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长庆镇高铁施工用地裸露山体植被恢复实践

2021-04-21 08:59郭国英
林业勘察设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长庆块状山体

郭国英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州 35000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永泰县不断加快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城镇建设项目也对周边森林植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严重破坏了当地自然景观风貌,而且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是地质灾害[1],其中矿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和治理恢复的难度最大。森林生态保护与植被修复工作存在较强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2]。植被修复是生态治理的重要途径[3]。本文以永泰县长庆镇高铁施工用地植被恢复为例,通过分析工程破坏森林植被的不同类型,设计了不同的植被恢复措施,并对植被恢复效果进行探讨。

1 区域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长庆镇位于永泰县西北部,东邻东洋乡、西接盖洋乡、南连嵩口镇、北接闽清县上莲乡。地形为长廊式谷地,属丘陵地带。永泰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8.9 ℃;年均相对湿度79.8%;年均降水量1 600 mm;年径流深1 097 mm。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积累丰富,肥力较高,适宜森林植被生长。

1.2 森林植被概况

长庆镇森林覆盖率74.7%,植被以栲属和石栎属为主,混生有木荷、香樟等常绿阔叶树;灌丛植被以杜鹃、柃木、小叶赤楠、苦竹、桃金娘等为主;草甸草山植被以五节芒、灯芯草、纤毛鸭嘴等为主。

2 裸露山体破坏现状

根据高铁项目各工程建设内容不同,以科学设计、分类经营的原则,经过现场破坏林地现状调查分析后,将现地裸露山体划分5种类型(表1)。

表1 工程山体破坏现状

3 地面整理措施

3.1 地面清理方式措施

高铁项目建设类型多样,现场对林地及地表土壤的破坏程度和类别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破坏林地的类型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地面清理方式(表2)。

表2 不同地面类型清理方式

3.2 林地土壤恢复措施

地面清理完毕后进行覆土,保证自然沉实的土壤覆土厚度不低于40 cm。若地下为岩石层的,覆土厚度不低于80 cm。坡面固土时在施工前清除坡面所有浮石和其他杂物,对坡面局部小凹坑和孔洞等,采用生态袋、植生袋等装土回填锚固压实或直接回填土压实,以确保坡面平顺。

4 植被恢复模式设计

根据长庆镇高铁施工用地山体破坏现状的地形特征,从造林树种选择、整地方式、挖穴规格、客土量等方面,确定了5种植被恢复模式。

4.1 施工便道等整地后的裸露地

考虑到便道有利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故在设计时予以保留,即在便道两侧各栽植一行形成林带,采取块状整地,挖明穴,选择木荷与火力楠混交,混交比例为1∶1,混交方式为隔株、隔行混交,株行距2 m×2 m。此类型山体破坏程度较轻,植被恢复最容易,所需客土量最少,按每穴0.1 m3回填。

4.2 生活区整地后的裸露地

此类地块破坏程度较小且在占用前主要种植青梅、李等当地主要经济树种,综合考虑适地适树和林农种植意愿,树种主要选择李、青梅等,块状整地,种植时按“品”字形挖明穴,规格80 cm×80 cm×60 cm,株行距4 m×4 m。也可视情况搭配香樟、桂花等阔叶树,按“品”字形挖明穴,规格60 cm×40 cm×40 cm,株行距2 m×2 m。本类型植被恢复较容易,需少量客土,其中阔叶树种按每穴0.13 m3回填,经济树种按每穴0.2 m3回填。

4.3 施工区整地后的裸露地

此类区域硬化程度较大,清理时产生的碎石层有一定厚度且碎石量较大,栽植林木前需要回填种植土。采取块状整地,按“品”字形挖明穴,选择木荷与枫香混交,规格60 cm×40 cm×40 cm,株行距2 m×2 m。本类型植被恢复较难,客土量较多,按每穴0.15 m3回填。

