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采用不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

2021-04-23 22:57曹明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3期
关键词:预防效果艾滋病

曹明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进行艾滋病感染治疗的125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服药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临产时单纯口服奈韦拉平药物治疗的40例孕产妇设为A组,孕28w后联合奈韦拉平+齐多夫定治疗的41例孕产妇设为B组,孕早期联合口服奈韦拉平/施多宁/克立芝+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治疗的44例孕产妇设为C组。对比3种药物方案的应用效果,同时做好随访服务,记录婴儿的感染状态。结果 统计得出,A组发生7例感染,B组发生6例感染,C组发生1例感染,婴儿感染率分别为17.50%、15.00%、2.27%。C组感染率与A、B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随访1年后,HI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4例婴儿为阳性、121例婴儿为阴性,母婴传播率为3.20%。结论 孕早期采取奈韦拉平+齐多夫定+拉米夫定药物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可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确保婴儿的健康成长,适合临床借鉴及使用。

关键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效果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281-01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渐变化与革新,有关如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药物方案选择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现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1]。研究提出,不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方案的临床疗效各有不同。为此,本院以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存在艾滋病感染的125例孕产妇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了单一药物方案、二联方案及三联方案对预防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本院接受艾滋病治疗的125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经实验室相关检测后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并排除:近期内服用过其他艾滋病治疗药物的孕产妇;心、肝、肾等系统严重受损及凝血功能异常的孕产妇;意识不清或存在恶性肿瘤的孕产妇;不愿意配合治疗的孕产妇。125例孕产妇中,年龄最大39岁,最小22岁,平均为27.36±4.02岁;孕周介于16~37w之间,平均22.52±3.12w。根据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上述孕产妇分为A、B、C三组,分别占40例、41例、44例。三组的基本资料相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可做对比研究。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协会批准,孕产妇及其家属已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A组临产时单纯口服奈韦拉平药物治疗,每次300mg,每日2次。B组孕28w后行奈韦拉平+齐多夫定治疗,奈韦拉平用药方式与A组相同,齐多夫定每次200mg,每日1次。C组孕早期行口服奈韦拉平/施多宁/克立芝+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治疗,奈韦拉平与齐多夫定的用药方式与A、B相同,施多宁每次600mg,每日1次;克立芝每次150mg,每日1次;拉夫米定每次150mg,每日2次。

1.3评价指标

治疗结束后,详细观察及比较三組不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方案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另外,对随访1年后的婴儿感染率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15.0软件,用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孕产妇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统计得出,A组婴儿感染率为17.50%,B组为15.00%,C组为2.27%。与A、B组相比,C组感染率明显较低(P<0.05),详见表1。另外,125例孕产妇均分娩成功,婴儿产后口服奈韦拉平治疗,每日1次,均采取人工喂养方式。

2.2随访结果

随访1年后,予以125例婴儿HIV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4例婴儿为阳性、121例婴儿为阴性,母婴传播率为3.20%。

3.讨论

艾滋病属于一种传染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会直接危害人体的免疫系统,严重时还会丧失免疫功能。最近几年,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下该病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呈现上升趋势,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2]。研究发现,母婴传播是增加艾滋病发生几率的感染途径之一,有产道感染也有宫内感染,因此对于存在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而言,如何预防母婴传播是临床研究的首要任务。当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治疗HIV感染的主要药物,但不同药物方案的临床效果存在区别,如果搭配不当或者不合理,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甚至增加病毒的耐药性,继而影响医疗效果。本组研究中,以125例确诊为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了不同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方案。单纯口服奈韦拉平药物治疗的40例孕产妇(A组),有7例婴儿发生感染,占17.50%;奈韦拉平+齐多夫定联合治疗的41例孕产妇(B组),有6例婴儿发生感染,占15.00%;奈韦拉平/施多宁/克立芝+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治疗的44例孕产妇(C组),有1例婴儿发生感染,占2.27%。C组婴儿感染率较A、B组明显较低,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采取三联药物方案进行治疗干预,有助于减少婴儿感染情况发生。同时,国外实践发现,孕早期遵循一定的规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疗效,最大程度地提高预防效果[3]。此外,本研究中125例婴儿均采取人工喂养的方式,随访1年后经HI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4例婴儿为阳性、121例婴儿为阴性,母婴传播率为3.20%,提示人工喂养是降低母婴传播率的有效途径之一。究其原因,产后哺乳属于垂直传播,乳汁内的病毒易顺着婴儿口腔进入其机体系统内,继而形成新生儿感染,为艾滋病感染的发生增加更大的风险。

总而言之,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规范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三联药物方案的应用效果较优于单纯药物及二联药物方案治疗,可有效降低婴儿感染率及母婴传播率,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有助于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值得临床对其进一步观察及探究。

参考文献:

[1]冼叶明.抗病毒药物不同治疗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07)::1514-1515.

[2]李亚玲.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所致皮疹的临床分析[J].中国病案,2015,16(03):91-93.

[3]杨梅,牟鸿江,赵鸿,等.180例感染艾滋病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中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09):1382-1383.

中信惠州医院 广东惠州 516006

猜你喜欢
预防效果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缩宫素联合欣母沛在瘢痕子宫产后出血
缩宫素联合欣母沛在瘢痕子宫产后出血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控制作用分析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
化疗性静脉炎采用湿润烧伤膏的预防效果观察
曲安奈德预防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分析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