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信息化教学新场景,有效提升育人质量

2021-04-25 03:41狄昌进季丹华
职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浦口实训信息化

狄昌进 季丹华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从职业教育信息化1.0向信息化2.0进阶的关键发展时期,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浦口中专)抓住发展机遇,对信息化建设服务教学方案进行了系统性设计,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创造多样化、高精尖信息化教学新场景,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场景一:“移动教学”构建未来教室雏形

在大多数学校,学生上课时不能携带手机,在浦口中专,手机不是拖学生成绩后腿的“游戏机”,而是搭载了一个创新教学方法的“移动教学”新手段,师生上课时人人都会携带手机,进行教与学的线上线下协同交互。

浦口中专与超星合作开发了适应实际需求的移动教学工具——学习通App,除了有常规的移动图书馆功能外,还可实现自动点名、翻转课堂、摇一摇答题、自主闯关、作业收缴等课堂功能。

信息化建设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手机的使用有效提升了课堂管理的效率。在一堂五六十名学生共同参与的大课上,教师开启课堂自助扫码签到功能即可实现全员自动点名功能,为教师节省了课堂管理时间。上课时,系统自动采集学生作业收缴情况,反馈学生近期发言率、成绩等信息,如有学生存在行为异常也会向教师发出关注提醒,为教师的课堂安排提供重要参考。

除了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管理效率外,手机现在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浦口中专参照游戏功能,部分课程在App上设置了任务闯关模式。不论学生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完成答题任务取得课程积分,攒够一定的积分即可取得课程通关荣誉证书。在闯关模式下,大数据能够实时自动反馈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与错题集中的知识点所在,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浦口中专2019级机械高职班的黄亮就是一位学习通闯关爱好者,他的学习积分在学校遥遥领先,成为学生争相学习的榜样。

手机的多态应用使课堂变得更为丰富多彩,教师通过情境创设、项目任务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一堂有效组织的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摇一摇答题随机进行课堂提问,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手机的应用也能促进翻转课堂的有效实现,课前教师可以下发翻转课堂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索,提升课堂活力与学习效率。

手机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课堂组织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破了时空壁垒,手机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移动教学”智能助手。学校通过手机功能的科学开发与利用构建起新时代“未来教室”的基本范式,為智慧学习与终身教育提供了有效参考。

场景二:“云上课堂”教学展示实时共享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起,全国开始探索进行远程教学、线上教学。事实上,早在2016年前,浦口中专就已经在积极探索“云上课堂”更多的可能性,对学校教学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丰富教学资源库内容,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多维度提升教学质量。

据了解,浦口中专采用了东方激光教学平台,利用这个备课系统,教师可以制作出动态精美的课件,还能实现多位教师进行线上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功能。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新添加一些动态的智能场景,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授古文时,课件会适时地播放悦耳动听的古琴曲、投射虚拟古人影像,生动活泼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除了数字化软件,浦口中专在课堂硬件上也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如采用电子班牌、触屏黑板等新兴设备,有效提升了课堂组织与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堂上,教师通过软硬件相结合,采用信息化说课新方法,现场拆解汽车零部件,并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直播,以往里三层外三层围在一起看教师操作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通过大屏幕、手机等直接观看实时的课堂教学,更有触屏连线的功能可以实时切换观看角度,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近年来,浦口中专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上不断努力,现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素材,教学资源总量达2 252GB,不仅包含了内涵丰富的基础课程资源,还有工匠精神、传统文化、思政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等覆盖范围广泛的多种多样的资源,为丰富教学内容、远程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储备。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浦口中专采用大量培训、梯队建设的方式建成信息化素养人才金字塔,在对所有教师进行信息化专项培训的同时,要求每一位年轻教师,每学期必须开设一节信息化公开课供全校教师观摩,不断提升“云上课堂”教学水平。

场景三:“虚拟仿真”技能训练效果拔群

在浦口中专,不仅在理论教学上提升信息化水平,在学生实训过程中,学校也尽可能融入信息化手段,创设虚拟仿真的实训环境,增加学生的实训学习比例,周六日、晚自习也会适当安排学生进行技能强化训练,提升学生技能实操水平。

针对紧密合作企业的新需求,浦口中专重点对接台积电、德西数控等紧密合作企业人才新需求,每年都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特别是在实习实训的要求上,学校更是紧跟企业发展步伐,不仅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际教学中引进企业一线人员,还与企业协同建立了虚拟仿真实训场所,对硬件设备进行信息化改造。例如,旅游专业创建了虚拟仿真实训室,在这个实训室里可以实时更新旅游地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导游讲解等实训练习;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立了一个数控综合仿真实训平台,学生在这里可以进行自助下料练习,通过平台进行下料,从虚拟操控到使用塑料棒材质,再到使用金属材质,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数控加工技术的练习;会计专业在实训场所新增金迪软件、用友软件等虚拟仿真软件,提升了学生实训的有效性;计算机专业建立了一个多功能实验实训平台可供学生进行模拟软硬件操作,训练检测学生技能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浦口中专还与企业共建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主动承接企业零部件加工,真实的生产性实训教学与虚拟仿真实训双管齐下,带动学生技能提升。浦口中专2017级数控班(3+3)王晨宇通过虚拟仿真教学,现已升入南京金陵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即将成为一名理论与实践两手都硬的高技能人才。

依托高水平信息化服务教学手段,浦口中专积极发挥职业教育的基础作用,为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江苏样本”。

猜你喜欢
浦口实训信息化
倾力打造侨海联盟 探索服务经济的浦口实践
从线下到云端:探索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浦口路径”
聚焦三个“多元”着力打造涉侨纠纷多元化解的浦口模式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南京科学城(欧洲)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落户浦口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