4.4 弃渣场整地后的裸露地

此类型因长期受渣土、石块堆压,地表土壤层情况复杂且破坏严重,土层中碎石量大,清理难度大,栽植立木时需要回填较多的种植土。采取块状整地,以木荷和枫香隔行混交,按“品”字形挖明穴,穴规格60 cm×40 cm×40 cm,株行距2 m×2 m。本类型植被恢复最困难,所需客土量也较多,按每穴0.19 m3回填。

4.5 坡度大或悬崖等高差大的裸露地

此类型因地形地势坡度大且地表均为岩石峭壁,人工种植乔木树种较为困难,故树种选择以攀援植物为主。视情况在坡度较缓的地块采取带状整地,用生态袋的方式恢复植被。坡顶选择悬垂和攀援植物[4],如可沿石壁自行上爬的藤本植物爬山虎和粉叶爬墙虎,等比例株间混交。

5 造林技术措施要求

5.1 林地清理

主要清理恢复地块周边的碎石和植物,挖净茅草头,并将灌木、杂草等残余物平铺在种植穴间。根据现地地形,若坡度≥25°的,宜选择块状清理方式,规格1.0 m×1.0 m;坡度<25°的地块,可选择带状清理方式,带宽1.5 m。

5.2 整地

根据裸露地地形特征,可采用块状或带状整地方式。一般地块采用块状整地方式;裸露陡坡可采用水平阶梯带状整地方式,带宽0.8~1.0 m。种植前挖大穴,规格不低于50 cm×40 cm×30 cm,如遇陡坡林地或裸露陡坡,种植穴规格可略小,采用40 cm×30 cm×20 cm,呈品字型或正三角形分布方式沿等高线排列。为避免造成地表水土流失,营造林时裸露的陡坡采取边整地挖穴、边种植的方法。

5.3 苗木栽植

栽植的苗木应按照《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相关要求,选取良种壮苗。优先选用2 a苗龄及以上的全冠容器苗。造林时间选择春季雨天或阴雨天。栽植时应保证苗木根部或营养土容器袋不受损。较贫瘠的地块应追施基肥。若出现苗木死亡应及时进行补植,补植在种植当年秋季小阳春进行,确保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

5.4 抚育及管护

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未成林前应每年进行块状锄草、松土、施肥,并视情况采取修枝、割灌、扩穴等营林措施。管护过程中应及时对苗木的生长状况进行跟踪,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此外,还应对造林恢复地块及周边进行封禁管护,防止人、畜破坏,影响林木的存活率和保存率。

6 结语

永泰长庆镇高铁裸露山体于2018年春季开展造林植被恢复,恢复过程中严格按照恢复设计方案开展,经过3年的营林管护,于2020年底顺利通过营造林验收,现场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保存率达到85%以上,该工程裸露山体植被恢复效果达到预期。

本次裸露山体的植被恢复设计采取分类施策的原则,根据地块破坏类型和破坏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并从地面清理、整地方式、恢复难易、造林树种选择等方面开展不同恢复模式的设计。同时,在设计时也综合考虑到地方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林农种植意愿、经济增收等方面的因素,对后期造林时提高当地林农的管护积极性产生了重要作用,有效保证了植被恢复的成效。

植被修护与保护工作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5]。城镇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高铁项目等线路工程为国家重点项目,涉及的工程类型复杂,对林地破坏情况也比较复杂,所造成的裸露山体的植被恢复难度也较大。本文以永泰县长庆镇高铁项目植被恢复的实践为例,按照项目工程建设内容的不同,对裸露山体现状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的恢复模式开展植被恢复,取得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长庆块状山体
书法随记
汉语特色块状语英译认知研究*
——时政文本视域下的翻译能力调查
含稀土元素的低碳高纯钢块状相变研究
长庆童得梦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活动
对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块状”教学
石油的自述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陕西省环保厅约谈长庆延长两大石油集团
胃柿石辨治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