鲜重和平均株地下块根鲜重。试验数据在Excel 2003中进行整理与图表制作,在SPSS 18.0中进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多重比较检验不同处理的差异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不同器官生长性状的影响

林分类型和郁闭度对林下种植的七叶一枝花株高、叶长、叶宽、叶重、杆重、果重、块根重及样地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且二者对叶重、果重和块根重的交互影响也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林分类型和郁闭度是影响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生长的重要因子。

表2 林分类型和郁闭度对七叶一枝花生长量的影响

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升高,4种林分下套种的七叶一枝花株高、叶宽和叶长值都不断升高(图1)。除阔叶林外,林分郁闭度为0.60~0.79时,七叶一枝花3种器官的生长量均显著高于郁闭度为0.20~0.39的处理。不同树种间,阔叶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的株高均高于相应郁闭度的其他林分;其次为毛竹林;针叶林下套种的效果最差,株高、叶宽和叶长值均显著低于其他林分类型。

图1 林分类型和郁闭度对七叶一枝花不同器官生长性状的影响

3.2 对不同器官重量性状的影响

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升高,4种林分下套种的七叶一枝花的叶重、杆重、果重和块根重均逐渐升高(图2)。林分郁闭度0.60~0.79时,七叶一枝花3种器官的重量性状均显著高于郁闭度0.20~0.39时。不同树种间,阔叶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的生长效果较好,其叶重、杆重、果重和块根重均显著高于相应郁闭度的其他树种;其次为毛竹林;灌木林和针叶林的效果较差。

图2 林分类型和郁闭度对七叶一枝花不同器官重量性状的影响

3.3 对产量的影响

从试验地的总产量来看,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升高,4种林分中七叶一枝花的总产量均不断升高,说明林分郁闭度0.60~0.79较为适宜七叶一枝花生长的环境(图3)。不同树种间,阔叶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的产量较高,在300 m2的试验地内,最高产量达到1 684 kg,折合56 160 kg/hm2;其次为毛竹林下套种模式,最高产量达到1 340 kg,折合44 820 kg/hm2;针叶林下效果较差,最高仅为960 kg,折合32 100 kg/hm2。

图3 林分类型和郁闭度对七叶一枝花产量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龚范武等[11]比较了杉木林地、阔叶林地、灌木林地3种林分对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的影响,认为3种不同类型林地种植时宜选择阔叶林地,符合七叶一枝花的生态习性和生长发育规律,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本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在郁闭度0.60~0.79的阔叶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的生长较好,产量可达56 160 kg/hm2。林下种植七叶一枝花同时最好选择日照较短的背阴缓坡或平地。

猜你喜欢
长汀县毛竹林阔叶林
长汀县优质烟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福建省长汀县鸟类资源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世界之窗 钱江源,探路国家公园
长汀县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阔叶林培育及保护对策
不同施肥方法对毛竹出笋成竹及生长量的影响
解析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毛竹林火灾预防与灾后复壮技术
基于RS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用固定样地法监测银瓶山阔叶林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